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察文化>详细内容

警察文化

关于当代中国警察文化的思考

来源:www.china110.com 作者:刘邦潮 发布时间:2007-01-16 21:40:11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国警察历史时期应该分为三个阶段,既1901年清朝政府那拉氏宣布建立警察至1927年为中国近代警察时期;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统治的22年里应该为中国警察的现代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人民公安”应该是当代中国警察时期;各个不同时期的政府有各自不同的政治和警政制度。因此,我们研究中国警察文化,有必要确定研究的范围,不能一概而论。

  其实,从古至今,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五花八门,“文化”的定义至少有百余种,中国人对“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辞海记载: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我们从这个定义可以认识这样一个结论:只要有人类就有人类文化,只要有不同的民族就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只要有相对独立的群体,就有这个群体相对独立的文化。因为不论是整个人类还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他们的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只有两种,精神的和物质的财富。可见文化的发展是随着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兴衰而变化的。不论文化问题是个多么复杂的问题,也不论文化的定义有多少种,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紧密联系是始终不变的。文化现象永远都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生存发展的表现形式。那么,什么是警察文化?或者警察文化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热潮兴起,各式各样的文化称谓层出不穷,很多属于人文精神的表现也被称为“××文化”,比如“茶壶文化”、“筷子文化”、“死文化”、“梦文化”等,还有一些独立群体的形象策划也被称为“文化”,比如,企业CI设计等,“文化”概念几乎庸俗化。本文指的“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公安文化”,是指当代人民警察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包括警察理念、警察哲学、警察精神、警察道德、警察行为等,是当代警察的精神意识和行为标识。当前,公安文化发展迅速,说法多样,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本文不揣谫陋,略陈瞽见。

  一、关于当代中国警察文化的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警政制度决定警察文化的趋向

  一个国家的警察政治制度对一个国家警察文化的发展具有能动的主导作用,正确的政治制度对警察文化的发展可以起到主动推进和使其加速发展的作用,反之,也可能阻碍和破坏文化的正常发展。

  1901年,自清政府创办警察以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近代警察虽然有一定发展,但这段时期里的警政建设由于是在缺乏相应的民主政治和宪法、法律的制约机制下进行的,因而就导致了警察的专横和警政的腐败等一系列恶劣后果。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不久,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开始了蒋家王朝长达22年的统治,在这段时间,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但进一步完备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警察网,使之更加趋于严密,而且逐步完善了警察的内部管理体制,还不断健全警察的社会管理职能。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警察制度的建设是畸形的,虽然全国警察总署是一个庞大的警察机构,但没有文化宣传机构,仅设了对内的教育部门,而且片面地发展和强化警察执行社会镇压的职能,社会公益和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受到粗暴的践踏。南京国民政府存在的22年间,正是国际上法西斯主义猖獗时期,国民党警察制度积极仿效法西斯模式,迅速组建起特务机构,建立公开和秘密相结合的严密警察网,实行军警结合,警察、宪兵、特务三位一体的白色恐怖统治,尤其是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反独裁、反专制、争民主、争自由的正义呼声,国民党当局并没有从积极的方面考虑应对措施,而是一律予以严厉的警察镇压。凡是敢于对国民党统治稍有不满的人,都可能遭到异常严厉的惩罚,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警察完全是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异已力量,其警察体制、警务方式、警察职业道德都是与广大民众相互对立的,人民大众和警察的关系无法相融,成为压迫被压迫关系,警察的发展与人民的苦难成了同义语。因此,中国近代的警察制度决定了这个时期警察文化的昏暗和恐怖的血腥味。

  当代中国的警察制度是建立在为人民谋利益、为国家谋平安、为警察队伍谋发展的基础上,是以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为使命。在这种警政制度下,当代中国警察文化的发展日益繁荣,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

  思考之二:“公安文化”称谓与国际不协合导致中国当代警察文化概念的模糊。

  新中国成立之后,旧的警政制度逐渐被废除,延安时期沿用下来的“人民公安”这一带有浓郁政治特色的当代中国警察称谓随其新的警政制度诞生并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里程,这半个世纪的前20多年,“警察”这两个字眼似洪水猛兽,被视为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货色”,是一个与人民格格不入的概念,无人提及。其实,“公安局”这一称谓在国民党时期也曾经提用过,1928年10月南京政府就颁布过《各级公安局编制大纲》,“公安局”称谓从那时起就忽隐忽现地出现,若即若离。“公安”是什么?军队非军队,警察非警察,全世界的警察都在雾里看花,看不明白,看了整整几十年。

