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使临汾监狱5名狱警沦为阶下囚?
中国山西新闻网9月28日电 监狱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的责任之重用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的一段经典论述可以涵盖:“监狱与立法司法鼎峙而三,纵有完备之法与明允之
2005年,临汾监狱恰恰地被钉上了“犹托空言”的耻辱柱:犯人持有手机小灵通,聚众赌博,特殊犯人的“号子”里影碟机、饮水机一应俱全,二十多人曾在监狱里吸食过毒品……2003年一年中,假释犯达一百多人,2002年以来达229名。更让人惊讶的是,经省政府指定医院复查,收监的8名保外就医罪犯中,5名不符合保外就医的条件,其中两名竟然没有疾病!
在检察机关的调查下,临汾监狱前政委、原狱政科科长、监区医院院长等一批监管干警纷纷“落水”。该案被国内数十家媒体争相报道,一些门户网站将此案冠以“临汾监狱腐败震惊山西”名作为卖点。更有作者激昂地发表了“监狱岂是快活林”的评论,来谴责此种行径。
9月23日,随着该案公开庭审的结束,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是什么让这些昔日的人民警察走上今日的被告席?透过案件,我们还看到了监狱监管工作的缺失以及权力至上导致的妥协执法等问题,这些问题无不发人深思。
滥保外、假病历的“帮凶”
因为张勇案,临汾监狱原政委王勇民、原监区医院院长申小红、原狱政科赵卫东、原监狱218医院院长张伟、原109医院医务科主任阎宝山5名被告人如同一串糖葫芦,被公诉方指证为共同犯罪。
这起案件中,犯人张勇的轻度脂肪肝在众人的努力下,几番周折变为“肝硬化并腹水、胸水”。即便这样,按照标准,张勇也无法获得保外就医的资格。2000年11月20日,张伟主持召开了张勇的保外合议会,并为张勇下发了虚假的病危通知。两天后,王勇民主持召开了张勇保外就医合议会,张伟报称张勇随时有生命危险,王勇民拍板上报张勇的保外就医。省监狱局审查后未批准,却“要求带张勇到山西省109医院进行复查鉴定”。这时,张伟和校友——109医院医务科阎宝山打电话通了气,在张勇家属找到阎宝山后,阎于2001年1月3日组织召开了罪犯张勇的病情鉴定会,最后张勇如愿以偿拿到了“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情鉴定。
而在另一起犯人张某的保外案件中,申小红说在某领导办公室中,该领导向他诉苦:“局长来电话,说我连这么点事都办不了。”并急得团团转。尽管该犯人在医院合议中没有通过保外,申小红说:“我做了几次斗争……”但最终,他还是采取了妥协的方式。
在杨某保外案件中,公诉书中出现了“被告人王勇民因受人之托”这样的字句。原判死缓的罪犯杨某在焊接工作中,氧气瓶突然爆炸将左手指炸伤。同样,在王勇民的安排下,杨某的“拇指陈旧性骨折,腕关节脱位”的病情下被巧妙地加上了一条“左手功能基本失去”。1994年11月18日,杨被保外就医一年。这期间,由于杨不够保外的条件,这位受杨某家属请托的领导还多次找到王勇民、张伟,帮杨某办保外。1994年年底,杨某保外就医进行了合议,“谁都知道杨某就不够保外,但也知道是谁的关系,就睁只眼闭只眼吧。”缘于此,杨某保外就医通过合议。申小红说他曾经在合议会上提到了杨某的状况有些不符,但正如他说:“领导让签,大家都没有反对意见,我也就签了同意。”在随后的5次续保中,大家都对某领导心怀顾忌,杨的续保也是一路畅通。
有关系的犯人就能办事,这些来头大的犯人被很多犯人私下里称之为“关系犯”。犯人张明德也是关系犯,“被告人王勇民受人之托,安排时任山西省临汾监区医院院长申小红关照罪犯张明德的保外就医。”公诉书上这段话尽管措词谨慎,但很抓眼球。
