汪成周:“土”玩具(散文)
如今的儿童玩具真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有塑料的,也有金属的,结实耐用。我小时候也玩过玩具,不过它们大多是用泥巴捏成的。
电影《泥人张》中的泥塑专家张师傅捏起泥人来迅速且逼真,堪称天下一绝技。我们小孩子远没有他那么大的本领,但若要拜他为师,基本功还是蛮具备的,不愁入不了门。
我们用泥巴捏成的玩具,有天上飞的,地下爬的,还有水中游的,这些东西有鸟雀、飞机、小狗、狮子、拖拉机、坦克、大象、轮船等。有些东西我们没有亲眼见过,只是根据它们在电影中的形象比葫芦画瓢捏的,如狮子、坦克。对于原物,只能捏出个大致轮廓,体现个子丑寅卯来,如拖拉机总少不了四个轮子和一杆烟囱,大象的确有根长长拖地的鼻子和两扇大耳,要跟如今的玩具比起逼真来,那可就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
土捏玩具效果和质量的好坏,与所取的泥巴息息相关。所以,选泥是关键。有的泥巴不适合捏,像肥性比较强的田泥、沟泥、塘泥,捏出来的东西软耷耷的,不能固定成形,又容易受损,如一辆拖拉机,烟囱尚未安上,轮子已被压瘪了;小狗的尾巴刚刚接上就断掉了。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不采用它,而是多跑一截路,到远离村庄的大路上,或山坎下,采掘那里的黄泥,越黄越好。黄泥粘性大,直立性强,搓捏起来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捏什么成什么,很少返工。即使要更换其中的某个部件,也不至于影响全局。
我们是不折不扣地“捏家” ,一捏就是一个半天。屁股坐痛了,腿蜷酸麻了,站起来活动活动。身边有猪鸡,得将它们撵走远远的,免得这些坏分子过来捣乱,如果它们拱一拱嘴,扇两下翅膀,可就前功尽弃了。一场泥捏下来,唇干舌燥,因为吐沫都奉献出来作为组装泥物的粘合剂了——是用舌尖直接舔上去的。倘若天落雨,或刮起风,我们便迅速转移阵地,七手八脚地将泥巴、玩具成品及半成品搬到树脚下或门楼里来,照捏不误。
制造出来的产品,摆放在窗台上暴晒,等晒干了再拿下来玩,盒子枪可握在手里,冲着敌人吆喝:“举起手来,缴枪不杀!”拖拉机可用线拉着在地上跑;飞禽走兽可装在衣袋里随身携带,必要时拿出来摆弄摆弄,并乘机向别人炫耀,好像自己是一个能工巧匠似的。当然,这些泥巴玩具终究管不长,缺胳膊掉腿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玩不到三天三夜,我们又要“闭门造车”了。
(作者单位:河南省光山县公安局刑警大队 汪成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