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影像技术在现代警务情报中的运用
影像技术手段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一直实现着记录、识别和检验等功能。警务情报工作是新时期警务工作在社会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把影像技术更加专业化地运用到警务情报领域,丰富和提升警务情报工作的方式方法,是警务情报实践和专业学科体系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影像技术在各项警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影像技术在警务情报当中的使用,可以让警方摄影到了与警务有关的社会存在的时间、空间、人物、物体、物质及其相互联系等。对影像情报技术的充分了解和掌握,不仅有助于我们收集和判读与警务情报相关的图像,也有助于我们观察和理解警务工作中所涉对象的直接形象与属性。影像技术在警务工作中的运用,从发展进程上看,和影像器材的发展与普及程度有直接关系,也与警察机关的科技意识提升、警务工作模式变革等密切相关。
(一)治安管理情报中的影像内容
治安情报涉及的内容广泛,情报的形式多样。从影像技术方面来看,一是和治安情报有关的人员情况;二是与社会治安有关的物品物质情况,特别是各种危险性的物品,比如爆炸品、毒品、易燃品、放射性物品、武器、管制刀具、假币、文物、珍稀动植物等的影像;三是重要的场所、环境的监控图像;四是重大活动和事件的影像记录与图像传输;五是各种违法行为的影像记录;等等。
(二)犯罪侦查情报中的影像内容
犯罪侦查是侦查人员依法对造成法律所规定的应该受到刑罚的犯罪行为的调查和取证工作。从广义上讲,一切记录、反映了与犯罪活动有关的人、事、物、时间、空间的形象信息的影像都是犯罪侦查情报中的影像内容。具体而言,犯罪侦查情报中的影像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记录犯罪嫌疑人相貌和衣着打扮、携带物品的影像;二是记录犯罪现场情况的影像;三是记录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影像;四是反映犯罪工具和赃物的影像;五是反映与犯罪知情人情况的影像;六是对犯罪嫌疑人的模拟画像;七是对犯罪现场和犯罪活动重建的影像;八是反映与犯罪嫌疑人有关的线索和证据方面的其他影像。
(三)警卫工作情报的影像内容
警卫工作是公安警务工作中的重要业务之一,与警卫对象安全保卫有关的要素的影像资料都是警卫工作情报的影像内容。通常在警卫工作中包括的影像情报有:一是被警卫对象的相貌影像;二是被警卫对象前往和活动场所的道路、桥梁、建筑、环境等的影像;三是随身警卫人员的相貌影像;四是重要敌对人员的相貌影像;五是警卫对象活动过程的监控影像;等等。
(四)警务影像报道中的情报内容
警察勤务活动的影像报道也是对警察执法或生存状态的客观记录,一般也都是在警务活动现场的影像记录,这些警务影像报道中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地记录有与警察业务或队伍管理等内容有关的情报或信息。过去我们一般对警察工作的对象(客体)的情报信息关注的比较多,而对警务活动的主体,即警察自身的行为活动和存在环境(状态)关注的很不够,这方面的内容大多没有被纳入警务情报工作的对象之中。其实,从全面、系统和联系的警务情报观来考虑,这方面的内容也应该包括在其中。比如,警方或媒体对案件现场的报道,很可能拍摄有现场位置或环境之类的影像,影像画面中可能记录了案发后现场周围存在的围观者及物品等,而在这些围观者中也有可能有犯罪嫌疑人存在或者犯罪知情人存在,或者现场周围的物品可能和犯罪活动某些过程、情节等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果这些警务报道的影像能被当作与有关的警务活动相关的情报来采集与分析,来一并发现、认识和利用的话,其很可能就是非常好的警务情报。所以说,警务报道中的影像内容,也有可能是警务情报的对象。再有,我们许多专业的研究和教学人员,在对电视、电影、网络、报刊、年鉴、书籍等媒介所报道和传播的案件、事故等警务工作内容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时候,往往也是使用了这些报道中的影像资料作为情报来源的。
二、警务情报工作中影像技术运用的基本流程
影像技术在警务情报工作的应用,随着影像技术设备的日益发展和普及而不断发展,因此,现代警务情报工作中使用影像方法搜集、储存和判读工作应该更加专业化,应该得到更大的提升与普及。研究警务情报中影像技术运用的基本流程,既要遵循警务情报工作中情报发生、存在和利用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同时又必须考虑影像作为特殊情报载体的技术特性。
(一)警务影像情报的采集
研究警务情报影像的采集要从影像记录产生的技术条件和警务情报可能留存的社会存在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技术设备条件来看,影像的记录和采集是以技术设备的使用为前提条件的。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轨迹来看,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已经进入一个影像记录和传递手段越来越普及的社会,这就为警务情报的影像采集奠定了技术和社会基础。