就在监狱领导一级一级的指令下,因贪污被判14年的张明德被保外就医。张的肥厚性心肌炎变为功能性诊断的“老年性肺肿”。审批时,张的病历又悄然多了几句话,“有心脏病无法活动,自理生活困难”。
该案中,很多犯人的保外就医病情,完全是夸大其词。谴责主办人员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到一些监管领导插手干预的痕迹。王勇民曾愤恨地说:“作为上级监管部门,某些人非但没有起到监管和督察的作用,反而成为了督促者,成为本案中的催化剂。”
更为荒唐的是,在张勇一案中,某监督监狱保外就医的领导竟然不顾尊严,亲自去医院拿到了病历摘要,送至狱政科的赵卫东手中。
保外就医程序繁复,一般先由医务部门做医疗鉴定,由监区医院合议,合议通过后再报至狱政科,狱政科再报至监狱领导,再由监狱领导组织合议,通过后报到省监狱管理局。但在某些领导面前,这些程序完全是走过场,形同虚设。
金钱劫、人情劫的“俘虏”
临汾监狱是我省关押重刑犯的监狱之一,原判死缓和无期的重刑犯占罪犯总数的80%以上。面对漫漫刑期,很多犯人搜肠刮肚想着早点出去的办法。
为使高某得以监外执行,高某家人费尽了心机,他们采取的是感情贿赂策略。在高某取保前的一年半的时间里,逢年过节,高某家人就提着烟酒到监狱领导申小红和赵卫东家中套近乎。
高某的女友坚信“有钱能使磨推鬼”,对办理高某的保外就医很有信心。2003年9月,一个装有一万元的袋子趁众人不注意,塞进申小红的口袋里。而在监狱的那一端,高某佯做生病的假象使得这场戏演得越来越逼真。
高某在被检察机关问询时,交代了一个事实:他的腰疼病经过检查只是腰间盘突出,这种病不够保外资格。他听说慢性肾炎能通过保外,而慢性肾炎的特征之一是全身浮肿。于是,高某找来绳子绑住下肢,两个月后,他要求治疗。随后,在向医院送检尿样时,他又用准备好的绣花针将手指挑破,将鲜血滴进了尿样中。2003年8月19日,临汾市某医院将高某的病历诊断为肝肾综合征,腰间盘突出。
在合议时,高某的病历多出了“阶段性浮肿,长期全身乏力”的症状。申小红召集医院其他人员对此合议,很多人虽有异议,但碍于面子,对此没有过多追究。
2003年7月左右,临汾监狱218医院(职工医院)要对外“开放”。这时,一个人物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这个人就是黄某。黄某以30万元的价格获得了这个机会。黄某是浙江人,开始他只承包了医院的一部分科室,还曾因为销售假药被临汾市卫生局处罚过。
在检察机关侦查后发现,这个黄某在2002年的一天,也就是王勇民女儿上大学时,亲自到王勇民家中,留下了1万元钱,“您女儿上大学,需要钱,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而黄某承认:“我就是为了承包到医院才送那1万元的。”尽管王勇民一再申明这1万元和医院合作的事毫不相关,只是人情往来。但人情往来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叵测用心,不言自明。
这些权钱交易中,很多犯人家属为了得到自己预想的结果,频频翻新各种送礼手段。有的送来手机,有的将钱夹在月饼盒中……这些不费吹灰之力得来的财物,让王勇民等人在罪恶的喜悦中,也深深体会到了权力的作用。
检察机关指控王勇民等5人犯有受贿罪:“1995年,王勇民收受了杨高峰亲人留下的1000元;1999年,王勇民收受了高小虎亲戚的3000元;收受了张勇亲人的1.4万元;在218医院承包中收受承包方黄某的2万元。申小红受贿共13380元;赵卫东收受贿赂共2.1万元;张伟参与其中三名犯人的保外问题,收受贿赂7930元;阎宝山参与犯人张勇的保外就医,收受贿赂1万元。”
