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察管理>详细内容

警察管理

香港警队公共关系科架构及职能

来源:中国警察管理资讯网 作者:赵慧仪 发布时间:2005-02-20 11:23:53 浏览次数: 【字体:

 

    一、香港警队架构
  在警队内,最高级官员就是警务处处长,其下设有两名副处长,协助统筹“行动”及“管理”的职责。副处长辖下设有多名高级助理警务处长及助理警务处长,分别统领警务处各部门。处长级人员是香港警队的重要决策层,负责制定警队的主要行动策略。基于行动上的需要,香港警队分为五个部门,分为甲部门 — 行动处,负责日常行动职务;乙部门 — 刑事及保安处,负责制定警队在罪案及保安方面的政策;丙部门 — 人事及训练处,负责内部的人事及训练安排;丁部门 — 监管处,负责信息系统及服务质素的提升,以及戊部门 — 财务、政务及策划处,为警队长远的发展作出筹划。
  
  二、香港警队的分布情况
  香港警队以行动处人员最多,职务涉及的层面最广,以及最常与市民接触的部门。现时,行动处由一名高级助理警务处长带领,并由八名助理警务处长,包括警务处助理处长(行动),辖下设有“行动”、“爆炸品处理”、“炸弹处理主任”及“警察机动部队指挥官”四个专职单位;警务处助理处长(支持),辖下设有“警察公共关系科”、“支持”及“交通总部”三个专职单位,连同六个“总区指挥官”,协助管理辖下的多个区及分区警署的职务。至于涵盖整个香港界域的六个总区分别为港岛、东九龙、西九龙、新界北、新界南及水警总区。
  各警察总区辖下又分为区和分区,在若干情形下,警务管辖范围是以警署为单位。现时全港共分为23个警区。在总区工作的警务人员提供24小时的前线服务,负责执行传统的警务工作,包括:保护市民的生命和财产;防止与侦查罪案;维持治安;及在有紧急事故发生时对灾难作出迅速响应。
  水警总区由总区总部及两个区组成。水警总区管辖香港1,850平方公里的海域及大约240个离岛。截至二零零一年,水警船队共有145艘轮艇,包括69艘水警轮和76艘水警船艇。
  
  三、香港警队的抱负、目标和价值观
  一九九六年,香港警队推展服务文化,并发表“抱负、目标和价值观”,以“使香港继续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最安全及稳定的社会”为抱负,把维护法纪、维持治安、防止及侦破罪案及保障市民生命财产、与市民大众及其它机构维持紧密合作和联系、凡事悉力以赴,力求做得最好,以及维持市民对警队的信心作为目标。此外,香港警队并订定价值观,包括警务人员须具有正直及诚实的品格、尊重市民及警队成员的个人权利、以公正、无私和体谅的态度去处事和对人、承担责任及接受问责、具备专业精神及能够尽量配合环境的转变等价值观,以及能对内和对外均维持有效的沟通。
  
  四、二十一世纪的警务工作
  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来临,香港警务处长发表了策略方针声明,分别就警队整体、行动方面及管理方面订定策略措施。
  就警队整体策略措施而言,目的使各级警务人员的正直及诚实品格更臻完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警务工作,以及做到“衡工量值”,让所有工作合乎经济效益,例如本年度实施的“警察网上快讯”,透过互联网方式的新闻发布系统,通知各传媒编辑最新的新闻简短信息,这方法不但能善用资源,更为传播媒界提供优质服务。
  香港警队推行的警队整体策略措施,目标是让每名警队成员都能在任何情况下,做到公平合理、忠信廉明,以及具有高度的专业精神。
  在行动方面的策略措施,要求警务人员须做到维护维纪及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凡事悉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以公正及无私的态度处事和对人;致力提供优质服务,达至精益求精,并与市民大众及其它机构维持紧密合作和联系。
  香港警队订定行动方面的策略措施,目的是希望提供更有效及更理想的地面巡逻方法,让罪案减少。据数据显示,在二零零零年,共有百分之十七的侦破案件是基于市民的协助,有关数字相信在策略措施的有效施行后会有所提高。
  在管理方面的策略措施,要求警务人员尊重警队成员的个人权利、改善财政规划制度、管职双方保持有效沟通,以及做到“衡工量值”。
  香港警队订定管理方面的策略措施,目的是增强有效管理的工作,除提高员工的士气外,更在政府紧缩财政开支的情况下,就政府给予整笔拨款的财政资源予以灵活运用。
  
  五、香港警察公共关系科的工作目标
  香港警察公共关系科为行动处辖下八个专职单位之一,目的是保持公众高度支持和参与警队的工作,以及积极在本地和海外建立和塑造警队正面形象。为了达致上述目的,一般而言,香港警队会以海报、宣传短片等模式推介警队工作的独特之处,尤以刚推出的三出宣传短片 — 决心篇、专业篇及关怀篇,充分反映警务人员救急扶危,与市民共同进退的高尚情操。
  