其次,从警务情报影像的拍摄者来看,警务影像情报第一拍摄者主要有这么三种人员,一是警务人员在警务活动中所采集的影像内容,二是媒体记者、社会管理部门等在工作、生产和管理活动中所记录的影像内容,三是其他在有警务情报内容之有关现场的人员所摄制的影像内容。
第三,从警务影像情报的采集渠道来看,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警察在警务活动中所采集的影像情报,比如“电子警察”所记录的路面情况,警察在犯罪现场所拍摄的现场影像记录等;二是社会管理部门所采集的图像信息,以北京为例,为解决目前城市图像信息采集设备存在的覆盖面小、标准制式不统一、联网率低等问题,满足北京现代化城市管理工作和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需要,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重要部位、公共场所、交通道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等五类地区必须配有图像信息采集设备,必须配摄像头的场所遇有重大情况时,公安机关可无条件调取使用录像;三是行业系统(如地铁、公交、银行、铁路等重点行业系统)管理平台所采集的图像信息;四是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部门所采集的图像信息。
(二)警务影像情报的储存
警务影像情报是通过影像技术设备来摄制、记录、保存的。存储警务影像情报的介质一般有胶片、磁带、存储卡、记忆棒、硬盘、光盘,以及大型的数据库存储等。影像终端获取的各种警务影像情报资料除了原存储介质保存外,一般都需要转存到计算机中,进行数字化数据存储。在现代警务情报管理和存储工作中,警方应该通过影像管理软件、数据(网络)中心来存储和管理警务影像情报。一些有重要价值的警务影像情报因其可能成为重要的证据或历史档案,更要注意保存好原始的影像介质。
(三)警务影像情报的分析(判研)
随着图像摄制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警务影像情报的采集和储存技术设备的“门槛”越来越低,具备了图像广泛应用的技术和社会条件。然而,警务影像情报的分析和判读工作则是个新兴的专业研究领域,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研究和发展这方面的理论。
警务影像情报的分析(判研)包括感知、发现、显现、认知与分析等一系列的人的视觉语言和形象思维心理过程,以及计算机技术对各种客体图像的显现、比对和分析等处理技术,是一种人机结合的感知、显现与分析活动。
从警务影像情报的视觉语言来讲,影像的颜色、影调、线条和质感是我们认知物质、物体的视觉符号;从人的心理认知原理来讲,人的视觉、感知与记忆、经验和知识是警务情报分析的心理基础;从警务影像情报分析的技术因素来讲,科技的运用是实现警务影像情报分析科学化、自动化的条件;从警务影像情报分析的专业化来讲,警务工作的经验、知识和需求是警务影像情报分析专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四)警务影像情报的使用
警务影像情报不仅帮我们打开了认识现实世界物质存在和社会活动的窗口,而且拉近了警务人员和现实社会存在的时空距离,使我们可以更好地感知社会存在、社会矛盾和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使我们认识和把握警务工作有了更多可以依靠的客观条件。
具体而言,对于警务影像情报的使用,笔者认为其在警务决策、勤务、检验、研究、培训、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其一,警务影像情报是情报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直接、形象、客观等特点,因此可以成为警务决策的第一手材料,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其二,警察勤务是一种动态的社会活动过程,在勤务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人员、场景、行为、证物等相关要素,而且有些是即时性的,警务影像情报可以记录、传递有关的警务情报信息,可以使警务人员根据警务影像情报来采取具体的警务对策。其三,在警务影像情报中存在许多有关犯罪嫌疑人相貌、指纹、足迹,犯罪工具、枪弹痕迹等的影像,这些警务影像内容往往都需要和数据库或者嫌疑样本进行比对检验,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或确证犯罪证据。其四,警务影像情报中包含有大量与警务工作相关的信息、案例、活动等,这些第一手的情报资料是研究警察各项勤务工作最有价值的材料,是从视觉语言研究警务工作和理论的现场资料。其五,公安理论教学和实战培训是是现实公安工作的概括、归纳和理论上升,而且这种教学培训的目的也是使被培训的学员了解和掌握对敌斗争的经验,警务影像情报中的许多影像资料可以作为案例、情景教学训练演示、课件等来使用。其六,警务影像情报是对警务工作对象、活动等的记录,这些影像资料可以在不同实战单位、上下级公安机关、实战和教学训练部门,以及公安机关和媒体、境外警察机关等进行交流,实现其不同的信息价值。