  “公安”是什么?中国警察幽默地解释为“中国土生土长”的警察。警察就是警察,为什么不叫警察?进一步又称“民警”。“公安”也好,“民警”也好,中国警察称谓的不确定性已和21世纪全球警界似乎格格不入。

  “公安文化”是一个不确切、不完整的概念,在新华字典中,在中文辞海中,在中国警察辞典6000多个词条中,没有“公安”这个词条,也找不到“公安文化”这个词条,“公安”似乎是“公共安全”的简称,是一种现象,“文化”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一种现象,将二者并列起来便是“公共安全文化”,我们究竟是研究“公共安全”现象,还是研究“文化”现象,这很能让人蒙在鼓里。事实求是地说,从延安时期到至上世纪90年代初,当代中国警察制度都保持着军警制度的合一性质,这个时期的公安文化表现了军警文化的鲜明特征。人民警察条例和各项制度颁布,尤其是随着我国警察法的诞生,当代中国警察的独立特征才真正开始显现。全人类的警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的安定。警察与公众都必须在法律约束下发生关系,警察的职责首先是执法,其次才是服务,服务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不能在超越职责的情况下行为。警察是国家机器,是全世界统一的称谓,“中国公安”的称谓显然有些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状况容易导致警察职责和警察文化概念的模糊。

  思考之三: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是人民警察精神意识和行为的完整体现

  “文化”这个概念翻来覆去的思考,无非是一个精神意识和行为的概念,就是精神意识和行为所产生的物质和非物质的结果而已。

  警察精神意识是指人民警察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所处于的地位和对自己具有的权利、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也就是对警察的角色特点有一个自觉的认识。其主要内容包括:(1)警察角色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行为举止与国家、政府、政党的威信相联系。(2)警察是为公众服务的。(3)警察必须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4)警察应当廉洁奉公,守法。(5)警察的光荣感、自豪感和义务感等。警察精神意识是履行警察职责的必备条件。

  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警察制度下所形成的,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是人民警察的精神意识和行为的完整体现。其具体表现在警务方式、警察体制、警察职业道德、警察价值观念以及警察装备、服制、礼仪等各个方面。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是“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警察队伍建设,以提高警察素质、改善警察队伍管理、增强队伍凝聚力,实现人民警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达到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目标。

  思考之四: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有非常明显的大众化趋向

  警政制度使人民警察的精神意识和行为方式有了完整的体现,公安机关的“三大历史使命”非常明确了人民警察所做所为都必须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因此,当代中国警察文化的大众化趋向便成为了当代中国警察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一特点也充分证实了警察文化与警察职业的相互融合性。文化是人为的,是社会性的,它必须依靠被群体中的人们所共同接受才能在群体中维持下去。警察作为一个社会的特定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联接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微观基础,并通过特定群体的文化纽带维系着有机的社会宏观结构。需要明确的是,这个特定群体的文化纽带,一头系着的是警察,一头系着的是群众。失去了群众,就失去了社会,失去了民族,也就失去了文化表现的基础,就失去了文化产生的土壤,当代中国警察文化必须贴近群众、贴近百姓,必须符合和满足于警察和百姓感情和精神上的需要才会被社会所接受,才会被民族所融于,才能不因事故的变化而消失。因此,当代中国警察文化简明和通俗,呈现大众化趋向是必然的。不论是服制礼仪、警务方式还是警察体制、警察道德、法制建设,都无一不体现出其服务大众和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特点。

  思考之五: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是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和保证。警察文化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它以警察行为文化的规范为基础,以警察的管理文化的调适为中介,以警察精神文化的塑造为核心。它为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铺垫了实现的载体,增强了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几十年来,警察文化以其健康活泼的形式,努力实现着人民警察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到目前已经逐步建立了各种类型的文化艺术团体以及报刊、影视、图书、音乐等相互呼应的公共关系阵地,当代中国警察文化已经开始成为激活整个民警队伍的动力之源。

  二、当代中国警察文化的内在含义

  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思考,我们就不难理解当代中国警察文化的内在含义了。

  1、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是当代中国警察的识别系统和灵魂。所谓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是当代中国警察的识别系统,就是指警察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区别标准。包括当代警察和过去警察的区别,也包括大众对人民警察职业理念的识别、职业行为的识别、视觉形象的识别。

  人民警察作为一种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执法活动主体,其执法行为必然最后都人格化,就是说,警察的活动都是靠人来执行的。所以,警察的行为方式的选择,最终必然会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也就是以警察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为警察文化是整个警察主体的灵魂。

