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察教育>详细内容

警察教育

创新21世纪公安院校办学理念

来源:公安教育2001,11 作者:白莉 发布时间:2005-05-22 15:30:37 浏览次数: 【字体:
    21世纪将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公安机关必须为我国知识的不断创新,营造有利环境,要利用法律手段,良好的素质,精湛的专业化技能为知识经济时代服务。公安院校是公安教育的主要承载者,全面贯彻科教强警的战略思想和全国第二次公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公安教育改革,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到整个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是历史赋予的使命,而创新21世纪公安院校办学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
    一、21世纪公安院校的重要内涵在于她的多功能性
    根据新世纪公安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公安工作对人才的需求,公安院校的教育改革首先应深入开展教育思想观念讨论,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对21世纪公安院校的功能、任务与使命做出新的探讨和认识。我国公安教育主要包括普通高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教育。公安教育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无论是高等教育或是中等教育,教育手段始终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功能单一、手段单一。2l世纪的公安院校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基地,还应当是公安科学技术研究、培训、实践、服务的基地,应建立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目前,新疆公安教育已尝试向这方面过渡。自治区公安厅己下文将公安厅刑事科学研究所的全部人员和刑事科学技术装备划拨到新疆警宫高等专科学校。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较强的刑事科学技术人员既可以从事专业教学,又可以研究开发刑事科学技术新领域,为公安机关与刑事犯罪作斗争提供科研需要和刑侦技术理论;学员可以从教室直接进入专业化的实验室、科研技术室接受与实践一线较为贴近的刑侦技术训练和操作,公安院校的教师则能够通过刑事科研所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深化科研活动,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发展。这种模式的构建,将进一步打破公安院校现行的自我封闭的脱离公安工作实际的办学格局,使公安教育更加主动地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主动服务于公安基层,更加贴近公安实践活动。
    二、确立新型的教育主体观念
    确立新的学习和教育主体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如果把教育看作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其产品即为学生,其任务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合格的“产品”——人力资源。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机关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基地,要办出“产业”的特色,必须进一步确立“学生是主体”的理念,改变传统的“道德、授业、解惑”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观,提倡“学习的革命”,正确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上下功夫,废除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模拟式、操练式等方法精心组织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各种教学仪器和大量的切合实际的案例辅助教学,引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与联想,好奇与探究,深思与钻研,从而达到学员主动索取知识,举一反三,锐意创新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绝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而是要求教师用更高的水平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提高教学质量。
    三、新世纪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特征
    根据“科教强警”的战略要求和公安工作对人才的高标准要求,21世纪的人才应具有“基础厚,复合型,创新型”的基本特征。这是因为:(1)广阔和扎实的自然科学、专业知识和人文学科基础知识是创新活动的基础;(2)现代科技的综合性、交叉性,需求更多的复合型人才;(3)现代知识更新周期快,技术更新更是日新月异,创新型人才最能把握未来的关键。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群体水平的模式而忽视个性发展,偏重基础知识,而使专业口径过窄,专业单一,忽视基础知识的复合性。新的模式下,要求院校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兼顾个性教育发展,由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转变。使学生会学习,会应用,会探索,会创造,具有发展和创新的能力。
    四、公安教育应努力探索KAP教育模式
    目前,作为国民教育的公安高等院校,根据其培养目标,在实施21世纪的公安教育过程中,引入KAP素质教育模式,非常必要。
    所谓KAP素质教育模式即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与人格(Personality)的三者统一。KAP三者的和谐统一正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对公安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没有这种和谐统一,很难说我们培养出了党中央寄希望的高素质的公安干部队伍,很难说我们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真正的栋梁之才。
    (一)在KAP人才素质培养模式中,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灵魂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素质。它主要体现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和境界的高低,体现为能否为人民服务,能否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能否有献身精神等等。这正是21世纪公安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它是人才的灵魂,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彻底转变重专业素质教育,轻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观念,认真组织实施“两课”教育,在理论联系实际上狠下功夫,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并且内化为学生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自觉地把对理论的信仰转化为政治上的积极追求。
    (二)加强课程结构的改革和建设
    根据KAP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公安院校的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是最深层次的改革。课程设置应充分突出公安专业的学科特色,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
    一是应着力改革各门课程教学上独立追求系统性、完整性,而课程体系无序、缺乏有机联系、脱离时代和公安工作发展的状况,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明确每门课程在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德、智、体、美,基础与专业,主干与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能力与素质等多维度上的整合,体现课程相互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以及内在联系和相互配合。
    二是更加强调基础性教学。加强基础性教学既包括加强自然科学基础,也包括加强人文科学基础。基础教学不仅为专业教学和专业课程服务,更重要的在于使基础课程知识技能化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能力。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课程的学时比例,拓宽公安教育的基础学科范围,尤其要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以培养基础宽厚、能很好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通才”。
    三是优化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时比例结构。培养模式的建立不仅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基础和条件。必修课是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结构,其设置必须以专业培养的最基本要求为依据,但是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及其课时,是为了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四是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前瞻性。目前有必要精简过长过深过细的课程内容,打破单纯的以公安业务为界限划定专业的旧模式,注重创建适应时代发展、市场和人才培养要求的具有前瞻性的新型课程,提倡发展跨学科的新课程。
    五是突出实践性教学,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比重。根据KAP人才培养要求,公安教育必须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加大实习课程的比重,让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走向教学实践基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一是要加大现代电化教学建设和教学技术实施的投资:二是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实践教学机制s三是完善实验、实习教学大纲、计划、教材及组织实施;四是建立相对稳定的实验、实习基地,建立专兼职实验、实习导师队伍;五是把为公安机关提供科学技术服务作为学生实践教学和教师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
    创新公安院校办学理念势在必行,它关系到公安高等教育改革的成败。如何改革,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样本可借鉴和模仿,只有大胆创新和尝试。在实施科教强警战略和公安教育改革中,提出并实践KAP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创新办学理念和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探索。
公安院校 办学理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