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复杂枪弹创的法医学鉴定实例
法医学实践检案工作中,人体被多次射击形成多个枪弹创,弹道交错复杂,如何判定射击次数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既往文献报道少见,笔者在检案中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
案例资料
某男,40岁,在家中与闯入罪犯搏斗时被击中,当即死亡。
尸检:左面颧部呈纵行向下槽状挫裂创,大小2.5×0.8cm,深达皮下,创上缘见2.5×2.5cm烟晕迹痕,左肩前侧见-1.5×0.8cm类圆形创口,创道在体内向下延伸至左腋后线旁形成2×1cm类圆形创口,创缘有撕裂;右颈根部一椭圆形创口,大小1.5×0.5cm,创周见环状挫伤和3×1.5cm烟晕,创道向下延伸至右肩胛内侧形成三角形撕裂状创口,大小0.8×0.8cm;右胸乳头部有一创口,大小1×0.8cm,下创缘少许皮瓣外翻,创周有环形挫伤轮,创道内下走向,贯通胸腔与第三腰椎左旁3cm处一创口相通,伤及右肺和右心,右心下方见一3×2cm裂创,右胸锁骨中线乳头下9.5cm处见一类圆形创口,大小1×1cm,创周未见烟晕痕迹,创道贯通左胸,穿过胃及大网膜至背部与第十一胸椎旁创口相通,创口内皮下嵌有—7.626m直径弹头,创口大小为0.8×0.8cm,左前臂远端尺侧有一类圆形创口,大小0.8×0.8cm,周边有挫伤,无烟晕,创道伸至桡侧,与桡侧一类圆形0.8×0.8cm大小创口相通,左前臂曲屈曲位时,此创道方向指向左胸之创口。
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SEM/EDAX)检测:取11处创口皮肤,用SEM/EDAX直接观察检测,在左面部、左肩部、右颈部、右胸乳头部、左前臂尺侧创口创缘均检见大量含Sb、K、Cl、Fe、Sn、Zn、Pb、Hg等元素的射击残留物颗粒。
分析
1、本案例共有11处创口、5处创道,经检验后认定为4次枪击形成,其中左面部与左肩部创口相对应,并与左侧腋后线旁创口贯通:右颈根部创口与背部右肩胛内侧创口贯通;右胸部创口与L3椎左侧处创口贯通;左前臂尺侧创口穿过桡侧,又与左胸创口相对应,为一次射击形成。破案后证实,罪犯与死者在搏斗中用“六四”式手枪连开4枪。
2、法医弹道学中典型的贯通创应该由射入口、创道及出口三部分组成1。人体上的一个射入口和一条弹道往往可以确定有一次射击,但在特殊体位时,如搏斗、奔跑等运动过程中,一次枪击可形成两个射入口,两个创道多发生在弹头先穿过上肢或小腿(此时上肢或小腿处于运动状态),再次进入体内,形成二次射入口和创道,故在多个创口多个弹道的检案中,确定射击次数时,要注意不同弹道走向在某一特殊位置是否在同一直线上,这对于准确判定射击次数是十分重要的。
3、随着检测方法的更新,对射入口、射击距离等的判定除用常规肉眼形态观察的方法外,用SEM/EDAX检测创口射击残留物含量判定射入口及射击距离2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检测方法,本例进行了运用和验证,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陈世贤、庄明洁、万立华,《法医学》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111-122
2、万立华,《对靶物射击残留物定量分析判定距离的研究》,《法医学进展与实践》(第二套)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