  六、香港警察公共关系科的职能和架构
  香港警务处设立警察公共关系科,目的是促进警民关系、反映市民意见、与传媒建立及维持良好关系,以及向市民和传媒提供查询服务。
  香港警察公共关系科由一名总警司领导,并因应工作性质的不同,分别由一名高级警司及一名总新闻及宣传主任协助工作。香港警察公共关系科辖下设有两个课 — “小区关系课”与“新闻及宣传课”,分别就与市民大众及与传媒接触的范畴工作。以下为警察公共关系科辖下各小组的职责:
  
  (一)小区关系课的行政及支持组
  该小组不时安排警司级人员或坊间的公关公司,为警队人员传授有关面对传媒及公关技巧的训练课程。此外,亦负责接听警察热线,支持其它职员的工作,以及在大型购物商场筹办“好市民奖”的颁奖典礼,以公开表扬协助警方打击罪案的模范市民。
  
  (二)小区关系课的接待组
  该小组除接待海外及本地访客外,更协助筹办警务处处长灭罪年会,包括听取全港十八区的灭罪委员会的意见,集思广益,制定更有效打击罪案的措施。小组亦回答或跟进公众的查询。
  
  (三)小区关系课的少年警讯及青少年联络组
  该小组主要协助筹办“少年警讯”的活动。“少年警讯”于一九七四年成立,目的是协助青少年建立正确人生观,远离罪行,从而宣扬扑灭罪行信息。至今会员人数逾十六万,并分别由各警区的少年警讯小区管理。
  该小组除安排训练课程、编印“少年警讯”月刊、接听少年警讯热线外,另一项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推行“香港青少年奖励计划”。该计划设有金、银及铜三个级别,欢迎十四至二十五岁的年青人参与服务科、野外锻炼、技能兴趣及康乐体育这四个不同科别的训练,按表现递升至不同级别。
  此外,该小组亦协助各警区的中学联络主任,与学校管理层、学校社工、家长及非政府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保持密切联系,携手防止青少年误入歧途。
  
  (四)小区关系课的电视及电影联络组
  该小组主要是拍摄“警讯”的电视节目,呼吁市民向警方提供罪案资料,以及提醒市民对犯罪手法提高警觉性。“警讯”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包括案件重演、最新犯罪手法及一般的保安常识。此外,该小组亦处理申请拍摄涉及身穿制服或使用改装枪械的电影,以及参与摄制其它电视节目。
  
  (五)新闻及宣传课的《警声》组
  该小组的主要工作是以全彩色编印《警声》双周刊,内容包罗万有,以表扬警队中的各优异项目,以及赞赏表现出色的同事,从而提高人员的士气,并可藉此推动警队内部的健康生活文化。
  今时今日,香港坊间的多间传媒机构、报章杂志更不时转载《警声》的内容,可见《警声》的重要性。
  
  (六)新闻及宣传课的新闻室
  该小组成员须二十四小时轮更当值,以处理新闻界的查询及发放新闻稿。此外,因应需要而安排记者会及让有关人员接受传媒访问等。
  在二零零一年,新闻室共接获277,880宗查询,发出3,512则新闻稿及召开242个记者会。
  
  (七)新闻及宣传课的编辑及研究组
  该小组须在每天早上七时上班,剪存及监察当日的本地报章及杂志报道,以及撰写当日新闻撮要,以便长官人员在上班后实时得悉香港社会有关警队的最新信息,并在有需要时作出实时响应。
  此外,该小组亦须回复市民在报章或刊物对警队作出的投诉,或将个案转交相关部门跟进。
  
  (八)新闻及宣传课的宣传组
  该小组主要负责警察招募、少年警讯、道路安全及扑灭罪行的宣传工作,为警队与市民沟通的桥梁之一。
  过往,由该小组统筹宣传短片,分别夺取多项奖座,包括纽约节中夺得“警察招募及宣传运动短片”金奖、“防止计算机罪行篇”获得Questar Award金奖、“木偶篇”获得纽约市第十五届比赛的Mercury Awards银奬及“木偶篇”获得Questar Award银奬。这些奖项证明了宣传组过往的工作努力并没有白费。
  
  总结
  踏入二十一世纪,香港警队推行“服务为本,精益求精”的服务文化,为此,警察公共关系科便承担了多项重要职责,对内方面,须培训人员的各项专业技能,如就“危机事项”须采取的应变措施,以及提升警队形象,如“公关技巧训练”课程等。此外,《警声》双周刊及“撰写新闻撮要”也是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工作。
  对外方面,则须发展与传媒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伙伴合作关系,并同时肩负筹划“好市民奖”、“少年警讯”、“解答传媒查询”及“审批电视电影”等工作,而接待组更须接待海外来宾。
  事实上,香港警队一直都抱持开放态度,接受市民、监察组织及员工等的意见。为了不断求进,自一九九五年开始,定期向公众人士及内部员工进行意见调查,调查结果均显示对警队充满信心。
  由此可见,警察公共关系科推动的工作是受到市民的认同。我们将视此良好成绩作为日后工作的推动力,致力把公共关系的目的 — 警民合作,携手扑灭罪行 — 推上更高峰。

香港警队 公共关系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