案发后,犯罪嫌疑人家属诚惶诚恐地将这些受贿金额交给了检察机关,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减轻一点亲人的罪责。
吸毒品、发短信的“乐园”
“吕某”在犯人中是个人物。他极尽讹诈之能事,而犯人之所以相信他的谎言,将钱物孝敬给这位“能人”的原因之一是他独到的“按摩”本领。吕某在狱外学过专业按摩,一手精道的按摩活,使他比一些犯人更有机会接近监狱领导,吕某穿梭于各“头”们之间,他经常在办公室里一边按摩,一边捎带着溜须拍马。“有的干警有腰肌劳损,有的领导有关节炎,几乎监狱里所有领导都招呼过吕某,但没想到,吕某会以此作为资本来欺骗其他犯人。”在记者赴临汾的采访中,一位监狱干警这样对记者说。这种怪现象以及吕某应允之事的屡屡得手,反映出一个问题,即监狱里从上到下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有关系就能办事。
监狱中,犯人吸食毒品可以说不是个新问题,早在10年前,就有监狱犯人在监狱吸食毒品的案例。但参与者达到20人之众,却是罕见的。这些毒品被以种种方式偷运入狱。
临汾监狱犯人手持手机已经不是稀奇事,更有甚者,有的犯人一手持小灵通,一手持手机,在监狱里大肆炫耀。有了沟通,外面的世界也不再陌生,这几位犯人闲来无事,就坐在那里编发短信。
在“关系犯”一路畅通现象的浸淫下,很多犯人心中愤愤不平,不难推测,在他们重新做人的改造中,这些事产生了多大的副作用。“在一段时间中,一些罪犯借机煽风点火,抗拒改造,甚至在几个月时间内连续发生了数起罪犯袭警事件。”一名临汾监狱的狱警回忆。
9月20日,在原平看守所,记者了解到,几位被告人情绪比较稳定,已经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他们知道监管的难处,也从不与监管干警为难。”监管人员说。
在临汾监狱,与王勇民共过事的人对记者说,王勇民不善与人交往,他的几个弟兄至今仍在农村,在大家的印象中,他不是个经常帮人办事的人。一位同事惋惜地说:“没想到啊,二十多年的老警察,栽在金钱这个绊脚石上。”
正衣冠、清贪欲的“明镜”
临汾监狱案在山西掀起了轩然大波。提起临汾监狱,很多人否定了这所监狱曾经的辉煌,而只对这起腐败案津津乐道。
去年以来,新的临汾监狱班子为了消除恶劣影响,与媒体配合,做了不少正面报道。监狱内部也做了大的整顿,一名负有领导责任的副监狱长和3名指导员也被行政记大过,3名情节严重的违纪民警被行政开除,5位携带手机进监狱的干警也被警告处分。同时,监狱制订了新的评议办法和程序,规定罪犯外出诊治须由监区医院就病情进行合议,监区医院建立合议记录,所有合议人签字。罪犯外出诊治,须由监区医院、分监区、狱政科分别办理手续,由狱政科负责对罪犯外出诊治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针对手机问题,临汾监狱出台了《关于严禁在监区内使用手机的规定》及《处罚办法》:所有人员进入监区一律不得携带手机,坚决杜绝罪犯使用手机。为此,监狱还装备了先进的手机监测仪电子狗。但不可否认,该案余波未了,临汾监狱的重塑形象工程必将是“任重而道远”。
妥协执法,公平何在?公平不在,法治何在?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罪犯灵魂的再造师,如果刑罚执行出了问题,那么,法律再公正,判决再公平,都失去了意义。临汾监狱这起腐败案,足以成为全国监狱系统一面正衣冠、清贪欲的“明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