总之,警务情报影像的存在与应用是十分广泛的,警务情报人员在这方面的思维和视角应该是全方位的,要有大警务影像情报观念,要穷尽各种可能来摄制、寻找发现和使用警务影像情报。警务人员应注重影像的内涵,挑选影像的标准倾向于信息含量有多少,要尽量传达更多的信息给警务情报人员。
警务影像情报的采集、储存、分析和使用,虽然从情报运用的流程来讲,有一定的程序性,甚至在时空方面还有一定的间隔性,但是由于情报属性的多元性以及警务工作复杂性,加之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的应用支持,可以使警务影像情报的运用虽有先后程序性,但是同时也被大大地压缩与综合了,特别是在紧急警务的决策和实战过程中,更有一体化的趋势。
三、警务情报工作中的现代影像技术
警务影像情报的运用是以影像采集、存储、检验及智能分析等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警务情报影像技术的运用是一个涉及面广、应用层次不同的系统工程,对于不同的警务人员,其警务情报工作中所运用的影像设备、技术、内容和要求是不同的。从警务影像情报的运用的普及角度来讲,应是警察全员具有影像情报的意识和现场拍摄的条件及能力,为警务影像情报的运用提供第一手的影像来源;从警务影像情报之发展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来讲,主要是培训警务影像情报的专业人员和研发高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可以使警务影像情报的分析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和实时化。
(一)影像的现代化采集技术
警务情报影像技术的现代化是以影像采集设备和手段的普及和高新技术发展为前提的。从影像采集技术的设备终端来看,无论是普通的可拍照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电子监控系统、电影摄影机,还是专门的安检系统、网络上的图片搜索软件、无人侦察机、间谍卫星等,都可以成为警务影像情报的采集技术与设备。
(二)影像的现代化存储和传递技术(设备)
影像的现代化存储介质目前主要有胶片、磁带、存储卡、硬盘、光盘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像存储介质的种类和容量也不断发展扩大。特别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影像的传递方式、质量和速度也不断发展变化,比如传真、网络等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情报影像的传递也更加方便、快捷。
(三)影像的处理与分析技术
警务情报影像技术中最现代化、发展潜力最大的技术就是计算机对图像的处理与分析技术的发展。警务情报影像技术的运用中一项比较大的技术就是把社会管理和警务工作中运用的有关内容的影像特征输入计算机,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识别算法的计算,并与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对照,来完成警务影像情报的自动检索和识别。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技术在警务上的运用主要包括图像的存储与分类管理系统、图像的检索与自动识别系统、图像的检验系统、图像的智能分析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比如,人脸识别系统的运用,不仅可以记录人员的面貌影像,而且可以进行嫌疑人的比对,直接实现警务影像情报的分析与利用。再比如,刑事案件视频分析情报库,能及时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作案工具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等信息全部视频化,在公安网进行公布和通缉,实现了串并案手段的科技化。
(作者简介:贾永生(1966-),男,黑龙江五大连池人,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副主编,警察网(www.police.com.cn)站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刑事侦查、警察影像和铁路警学方向学术研究,电子信箱:policecomcn@sina.com)
参考文献:
[1]俞国行.信息化时代的警务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2]钱家渝.视觉心理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3] 北京市政府.《关于加强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意见》[N].京华时报,2006-5-12.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