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察文学>详细内容

警察文学

笔圆 意圆 神圆——析艾明波的《血写的忠诚——献给全国公安英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友文 发布时间:2008-11-15 19:28:32 浏览次数: 【字体:

 

在社会转型期,诗歌创作者和阅读者的流失越来越严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于坚为此感叹和警告说:“诗人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稀有动物,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这种倾向的结果将使人类丧失记忆,丧失想像力和创造力,最终丧失掉存在的意义。”作为有“诗之国度”之称的中国,今天的人们为什么失去对诗歌的兴趣,为什么不再关注、品味和追寻曾经热爱过的诗歌,原因固然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当下不少诗歌创作不是朝向人类灵魂的终极指向,而是停留在肤潜的、个人瞬间的情绪体验,缺少一种心灵的感撼力和穿透力,呈现更多的是一些较为极端的伪情感,很难引发大众情感的共鸣。

著名公安诗人艾明波的《血写的忠诚——献给全国公安英烈》获“纪念任长霞牺牲一周年诗歌征集活动”一等奖。其获奖理由是多方面的,除了“为情造文”、情感真挚之外,还在于做到了“三圆”。何为“三圆”?古人云:“好诗流美圆转如弹丸”、“诗之妙如轮之圆也”。钱钟书曾把好诗比做菜,这种菜吃起来滑腻爽口,正如读诗的感觉。用字读音的流畅可以称为“笔圆”。钱钟书还说,词意周妥,完善无缺,叫做“意圆”。诗的最高境界是“神圆”,即像镜花水月一样浑融周密又不露痕迹,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却又一时说不清文章好在哪里。

该诗选取清明这特定的日子来悼念众多英烈,用蒙太奇手法展现了无数威武警察生前的场景,讲述了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在短短的字里行间浓缩着无穷的思念和崇高的敬意,文气贯通,浑然圆整。

此诗歌跨跃的时间很长,“从延安窑洞的第一缕光芒/到共和国成立的岁月峥嵘/从红红火火的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的跨世纪旅程/你用身躯辅成了国家大厦稳固的基坐/你用生命驻守着每一个安祥的黎明”,讲述了各个时期的警察为民所作的牺牲,可称得上“史诗”。艾明波把文学的笔触深入时代生活的最广处、最深处,生动记录时代的风云际会,描摹时代生活的新变化,善于发现新事物,塑造新形象,表现新生活,写出了无愧时代的鸿篇巨制。

在这个没有战争的国度

有哪个行业如同我们这般刀光剑影

在我们的队伍里

一年就有360多名战友以身殉职光荣牺牲

这些公安英烈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继承和发扬公安机关的优良作风,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握方向,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了社会治安管理,确保了社会政治局势的持续稳定,为维护祖国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是因为英烈们的鲜血,才换得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安宁,诗歌缅怀英烈,就是要学习他们视死如归,为党的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

我的眼前腾起的是一幅壮美的图景

多么想,让一年只有一天

多么想,让时光停止流动

多么想,让季节凝固成一个片段

多么想,让光阴拦住那匆匆离去的身影

可是

为了每一时阳光都来得亲切

为了每一刻风都走得从容

我那亲爱的战友啊

你用身躯筑成一道刚毅的屏障

任凭前面是死亡的陷阱

也要给身后留一片带血的安宁

于是,我用心拴住了每分每秒

于是,我用目光紧盯着黄昏与黎明

因为,不知在某一个时辰

就有一颗殒落的晨星

因为,不知在某一瞬间

墓碑上又多了位战友的姓名

诗歌借助自己的外形式造就的突出的形式感,对调谐欣赏心理起到一定的作用,分行排列的句式,和谐抑扬的音韵,容易将人们从日常思维带入诗的审美思维过程。如四个“多么想”、两个“因为”句等。与诗的外形式相对是诗的内形式,它是使诗情、诗意、诗味得以感性显现的表情形态。具体说来,即诗的意象,意境、象征、隐喻等等。我们知道,仅仅具有诗的外形其实还不能被看成是诗。决定诗之所以为诗的内在特质,是诗情、诗意、诗味。换言之,诗之所以为诗,是因为诗歌借助语言抒发的是诗人真挚浓烈的情感,传达的是诗人对于自然、人生的深切体验和对人生真谛、美的真谛的诗意发现。正是这些内在特质,决定了诗的内形式的特有形态。

清代叶燮说:“可言之理,人人能言,又安在诗人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又安在诗人述之?” 为了完成这种“不可传达”的传达,诗选择了自己独特的表情形态,这也就形成了诗由意象、意境、象征、隐喻等构成的内形式。明波用“屏障”、“陷阱”、“晨星”等意象,表达了对英烈的景仰和讴歌。这些民警的牺牲非常英勇、非常壮烈,可谓碧血垂青史,豪气贯长虹。

