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警察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
“公共关系”一词源于英语“Public Relations”。公共关系又称公众关系,简称公关。它是研究社会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作为社会组织管理的有效工具和谋求内部团结、外部发展的重要手段,公共关系越来越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各种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安机关要在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还要深入开展广泛的公共关系,更好地完成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警察公共关系的概念 警察公共关系是指公安机关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由警察组织(公安机关)、公众和信息传播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其中警察组织是警察公共关系的活动主体,公众是警察公共关系的活动客体,信息传播是警察公共关系的活动内容。这个概念中包括了警察公共关系的五个方面的基本含义:1、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关系,这一公众几乎涵盖了公安机关执法、管理、服务的所有对象;2、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这种传播不局限于传统的新闻媒体的传播,而是几乎包括了公安机关为公关所从事的一切活动;3、警察公共关系是信息交流关系,这种交流是双向的,是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的一种良性互动;4、警察公共关系具有管理职能,即要求公安机关在公共关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凭借公共关系的不断推进为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服务;5、警察公共关系是有目的的自觉行动,是公安机关出于自身履行职责的需要,是一项机动灵活性很强的工作,也很富创造性和挑战性。 应用公共关系理论和公共关系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是公安机关乃至其他社会组织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处理好各种纷繁复杂社会关系的有效方法。 警察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 警察公共关系与其他社会组织所开展的公共关系一样,其功能主要有四项,即:协调功能、监测功能、凝聚功能和形象塑造功能。 协调功能。首先,警察公共关系要防患于未然,预先调节公安机关在运行过程中和公众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和谐,甚至摩擦。要求公安机关通过诸如上门汇报工作、组织座谈、推出微笑服务等一系列公共关系的专门活动形式,尽量避免因公众的不理解而产生的一些摩擦和矛盾。其次,在摩擦和矛盾发生之后,警察公共关系主要是通过各类传播活动来争取公众的谅解,只有在这种争取谅解的公关意识的指导下采取的行动和措施,才是妥善解决矛盾的方法。 监测功能。警察公共关系的监测功能就是通过信息采集、处理和反馈对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的行为态度作出监视和预测。监测是协调的前提,公共关系工作人员把通过采集而掌握的最新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决策层那里,以使公安机关作出相应的反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让自身的运行与公众的要求一致起来,并使这种运行持续在相对平衡的过程中,最终保证公安机关目标的实现。另外,警察公共关系要特别监视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信息,不但要注意当前对公安机关直接有关的信息,更要注意以后可能会对公安机关产生影响的信息。 凝聚功能。警察公共关系以信息交流为手段,通过各种方法来沟通广大民警的心理情感,协调公安机关内部成员的关系,它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使公安机关内部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为公安机关正常运行扫除内部障碍。 形象塑造功能。公安机关的形象是指公安机关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面貌,包括内在气质和外观形象两个方面。内在气质是指公安机关对现实环境所表现出的基本态度、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公德水平,包括服务态度、待人处事的基本行为准则、服务水平、道德水准等等;外观形象是指公安机关在实现工作目标时所显示的能力识别标志,如群众满意率、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等。 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机关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一门艺术,它通过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创造性的工作,树立起良好形象,不断密切警民关系,达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变警力有限为民力无限,有力地促进公安工作。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