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察文化>详细内容

警察文化

合肥市公安局向文化“软实力”要战斗力

来源:人民网安徽视窗 作者:合公新 李晓群 发布时间:2009-11-01 20:18:41 浏览次数: 【字体:
  人民网安徽视窗讯    由“一花独放”到“满园春色”,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合肥市公安局用3年时间,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从而提升队伍战斗力,实现了发案率逐年下降、破案率和群众满意率逐年提高的目标。 

    公安文化百花齐放

    提到公安文化,许多人会立刻想到“打打球、唱唱歌”。殊不知,这只是公安文化的简单层次表现。在合肥市公安局,记者发现,这里的公安文化建设已走出了这种简单层次的状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在肥东县公安局,利用楼层废弃回廊改造的书画长廊、健身房、“民警洗衣坊”等让民警有了家的感觉;在特警支队,“烈焰”足球队正在刻苦训练,备战业余足球联赛;在网络上,市局办公系统里开辟了“优秀文章”“精品图片”“优美音乐”等由民警自由发帖的版块,实时更新,好帖不断,点击率都超过千次;所有节目都由民警自编、自导、自演,一年一度的全市公安文艺汇演暨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一张靓丽的警营名片。 

    该局政治部主任桂龙告诉记者,2007年12月13日,该局召开了一次特殊的超长会议——“警营文化考察汇报会暨全市警营文化建设座谈会”,会议采取专题汇报、典型发言和讨论审议等多种形式,通过全市视频联网的方式,连续召开了7个小时,对警营文化建设形成了强烈共鸣和一致意见,为警营文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奠定了思想基础。随后,该局制定出台了《警营文化建设实施意见》,拟定了19条措施,确定了3年规划:一年打基础、两年求突破、三年见成效。 

    为此,该局组建了180人的警官艺术团(含民警家属),成立了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和各类体育团体,聚集警队文艺体育人才,辐射带动全局警营文化工作。 

    尚学之风充盈警队

    “忠诚、公正、尚学、奉献”,这4个词、8个字是合肥市公安局经过多次研究确定下来的合肥公安精神的表述语。该局党委一班人认为,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最不同以往之处就在于人才的培养和警队整体素质的提升。“尚学”的提出,就要求广大民警以学习为动力,注重内在修养,提高个人素质,丰富知识结构,用个体素质提高来推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6月10日,著名学者余秋雨来到合肥公安讲坛,做了一次题为“文化·警察·人生”的讲座。在与民警的互动交流中,余秋雨对合肥市公安局开设公安讲坛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合肥市公安局开设公安讲坛,把公务极其繁忙的民警们集中起来,给他们提供一个集中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来听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课程,这种方式非常好!” 

    截至目前,合肥公安讲坛已举行了32场,为全体民警捧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在民警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和谐警营面貌一新

    合肥公安文化同时也体现在公安机关的内部管理上。 

    2008年,合肥市公安局按照合肥市委的决策部署,在全国公安机关率先全面实施民警交流轮岗工作,并已形成制度。去年以来,合肥市区民警交流轮岗已达1809人,占市区总警力的40%。民警交流轮岗工作打破了民警岗位终身制,合理配置了警力资源,激发了队伍的活力,优化了队伍结构,做到了“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同时也促进了队伍勤政、廉政建设。 

    与此同时,该局还开展了“从警为什么”“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岗位请放心”等一系列主题讨论实践活动,推出了《民警驾驶机动车十项规定》《接处警行为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多项讨论活动的开展和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的出台,统一了民警的思想,规范了民警的言行。 

    通过开展公安文化活动,广大民警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公安队伍共同的价值观,在文化层面上结成一体,让民警能自觉地朝着一个确定的目标努力,让团队精神得到进一步增强。 

    合肥市公安局局长程瀚说:“浸润在以人为本的公安文化氛围中,每名民警的贡献都会及时受到肯定、赞赏和褒奖,从而增强民警对组织的信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化作自觉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动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直接带来了队伍精神面貌的改变和警队战斗力的提升。”
合肥市公安局 文化“软实力”要战斗力 文化育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