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公安工作
笔者有幸参加了第六期全国县级公安局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落实三项建设”专题培训班,收获颇丰。公安部给我们基层公安局长搭建了一个与各级领导和全国同行学习交流的平台,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思想的灌溉、一次潜力的激发、一次实干的鞭策,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当好基层公安局长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树立一流标准,在思想境界上戒满求进
孟部长在讲话中谈到县级公安局长这个岗位时指出,“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自己。”作为一名基层公安局长,必须培养崇高的思想境界,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工作中要始终铭记党和人民的嘱咐和重托,带着强烈的干事创业意识,拼搏进取、永争一流。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民警中带头树立业无尽头、学无止境的进取意识。回顾“三项建设”工作,我们虽然前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勇攀高峰的勇气、不甘人后的精神,工作上勇于和好的比、和高的攀,这样就能越比越有危机感,越比越有劲头,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加压奋进、励精图治、追求卓越。同时,要主动融入中心、服务发展,跳出公安看公安,自觉将公安工作的重心定位于服务全区经济发展大局,全力实现“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总要求。
二、营造一流环境,在做好主业上戒粗求细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基层公安机关,关键是要在职能发挥上践行以民为本,把平安当成最大的民生,把民生作为最大的警务,切实抓小抓细、体恤于民。要围绕民生抓打击、围绕民本抓防控,塑造能攻善守的人民公安形象。通过以打开路,以打维稳,“攻”出公安机关的威严声势;采取以防为先,以防促打,“守”出公安机关的从容睿智。要正确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集中力量破大案,坚持不懈抓小案,通过实实在在破小案,带动破大案,积累百姓大平安;通过兢兢业业办小事,带动办大事,构建社会大和谐。工作中,要硬化规范,细化职能,量化考核,优化程序,强化过程,从精细化管理入手,培养严谨细致、规范有序、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切实把细节做实,把小事办好,把基础打牢。要追求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案子破了是结果,人民满意才是效果,要做到结果和效果同样重视,两手抓、两手硬,通过执法实践,彰显公安执法的公正性,增强公安执法的公信力。
三、坚持一流作风,在推进工作中戒虚求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县级公安机关的领头人,必须全面转变作风,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力避浮躁之气、虚夸之风,切实做到干实事、出实绩,把每一项政策措施都打造成亲民工程、爱民工程,使其经受住时间和真理的检验。首先,要强化自身素质,培养自己敏锐超前的洞察力、举重若轻的判断力、坚决果断的执行力、和蔼可亲的亲和力和刚柔相济的管理能力,勇于在队伍中叫响一个口号———向我看齐,树立一面旗帜———以我为范。同时,要善于管理队伍,以一流的作风和过硬的素质带动全局上下同心、攻坚克难,切实打造众志成城的执行力,凝合无坚不摧的战斗力,引领昂扬向上的精神感召力。其次,要善于分解责任、压实担子。将工作任务科学分解,落实到人、到岗,在队伍内部形成权责分明、奖惩严格、考核精细的工作氛围,不断凝聚合力、推进工作、实现跨越。
四、打造一流品牌,在创新发展上戒平求特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作为基层公安机关要站在战略高度,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打造自身的特色实力,有特色实力才有核心竞争力,有核心竞争力才有发展潜力。必须亮出“绝活”,唱出“拿手戏”,打好“特色牌”,培育出队伍发展新的增长点。要全力抓住文化育警这个闪光点,树立“警察文化也是警力,也出战斗力”的理念,通过“两室一廊一院”建设和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等载体,为基层民警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活跃的警营气氛,构建和谐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增强基层民警的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要大力抓好从优待警这个切入点,既要坚持从严治警方针,又要落实从优待警举措,不但要解决工作条件问题,还要解决家庭问题,不但要解决物质层面问题,还要解决精神层面问题,做到从政治上关心民警、精神上鼓励民警、工作上爱护民警、生活上关怀民警,努力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使民警工作起来有干劲、有盼头,思想上达到共鸣,感情上产生共振。要全力抓好公共关系建设这个增长点,着眼大局,密切同新闻媒体的合作,构建互信、互助、互动的和谐关系,把公安工作的过程和结果,更多地向公众公开,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为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牟平分局党委书记、局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