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家庭暴力法》列入立法规划 有望尽快出台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卫宁):2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据统计,世界范围内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妇女在其一生中遭受过暴力、性虐待和虐待。为了更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反家庭暴力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并于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当天对外公布了该法案的征求意见稿。
家庭暴力和其他暴力一样,是侵犯公民基本人权的违法行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统计显示,妇女、儿童、老人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人。中国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的一份调查显示,24.7%的中国女性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而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比城镇妇女更严重。如何防范家庭暴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明侠表示,防范家庭暴力,必须给予受害者以法律上的“赋权”:“作为妇女来说,首先在第一次发生暴力时候,就应该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反对家庭暴力,你对我施暴是错误的。而我们帮助妇女最重要的东西是‘赋权’给妇女,让妇女认识到家庭暴力是没有理由的。”
家庭暴力不是一般的家庭生活矛盾,而是给家庭成员造成身心伤害的违法行为。它不仅伤害每一位家庭成员,也给社区和社会带来了极为负面的影响。中国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都明确禁止家庭暴力,全国34个省份中有29个省份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2008年,中国有关部门还制定了《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目前中国已经搭建起由国家立法、地方法性规及相关规定构成的反家暴立法框架,但迄今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法。陈明侠说,此前在立法方面所做的相关工作已经为全国性反家暴法律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工作做了,其实是对我们中国反家暴法出台有很大的好处,说明出台反家暴法在中国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而且已经有了很好的示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指出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完善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进一步推动反家暴立法提供了难得机遇。据了解,中国国务院法制办公室25日对社会发布的《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包括总则、家庭暴力的预防、家庭暴力的处置、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和法律责任五个部分。有关专家称,中国反家暴法可望改变在反对家庭暴力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取证难、认定难、救助难、追究法律责任难的窘境,非常值得期待。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明舜说:“这部法律所要解决的就是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反家暴法是一部人权保障法、文明倡导法、和谐促进法。”
李明舜还指出,家庭暴力问题既是中国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通过专门立法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和胸怀,更需要具有顺应并引领国际潮流的理念和思想;同时,家庭暴力问题,既是法律问题也是人权问题,通过立法遏制这种侵犯人权的行为,不仅需要完善具体的法律制度,更需要拥有关注家庭弱势群体的人文情怀。
据悉,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25个国家将多种家庭暴力形式定为刑事罪行。中国《反家庭暴力法》如获正式通过,将成为中国反对家庭暴力的一项全面综合法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