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安整体防控筑牢公共安全网
“箱子里有炸弹。”
因为在湖北武汉天河机场搭乘飞机的黄某的一句“气话”,刑警、武警、治安警等60余名警力悉数到场,历经1小时排查确认是“诈弹”,隐患排除,飞机延误2小时后起飞。黄某被刑拘。
一句事关公共安全的“气话”让60余名警力到场排查,这缘于湖北公安机关主动适应新形势构建的“打防结合、整体防控、积极治安、主动服务”现代公共安全模式。
“公共安全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少发事故、少伤亡,是最大的民生、最大的为人民服务。”湖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曾欣说,该省各级公安机关敏锐感知、主动作为,想全想细想万一、认真较真不天真、抓早抓小抓苗头,始终保持对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高压态势,确保了政治、治安、消防、交通、队伍“五个安全”。
重点区安防力量全覆盖
安防力量全覆盖,助力武汉警方7小时侦破“双尸”案。
9月24日凌晨4时许,武汉市硚口区仁寿路营房一街发生一起“双尸”案。接警后,武汉警方迅速调集刑侦、视侦、网侦等多警种联合展开侦查。
群众反映,嫌疑人是一名身穿蓝色牛仔短袖T恤的20多岁男子,右眼有伤。警方立即沿嫌疑人逃匿方向追踪,并发布协查通报。根据安防力量提供线索,案发当日中午,民警将正在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针的嫌疑人刘某抓获,此时距案发仅7个小时。
近年来,湖北省公安机关践行打击犯罪新机制,组织“打黑除恶”、“治爆缉枪收刀”、“破小案、保民安”破案攻坚等专项行动。
“少发案、防得住,才是更高水平、更高境界。”湖北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省积极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成警务服务站和移动警务平台500个、公路治安检查站150个、视频探头88.5万个、智能卡口4千个。
为筑牢安全防范网,湖北省公安厅还争取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意见》,明确省市县单设公安内保机构、各社会单位按标准配备保卫机构和力量。目前,全省公安内保部门、单位保卫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
此外,针对学校、车站、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治安情况复杂的特点,湖北各级公安机关落实民警驻校、驻医院制度,在车站、码头等重点部位打破警种藩篱、破除管界划分,整合公安、武警、地方力量,强化地区、部门、警种合作,实现联勤联动,确保第一时间高效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
统计显示,2014年,湖北全省共发命案472起、侦破率达99.15%;2014年以来,全省共破获各类侵财案件9.8万起,发案率同比下降11.3%。
源头防范筑牢安全根基
全省连续30个月没有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交通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交通事故也持续下降。这是中部大省湖北2013年以来交通安全管理成绩单。
围绕“安全,才能回家”理念,湖北公安交警部门着力构建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盯路、管车、查违法,严防发生交通事故。
对承担交通运输职能的“大户”,湖北省公安交管局协调安监、交通等部门,约谈主管单位负责人,从源头做好事故防范和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9月1日,湖北省公安交管局约谈12家承担危化品运输和旅游客运的企业法定代表人,责令他们限期整改,原因是其所属车辆存在较多交通违法。
今年6月底以来,湖北全省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830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593起、下降23.78%。
除了“堵”,湖北警方还注重“疏”。对“大建设”时期交通拥堵频发,武汉市公安交管局规范“逢堵必见警”机制,根据报警量加强指挥调度,确保执勤民警、中队长、大队长按规定及时到岗,落实各项排堵救援措施,实现“堵而不乱、堵而有序、堵而理解”。
在国家法定节假日、高考等重要节点,湖北省交管部门还全警停休,最大限度将警力摆在路面一线,同时向社会公布交通流预判、分流绕行预案、危险路段以及出行安全提示,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合理选择出行时间、路线、方式,安全出行。
责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一群头戴小红帽、身着红马甲的“格格”驾驶闪烁警灯的“迷你”消防安全车,穿梭于宜昌的大街小巷,查火患、报火情、宣传消防安全。
湖北公安消防部门将消防安全上升为政府党委工程,变“包揽管理”为“履责管理”,出台《湖北省消防安全责任规定》,在全国率先全面系统明确各个层面消防安全责任,将责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同时,将消防管理职能嵌入社会综合管理服务网格,出台网格化管理指导意见,将消防安全触角延伸到每个社区和单位。
目前,湖北全省300个街道、950个乡镇被划分成14.5万个网格,共有18万网格员具体开展消防安全的检查督导工作。
依托省市县三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湖北还组建了以152支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1200支部门专业应急队伍为辅助、3.2万支社会单位志愿应急队伍为补充的应急力量体系,确保打快、打早、打小,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统计,今年1月至9月,湖北全省共发生火灾8020起,同比下降41.4%,火灾形势稳中有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