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察文化>详细内容

警察文化

建设公安文化 提升民警战斗力

来源:广东公安报 作者:阮荣志  郭建光 发布时间:2005-04-02 09:58:01 浏览次数: 【字体:

 

    公安部政治部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公安宣传处长会议和全国第二十次公安会议精神指出,公安文化建设是今后加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公安机关在公安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公安文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当前,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对公安机关而言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全面建设公安文化就是这项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安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公安文化建设就已经成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管理模式之一。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和智慧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公安机关和每个人民警察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公安队伍建设和管理与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公安文化如何发展,与时俱进?公安文化建设应怎么抓才有效应?文化建设如何才能与公安实战工作相结合,全面提升民警战斗力?这些问题是当前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的重大课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业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这对推进公安文化建设、全力打造学习型警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公安文化建设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提升民警战斗力的必然要求,是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指出了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即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努力打造公安文化建设,这是公安工作的一项动力工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指出:“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服务群众等各项警务工作中,广泛运用先进技术”、“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的现代化、正规化”。这些论断充分阐明了公安工作现代化的途径及公安文化建设的内容、重点,指明了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公安文化建设面临的发展环境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最大的政治,是人民群众的福祉,也是“二十公”的灵魂。公安工作要适应日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加开放的社会要求,加快警务革命步伐、加速构建现代警务运行机制、优化警务资源配置、提升警务效能的警务改革趋势日益凸显。

    公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公安文化建设是公安机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塑造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公安保卫任务日益艰巨繁重,各地公安机关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依法治警的同时,坚持文化育警,加强文化基础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学习活动,丰富警营生活,陶冶民警情操。但是,这与广大公安民警日益增长的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公安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吹拉弹唱等浅层次的活动,它的核心是警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人民警察精神的体现。驾驶公安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娱乐民警的身心,陶冶个人的情操,更是提高整个公安队伍的文化层次,是推动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要顺应社会的大趋势,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在执法理念上更加开明,在执法效率上更加高效,在执法方式上更加理性和文明,在执法监督上更加完善,在执法效果上更加公正。广大公安民警要适应现实斗争需要,就要使整个公安队伍既有战斗力,又有凝聚力,从严治警的同时,在队伍管理上更多地体现警察精神和人文关怀。

   公安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创新公安文化建设机制。公安文化建设,离不开学习。所以,公安文化建设机制首先是一种学习机制。通过对广大公安民警在学习时间、内容、方式和考核等方面做出新的规定,将学习制度化、系统化、层次化,使民警在学习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公安队伍学习机制的创新目的就在于要打造一支学习刑队伍,增强文化学习的渗透力,尤其是特定业务的学习与研究。使广大公安民警明白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可以使其获得兴奋和能量,从而变得精力充沛,增加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创新公安文化建设举措。公安文化建设是广义上的文化,科学文化知识、警察纪律作风、警容风纪、群众工作方法、专业战术技能等,都属于公安文化建设的范畴。公安文化建设是指整个警察队伍和民警个人文化建设的总和,它是公安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公安文化建设推崇灵活多样的形式,包括读书、讨论、训练、审美、心理的培育,包括民警个人或组织的调查研究、警察公共关系的拓展等。比如:公安机关开展的“三项教育”、“学习十六大,全面建小康,公安怎么办”大讨论活动、执法大轮训、大练兵活动以及各地公安机关进行的警察开放日和为民实践活动等都为公安文化建设开辟了很好的道路。

    创新公安文化人才开发体制。全面建设公安文化,必须充分发挥公安队伍整体和民警个人两方面的积极作用。“二十公”报告通篇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公安工作要坚持执法为民,必须注意调动广大民警的积极因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增强团队凝聚力。“以人为本”不是简单地解决民警的生活、待遇问题,创造好的工作环境,而是要创造整个公安阵营的人本化管理理念,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把民警当成警营最根本的元素。公安文化建设的归宿就在于要让文化意识占领民警的精神空间,让正确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民警、激励民警、引导民警、改造民警,在深层次上向广大群众展示公安民警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

    加大公安宣传力度。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在开展多种形式的爱民、亲民、为民等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警察公共关系理念,运用多种形式促进了民警与群众的沟通,密切了警民关系,增进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公安文化建设借助各种宣传媒介,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公安机关的影响,直观地展现广大民警文武兼备、无私奉献的良好风貌和忠诚可靠、英勇善战、秉公执法、纪律严明的公安精神。

                                                            作者单位:茂名市公安局宣传科

公安文化 战斗力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