你,走来了我的弟兄

在走投无路的毒枭拉响身体上炸弹的那一刻

你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把自己置身于绝境

轰然一声,地裂天崩

你瞬间就化做了一个山脉

你瞬间就变做了天边的那道彩虹

随着滚滚的浓烟

你的灵魂在迅速飞升

如果,真的是有天堂

那么,天堂就会隆重地给你铺成一道长长的红地毯

列队,把你欢迎

你,走来了我的弟兄

灯下你正紧张地搜寻罪恶的身影

你那长期紧绷的神经终于没能承受住如此的沉重

突然断裂

你,倒在了生命的第三十个轮回之中

右手握住是刚刚分析出来的线索

左手紧紧地攥着妻子送来的温情

或许你已经知道

你的不堪重负的生命不会给你太多的时间

所以,你把一天当成了一分钟

别林斯基指出:“诗歌通过外部事物来表现概念的意义,把内心世界组织在完全明确的、柔韧优美的形象中。”诗人托物言志,使内心情感与足以唤起诗人这份情感的外物交互融会,使诗情得以感性显现。英烈“在走投无路的毒枭拉响身体上炸弹的那一刻/你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把自己置身于绝境”。这是红岩精神的写照。周贵卯副教授在他新近出版的《警察意识与警察素质》一书中将红岩精神概括为八个字:爱国、团结、奋斗、奉献。周恩来的博大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德、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是“红岩精神”的精髓。他是“红岩精神”的主要培育者、积极倡导者和模范实践者。他心中时刻想着人民、关心同志,照顾朋友,而惟独没有他自己。英烈的红岩精神折射出人民警察崇高的思想境界,永远激励人民警察忠诚公安事业,是人民警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英烈们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面对歹徒,挺身而出,舍生忘死,除暴安良,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捍卫了人民的利益,捍卫了法律的尊严,履行了公安机关“打击敌人、保护人民”的职责,在人民心目中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这就是我的战友,这就是我的弟兄,即使倒下也站成一个方阵,列队,请祖国点名”。英烈们灵魂站在墓碑上,像生前站在队伍里,那般英武那般昂扬。如今他们倒下了,可是他们用墓碑的形式,又站在了一起,形成一支强大的铁军。而且,他们会像生前那样,随时准备在一声号令之后,出征。“你瞬间就化做了一个山脉/你瞬间就变做了天边的那道彩虹”诗句中用“山脉”和“彩虹”等意象象征着英雄主义永远不死,与日月同辉。

王夫之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情景相生、情景交融就是有意境,这是中国古典抒情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现代美学理论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两个(乃至于更多)意象的组合可以生成象外之意(1+12)。意境余味无穷的奥秘即在这里。“绝境”、“天堂”、“红地毯”等诸多意象启发我们读者的想象与联想,营构第二重象、第二重景,这是诉诸于想象的虚象虚景。这里的虚,是相对于情景交融的意象而言的,但是对于读者的想象来说,它依然有生动具体的可感性。

你,走来了我的弟兄/灯下你正紧张地搜寻罪恶的身影”。从这些诗句里面可以构建这样一幅图景:英烈们生前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不畏强暴,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为了国家利益,人民警察牺牲自己在所不辞。“服务人民、回报社会”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宗旨。且看那遗嘱:“你曾立下这样的遗嘱/写得真切写得动情/如果有那么一天/我已经死去,那么就把我骨灰/撒进家乡的小河之中/我舍不得爱我的百姓/死了也要在这里守护家乡的父老/变成守护家乡父老的神灵”。英烈们的遗嘱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具体阐释,更是新型警民关系的体现。警民渔水情昭示了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和敢于斗争,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这就是血写的忠诚。

“你也曾用咸菜和米粥制造过奢侈/你也曾用面包和白水给清贫命名”《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之一是勇于献身。即要求人民警察立足公安工作本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各项公安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不求名利,用奉献的精神去实现人民警察的价值。英烈们不计个人得失,拒绝贪图享受,超常工作,竭尽全力维护治安秩序。

“还有呀,没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还有啊,没能为亲爱的父母养老送终”自古忠孝两难全。忠于公安事业,也是血写的忠诚。

全诗用生动感人的意象,真诚地赞美英烈,思路通畅,理圆气顺,一股浩然之气贯穿始终,“意圆”一览无余。公安诗人用诗歌这种饱含着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的文学样式来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其中的忠诚意识像“道”充塞天地间一样隐藏在字里行间,且呈现生气,这是“圆”的最高境界,即神圆。

艾明波坚守“三贴近”,执著追求,深入生活,忠实于生活,注重自己对时代的深刻观察和细腻感受,像他笔下的英烈们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那样忠诚于自己心目中的诗神,才使其诗歌文本简洁明晰,意蕴丰沛,含蓄有力,尽可能地把思想感情寄寓在丰厚的意象和独特的意境中,显于了诗歌的韧性和弹性。(注:在纪念任长霞牺牲一周年诗歌朗诵会上,乔榛、丁建华朗诵了艾明波的《血写的忠诚——献给全国公安英烈》,央视三套播出。

注释:

聂茂《人民诗歌的审美维度》,《文艺报》,2006-11-30

王先霈 王耀辉《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叶燮:《原诗》内篇下,见《原诗 一瓢诗话 说诗碎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0页。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附艾明波小传:艾明波,笔名艾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文学创作委员会理事,黑龙江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所聘“十一五”重点课题组作家专家。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共发表作品300余万字。著有散文集《感悟人生》、《生命的景象》、《你是我窗外的春天》。曾被誉为“中国青春实力派作家”。作品曾获国家省级奖项40余次。近百篇文章被《读者》及各种版本的文集收录,有多篇作品收入中学生课外语文读本、“新课标”语文读本及素质教育丛书。

430035武汉市桥口区古田三路特1  湖北警官学院(北院)宣传部  张友文 电箱:youwen2039@163.com电话:027 83497528  013971416380        20081108

张友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