  警察文化实际上又是指导警察队伍及其每一个警员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理念体现在每个警员的意识上,成为指导其行为的一种思想,因而警察文化最终作为整个警察队伍的灵魂而存在。

  2、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是当代中国警察的包装方法。所谓包装警察的方法,就是指通过警察文化这个载体,把当代人民警察的历史使命、服务宗旨、行为方式告诉社会和广大公众,告诉公众,我们警察是人民的警察,一切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例如:“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等,人民警察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表现精神意识,体现警察文化内涵。

  3、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是人民警察队伍的思维系统。笔者认为,警察文化包括警察理念、警察哲学、警察精神、警察道德、警察行为等。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思维系统,警察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警察的思想是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国家法律为基础的,比如“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这就一种理念,这就人民警察的精神文化。

  4、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是人民警察文化活动的组合。警察艺术团、警察文学社、警察体育协会、以及报刊、图书、音乐等,都是用文化活动来激活和体现人民警察队伍的精神状态,这种文化活动的组合就是警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文化成果不会因为警察历史地位的变化而消失,他将永远代表一个历史时期的警察文化现象。

  5、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影响当代中国警察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警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是紧紧融合在民族文化之中的文化成果。在精神文化方面,紧紧包融了各民族习惯。尤其在警察理念、警察道德、警察哲学等方面,无不受中国传统的、易文化、儒文化、道教、佛教文化的影响。我们现在很多地方提出了“执法人性化”观点,这就是典型的法律道德化观点,儒家的德治思想就是把政治问题转移到道德上来,强调发挥每个人的道德自觉,以道德力量维持和调和社会矛盾。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是非常有道理的,其实就是儒家的德治思想。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者,往往都是以刑罚作为政权的最后保障。儒家强调德治,是想把刑政的强制力消解为道德理性的自觉。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孔子看来,政刑的效果虽然明显,但都是很有限的,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道德的力量才是无限的,因为它能够把人伦之道、内心之德实现于日益生活中,使之成为一种“合理的行为方式”。这种方法不仅能缓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能培养和发展人们的积极向善精神。因此,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果的一部分。

  三、当代中国警察文化的塑造与发展

  作为一个执法主体,警察文化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起来的,而是要通过执法活动,通过人民警察的行为方式,通过塑造的方式而建立起来的。换言之,人民警察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等,都是塑造的内容,可以说,塑造是当代中国警察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没有塑造就没有发展。

  首先,当代中国警察文化发展需要良好的政治制度为依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中央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一齐抓的的治国发展的方略,这为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人民警察做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宗旨就是保护人民、服务人民、惩治犯罪。这也是依据国家的政治制度而确定的,人民警察的一切行为也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政治制度。因为,良好的政治制度不仅是人民警察发展的保证,也是当代中国警察文化发展的基础。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警察的发展方向,决定警察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使命,当代中国警察的历史使命是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警察文化的发展是随着国家政治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随着警察担负的使命为发展的。

  其次,当代中国警察文化发展需要制度化为基础。

  当代中国警察文化要想健康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政治制度为保障,而且还需要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制度化为基础。所谓当代中国警察文化制度化,在现实中包含两方面的含意,其一人民警察的一切执法活动必须有法可依,人民警察的行为必须以制度为指导;同时,当代中国警察文化的各项活动也需要制度化,要有章可循。如警察文学艺术团体、警察学术活动等,都要从警察文化的发展角度使其制度化,真正使人民警察的价值理念充分地体现在警察的各项行为过程中,使警察文化成为整个人民警察队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警察文化制度化作为整个人民警察队伍倡导的思想,任何一个警员都必须在思想上接受警察文化,服从警察文化,警察文化作为警员在思想上的制度而存在。

  第三,当代中国警察文化需要系统化、规范化发展。当代中国警察文化是当代中国警察的历史记录,是当代中国警察发展壮大的力量之源。人民警察的精神意识和行为方式直接反映人民警察的价值理念,直接体现人民警察与国家、与人民的关系。换句话说,人民警察的所做所为都依赖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警察制度,有什么样的警察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警察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系统化、规范化发展当代中国警察文化已经成为必然和需要。所谓系统化、规范化,就是指中国警察文化的内容必须随着我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而完善,不断规范而规范。人民警察在塑造警察文化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根据现实状况,根据社会和大众的需要,根据人民警察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需要,从发展的角度去完善和规范警察文化,最终形成一个内容非常完善的系统性和规范化的警察文化。总之,当代中国警察文化应该成为人民警察队伍发展的精神动力源,成为当代中国警察精神意识和行为标识。

警察文化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