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安文化统领公安队伍建设
在新形势下,公安机关要履行好“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必须建立起公安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一支强大的公安队伍。而加强公安文化建设,则是建立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强大公安队伍的关键。
加强队伍建设是公安工作的第一要务。
公安队伍建设是公安工作的根本问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这对公安机关而言,既是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经济的大发展在给公安工作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的同时,也给公安工作带来新要求、新考验,公安机关要想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和考验,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公安队伍建设。
公安队伍发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公安文化建设不完善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公安文化包括行为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三个不同层次,行为文化是公安文化的最表层部分,表现为服饰礼仪等方面;管理文化是公安文化的内在,表现为警务体制、法制建设等方面;精神文化是公安文化的核心部分,是行为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升华和凝结。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安工作中出现了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问题,种种不适应归结起来,最主要的还是公安文化建设的不适应。公安机关内部影响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绝大部分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公安文化建设得以解决或缓解。我们之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没有抓好公安文化建设有着一定的联系。
公安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而公安文化建设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多年来,我们对公安队伍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对关键环节没有予以足够重视。民警的思想随形势变化而变化是正常的,关键是缺乏完善的制度制约、化解或及时纠正民警因思想变化而产生的不良行为。队伍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大量的、细致的、深入扎实的基础工作来夯筑。同样,公安文化也将伴随着公安工作而不断培育。在这方面,任何急功近利的思想都是不可取的。
公安文化建设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公安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塑造民警精神。公安文化包括行为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三个不同层次,所以,加强公安文化建设也不可能仅仅在一个层面上展开,而应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构建。公安文化的三个层次之间既互相区别、各有重点,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任何一个层次作用失常,都将影响公安文化的功用。在公安实践中,行为文化、管理文化相对容易操作,精神文化是公安文化建设中最重要且最难做的部分,所以我们更要注重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我国正处在加强公安文化建设有利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公安部开展的大讨论活动,为加强公安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操作平台。多年的公安工作和公安改革也为公安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我们必须继承发扬下去。公安文化是公安现实的把握者,更是公安未来的谋划者。因此,把握住公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也就把握了公安队伍建设的方向。
用公安文化统领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用公安文化统领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公安队伍建设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创造新的公安队伍管理观念、做法和体制。在公安队伍建设中,既不能否认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和发生问题的可能性,也不能因此裹足不前;既不能过高估计队伍建设的形势,也不能片面扩大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公安队伍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用公安文化统领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应当分层次进行,多效能整合,在运行机制上形成防范问题发生的链条。公安文化的层次性和功能性,决定了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要在不同的层次上采取不同的措施,达到不同的效能,进而通过各个不同层次效能的整合,发挥出公安文化在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上的统领作用。加强日常行为文化建设,是建立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的基础,通过端正民警形象,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任感。加强管理文化建设,是建立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的保障,其主要任务是加快公安改革步伐和加大规章制度建设,努力建立起高效、简政、透明的公安体制和公安运行机制。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是建立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的关键,我们要加强民警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民警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丰富警营文化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民警情操。
用公安文化统领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应当兼收并蓄。我们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管理思想,特别是要借鉴、吸收、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将现代管理理念、经验、成果灵活地运用到公安队伍建设上来,有效地推动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这也是加强公安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