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察管理>详细内容

警察管理

超越与转型-树立警察公共关系新理念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陈沙龙 发布时间:2006-04-18 17:39:08 浏览次数: 【字体:

   一、警察公共关系与公安宣传:超越与转型

  笔者认为,警察公共关系的引进和确立,是对传统公安宣传工作的重大超越,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理念上的超越。作为民主政治伴生物的公共关系相对于传统灌输式的单向宣传,具有理念上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二是手段上的超越,相对于传统宣传的单向传播,公共关系更注重与受众的双向沟通与交流。三是效益上的超越,鉴于前两个原因,实施公共关系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必然远大于单纯的宣传活动。因此,公安宣传工作必然向警察公共关系转型,换句话说,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宣传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成熟形态。大力倡导警察公共关系理念,促进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推动公安宣传向警察公共关系的转型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又能实现警方信息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对于融洽警民关系,增强人民群众对警方的理解和信任,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和安全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警察公共关系与警察文化:内核与手段

  警察文化既是构筑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内核之一,又是其重要的展示手段。推行警察公共关系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展示警察群体的人文形象,展示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成功的警察公共关系运作离不开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警察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群体共同价值观的塑造,最终的表现形式就是创造品牌。品牌是公共关系的重要载体。整合警方品牌资源,有效利用品牌公众效应是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工作。除了品牌之外,警察文化建设还包括以人为本、诚信至上的执法理念与方式,以人为本、尊重创新的内部管理模式,争先创优、勇创一流的敬业精神,以及能文能武、百花齐放的警营文艺创作,这些对于塑造警察群体良好外在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展示成为继媒体传播之后又一重要的公众传播手段,重视警察文化建设,将为警察公共关系的成功运作提供强大润滑效益。由于文化在传播群体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文化融合是有效沟通的重要前提,因此,优秀的警察文化有助于拉近警民关系,使警民之间更加顺利地沟通,很难想像一个缺乏文化内涵的执法群体能给人以亲民、爱民的感觉。

  三、警察公共关系与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包容与促进

  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公安队伍建设宝贵的成功经验,又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它与警察公共关系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缺一不可,共同为公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保障。从内部公共关系的主要方略来看:咨询公关、文化公关、危机公关、情感公关等本身就是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或有效补充。在传统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基础上借鉴、采用公共关系的观念和方法,将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时代特征和人性化内涵,在凝聚警心、增进警队向心力和凝聚力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成功的外部公共关系运作,能够为警方赢得公众的良好评价,大幅提升警队的公众信誉度和美誉度,从而促进警队集体荣誉感的增强和提升,对于鼓舞士气、激励斗志有积极意义。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群众的信任与赞誉,社会相关部门的理解与配合将使警方工作氛围相对宽松,又有助于融洽内部人际关系,有助于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加强公安队伍内部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广大公安民警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遵纪守法的优良作风,要求广大民警严格、公正、依法办事,树立亲民、爱民意识,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这种内部队伍教育产生的积极成果将直接转化为推动外部形象塑造的动力。可以说,没有成功的队伍内部思想政治工作,没有一支具有忠诚信念、过硬作风和坚强战斗力的队伍,就无法形成“我就是警队形象”的整体观念,所谓良好公众形象的树立就是一纸空谈,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就失去根基而成为无源之水。(作者为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处长)

警察公共关系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