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警察文化的促进作用
文化的兴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影响至关重要。人民警察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调和社会矛盾的重要工具之一,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一曲《少年壮志不言愁》可谓是警察文化的代表,使人民群众感受到了人民警察为维护人民的利益英勇无畏、公而忘私和默默奉献的宝贵价值。但如何理解和运用好警察文化,使其在公安工作中充分发挥导向和促进作用,笔者在此谈谈我们的粗浅认识。
一、警察文化是强化警风建设,树立公安机关和民警良好形象的助推剂
警察文化是人民警察在工作、学习、生活和作风上的一种表现,体现着人民警察的思想观点、文明素质、精神状态、工作情绪,以及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因此,改进公安工作作风,加强人民警察的形象建设,展示公安机关的良好风貌应当是警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要把警察文化与公安机关和民警的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警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公安机关要敞开大门,通过内外监督,增加公安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民警在日常工作和执法活动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对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认识,切实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等优良作风贯穿于人民警察日常工作的始终,真正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视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安民警工作作风的扎实可信和警察文化的春风般的温暖。
二、警察文化是增进警民之间鱼水关系的纽带和桥梁
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社会治安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稳定、促进发展、营造平安的神圣职责。只有把警察文化延伸到公安工作中,与公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显示出警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勃勃生机,也才能通过警察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宣传公安工作思想,弘扬公安正气,讴歌公安民警们的先进事迹,扩大公安机关的影响面,让群众了解、理解、支持公安工作。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关于警察工作与生活的图片展,让群众在广泛参与的过程中,了解在和平年代里最具火药味的公安工作的情况和英雄事迹,懂得在和平年代里流血和牺牲最多的是人民警察。还可以通过开展“警营一日”、“警察的一天”或组织“警民联欢”等有意义的活动,让群众深入警营体验生活,进一步了解人民警察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和幸福观,奠定警民的感情基础,密切警民的鱼水关系,增加公安工作的后劲。
三、警察文化是促进民警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方式
繁重的公安工作任务和人民警察火热的战斗生活,为警察文化蕴育了丰富的内涵。繁荣和发展警察文化,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导向,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整个警察文化的灵魂,把全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工作过程和成果作为警察文化的中心内容,通过多种方式体现出来,唱响主旋律,弘扬先进文化精神。要把公安民警在打击违法犯罪斗争中对生活、对工作、对社会的独特感受和舍生忘死的战斗历程作为主旋律加以发展和弘扬,引导公安民警利用业余时间把自己的切身感受通过绘画、写作、摄影等方式表达出来,既是消除疲惫、松弛神经、渲泄情绪、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创建“学习型”的公安队伍,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提高公安民警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民警思想上存在的不良情绪和痼疾等问题,促进民警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安工作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稳定的治安环境,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推动公安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四、警察文化是确保公安民警认真践行宗旨的有效载体
警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警察文化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使警察文化的载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此激发民警斗志,增强他们爱岗敬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严格公正执法的浩然正气,激励民警全身心地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改善公安执法环境,建设强大的公安队伍也是一种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课堂”、举办“开门评警”和“爱民实践周(月)”等活动,切实引导民警摆正位置,立足本职,着眼于公安事业的长远发展,牢记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大历史使命”,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全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树立公仆意识和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沉下身子为群众办真事,办实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为公安工作的深入开展增加无穷后劲。
(作者单位:乾安县公安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