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察文学>详细内容

警察文学

警察命中注定要奉献——评张策的中篇小说《派出所》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友文 发布时间:2008-04-29 19:23:18 浏览次数: 【字体:

 

小说《派出所》是张策小说集《刑警队》中的一个中篇,凭借新写实的手法,以冷静、细致地笔触,不动情地观照了当下派出所。该文本让我产生了强烈地共鸣,因为我有过下派派出所的经历,于是有了不吐不快的感觉。

派出所是公安系统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其中的工作人员——警察“只是吏,连官都够不上”。他们的社会地位可想而知,他们的工作环境没有一点现代化的色彩。派出所最初是一个军阀建了养姨太太的,后来又成了一位京剧刀马旦的宅子,一场“文化大革命”让这所宅子成了派出所。充满沧桑感的派出所的栋梁油漆斑驳,门窗吱呀作响,不得不修整一下。在此期间,挖出了一窝气势汹汹的白蚁,逮住了两只如同小猫般大小的耗子,还发现了一条蛇。这就是我们人民警察的栖息之地。用文论语言来描述,那就是“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警察作息时间没有规律,“夜与昼一般是界线模糊的”,深更半夜都要起来受理110的报警和出警。如果因为塞车,气喘吁吁赶到现场时,要么是听到报警人对警察迟到的抱怨,要么是找不到报警人,白跑一趟。

“派出所就是民警施展才华的舞台,一个民警的喜怒哀乐,一个民警的奖惩升降,一个民警的前途与命运,都与他所供职的派出所密不可分。”张策就是从以上这样典型的环境中选取几个典型的民警来再现黑格尔的“这一个”的。先看丁烈士的命运。丁在成为警察之前,还是个联防队员。只因他的“踏实稳重、正直可靠、憨外秀中”,才被挑选到警察队伍中来。他的警龄并不长,正式穿上警服才二十多天就牺牲了。丁牺牲后,有些人颇有微辞,说他是一个违纪的人,甚至烈士的父亲说他生前有个情人,“牺牲前,正跟媳妇闹离婚”。烈士的遗霜也不顾别人的阻挠与劝阻,毅然决然地改嫁。这就是一个真实烈士的生前与死后。与解放初前的公安文学中的烈士是不同的。那时候的烈士,包括烈士的家属都是没有瑕疵的,是高大完美的神,不可信。

丁烈士就生活在派出所这个“福斯塔夫式的背景”下,他这个人物是非常真实的,没有伪饰的成份。表现时代潮流、表现社会和人的发展趋势,其根本精神就是使环境成为自由的环境,如马克思所说“使环境成为合符人性的环境”。就是丁烈士有情人,那也是人性使然。

     围绕治安民警小王的故事就更多,他“曾经创造了一天出了十八次110现场的纪录”,情绪非常不好,接着又去审查盲流,竟审到一个所谓的“省委办公厅一个处长的头上”。因为他没有身份证、暂住证、工作证,理所当然要接受收容。最后弄清他的真实身份时,小王和所长去登门道歉,换来的是冷脸与不依不饶。小王在第三次道歉后,竟哭起来了。涉世未深的小王从此多了几许成熟与沉重。天有不测风云,小王在一次抓嫖当中,被他人敲破了头骨。尽管作为英雄的小王被医院全力抢救,开颅手术做了三次,还是丧失了记忆,傻子似地坐在轮椅上。

民警老张难以承受工作重负,加之自己心胸狭窄、精神脆弱,被压垮了,成了精神病患者。

民警大毕的老婆耐不住他数周不归的寂寞,给他戴了绿帽子。大毕与老婆离婚了。

丁烈士、小王、老张和大毕都是名符其实的警察,都是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警察。正因为奉献意识作崇,他们的命运就有些不寻常,他们的生活就有些不平凡。他们是警察中的典型,都是个别性与普通性的统一,以他们自己独特的个性的命运,显示了人生和人性与社会历史活动密切相关的某种底蕴,从而成为我们读者看取派出所警察的生活、理解人生和洞悉人性的社会蕴含的对象。就像卢卡契所说的那样,“一个时代最重要的社会的、道德的和灵魂的矛盾——在典型里交织成一个活生生的统一体。”

     年轻的女大学生小徐苦干加巧干,荣立了三等功,在庆功会上,微醺的湖南妹子举着酒杯动情的说:“我知道我这个功应该是属于大家的。我跟着治安组去蹲守过。我只去了一宿,可他们蹲了整整两个月。我那一宿被蚊子咬了十五个疱,他们两个月该咬多少疱?我知道老孙是老糖尿病,早应该住院;我也知道小王的女朋友已经吹了六个了,都是嫌他工作太忙……其实我们是在透支啊,我们是一年要干别人三年的活儿……”。   

   “派出所是最辛苦的一群,这种辛苦是语言难以形容的。”派出所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们“没完没了的巡逻,没完没了的蹲守,没完没了的会议……”,因此,他们命中注定要奉献。

说到“命中注定”,我倒以为张策小说中有一种淡淡的宿命意识。这是公安文学中的一大可喜的变化或进步,在此之外的公安文学似乎很少提及。也许公安作家觉得写警察时,自己的政治觉悟要高一点,要尽力维护人民警察的形象。因为警察都是党员,党员是不信迷信的。迷信与宿命意识又说不清。于是很多公安作家不敢涉足这一禁区,但张策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如文本中提到的所长在一次抓嫖中,鬼使神差地给副分局长打了那个该死的请示电话,刚好那时副分局长心情又不好……。总之,所长的命运与那个电话有关,不信,请看《派出所》。

 

43005  武汉市桥口区古田三路特1号湖北警官学院(北院)宣传部  张友文    

电箱:Youwen2039@163.com

电话:027  83497528

 

评张策的中篇小说 《派出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