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察管理>详细内容

警察管理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实现平安建设目标

来源:www.cpd.com.cn 作者:刘培柱 发布时间:2006-02-15 08:44:57 浏览次数: 【字体:
    面对当前社会治安的严峻形势和公安工作的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首先,从实现平安建设的长远目标看,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是治本之策。当前,公安工作遇到三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是社会治安面临严峻挑战;二是制约犯罪的社会防范机制相对弱化;三是公安机关自身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实践证明,要实现平安建设的长远目标,必须在毫不动摇坚持严打方针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实现整个社会治安的良性循环。这既是当前增强公安机关战斗力的现实需要,更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由之路。可以说,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全面夯实之日,就是平安目标实现之时。其次,从公安长远发展看,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是动力之源。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对于公安工作来说,基层基础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检验整个公安工作的标准,也是促进其他工作的动力。但当前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已成为制约整个公安工作的“瓶颈”,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必将严重阻碍公安工作的发展后劲。因此,要实现公安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打牢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再次,从当前面临形势看,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关键时期,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财物流动空前加快,刑事犯罪持续增多,尤其是重大犯罪来势凶猛,暴力化、恶性化、智能化急剧膨胀。时下治安形势之所以如此严峻,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长期以来不断弱化的基层基础建设无疑是一个“硬伤”。因此,面对当前严峻的斗争形势,必须毫不犹豫地集中全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切实提高防范、控制、驾驭复杂形势的能力,否则,严峻的形势将难以扭转,恶化的趋势将难以遏制。可以说,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和重要。

  那么,如何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呢?笔者认为,应抓好四项工作:

  一、积极引导,转变观念,确保基层基础建设置于公安工作的重要位置

   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把基础工作真正重视起来,切实摆上重要位置。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的政治高度,从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实现公安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基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决克服重打轻防的思想偏差和急功近利的错误做法,努力形成全警动员抓基础的浓厚氛围。要把基层基础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作为考核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党委领导分工抓、基层领导一起抓,充分调动各级领导抓基层基础工作的积极性,真正把基础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一抓到底。要切实扭转“重打轻防”的工作倾向,把基础工作摆到与破案打击等工作同等重要或优先发展的位置,在警力安排、考核评比、干部使用等方面有意识地向基层倾斜,让民警抓基础尝甜头、有奔头,推动基础工作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二、着眼当前,抓住重点,进一步打牢基础工作

    要针对当前社会治安实际和基础工作现状,抓住最为重要、最为关键、最为迫切的重点、难点、热点,下大力气力争在较短时间使基层基础工作抓出明显成效、取得明显突破。从我们吉林市实际情况出发,要力争实现“打牢十项基础”的目标:打牢隐蔽战线斗争基础,提高发现、打击、控制敌对势力破坏活动的能力;打牢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工作基础,提高各类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预警、化解能力;打牢刑事侦查工作基础,提高打击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毒品犯罪的能力;打牢派出所工作基础,把派出所建成重要阵地,提高人口管理、群众工作的能力;打牢治安行政管理基础,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打牢公共安全管理基础,提高预防、处置治安灾害责任事故的能力;打牢治安防控基础,提高社会治安管控的能力;打牢保障基础,提高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牢公安法制基础,提高民警执法能力;打牢队伍正规化建设基础,提高对敌斗争的整体战斗力。

  三、健全机制,强化保障,确保基层基础建设落到实处

   改革和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必须要有强大的保障做支撑。一要强化考核机制保障。要制定科学的考评、奖惩办法。坚持客观、公正、公开、全面的原则,综合评估,注重实效。实绩考评要与奖惩晋级挂钩,同民警任职资格挂钩。既要评优秀的,也要评不称职的;既要考核一年来的工作实效,更要了解和掌握平时的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建立和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二要强化奖励机制保障。要改变过去单纯以破案多少衡量单位、部门和民警工作优劣的习惯,在鼓励民警增强办案意识、提高破案水平的同时,把致力于抓基础、抓防范的基层单位和优秀民警推上领奖台、荣誉榜,使一批基础工作扎实、预防发现和控制犯罪成功的单位和个人脱颖而出,从而带动基层基础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三要强化经费机制保障。要坚持“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流、钱往基层用、政策往基层倾斜”的警务保障思路,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基层后勤保障的支持,解决好基层所队执法办案、日常办公所需的经费。有计划、分步骤地解决基层所队办公用房、交通设施和电脑、电话等信息通讯设备,全部达到公安部规定的正规化建设标准。四要强化民警权益保障。坚决落实民警年休假、定期体检、因公伤亡保险和医疗保障制度,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执法权益保护工作,理直气壮地支持和保护民警的正当权益。

  四、狠抓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要推动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迈上新台阶,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一要选好一个基层所队长。要坚持选拔党性强、业务精、作风硬、会管理的同志担任基层所队领导。基层所队长要会动脑筋、会想问题、会出主意、会想办法。要确立“无功就是过,平庸即是错”的观念,对那些勇于开拓进取、政绩突出的同志要大胆任用;对那些无所作为、不思进取的干部,要果断降、调、免职,以保证基层领导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战斗力。二要建设好一支队伍。要加强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民警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志向。广泛开展苦练基本功活动,加强派出所民警的岗位和业务训练,鼓励岗位成才,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坚持依法治警、从严治警,不断改革和完善队伍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等级化管理,进一步激发内部活力。要严把“进口”,畅通“出口”,使不合格、不称职的人无法留在公安机关。三要制定好一套制度。建立健全基层所队内务管理、警务公开和群众监督等方面的制度措施,用制度规范民警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和执法、办事、服务行为,以利于民警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接受社会监督,密切警民关系,树立良好形象,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四要减轻一个负担。加强对《人民警察法》的宣传,使社会各界和基层领导增加对公安工作的了解,使基层党政领导自觉减少和杜绝让公安民警从事非警务活动的现象。(作者为吉林省吉林市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

基层基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