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狼式袭击防不胜防,美国最大挑战来自自身
当地时间6月12日凌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一间同性恋酒吧遭“独狼式”枪手袭击,期间枪手还挟持人质与警方交火,最终被警方击毙,已造成至少49人遇难和53人受伤,这是美国30年来伤亡最严重的枪击事件,美国联邦调查局称该事件为“恐怖袭击”,因此这也是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美国本土发生的规模最大、死伤最惨重的恐怖袭击。
尽管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宣称对该枪击案负责,IS的通讯社“Amaq News Agency”声明中称“IS的战士发动了此次袭击”。但联邦调查局之前的约谈和事后调查均表明,枪手与IS无直接关联,因此IS对其负责的声明更多地是在制造声势,吸引国际关注;同时,美国总统奥巴马为避免恐怖和极端组织利用这起悲剧作宣传,再加上目前尚未有明确证据显示两者相关联,是以奥巴马在新闻发布会上没有点“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的名。因此,此次空袭未必能够产生类似9·11事件影响全球风云变幻的蝴蝶效应。
那么这起枪击案将怎样影响美国呢?从美国国土安全的视角来看,“独狼”式恐袭比极端组织更具危险性。但遗憾的是,美国情报部门资源有限,而且“独狼”更具隐秘性,联邦调查局无法掌握全部线索,也做不到全覆盖监控,这将成为下任总统面临的棘手难题,为此恐怖威胁接下来几个月可能会成为美国总统选举辩论的主导议题之一。民主共和两党的“准候选人”希拉里和川普也先后对恐袭表态,以迎合选民从而获得更多的票源。
但实际上,从表面来看,枪击恐袭案暴露出美国所面临的控枪难、独狼袭击防不胜防和政治及社会分裂三大窘境,但其深层次的根源是美国乃至全球政治议题对“人本回归”需求的偏离。
美国政治运作的利益集团化趋势愈演愈烈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各领域开始推崇个人理性,随着自然科学中系统论的盛行,结构现实主义也应运而生,人类的文化背景、认知和情感因素近乎完全被抽离,物质化倾向严重。纵观欧美各国,尽管都批着自由主义的外衣,强调个人权利、宪政和市场经济,但真正发挥政治和社会影响力的多为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个人的影响微乎其微,这在美国尤为显著,联邦政府停摆和社会议题的久辫不决就是明证。
独狼式恐怖主义的成因
此次恐袭恐怕不能完全归罪于宗教,研究表明恐怖主义者也大都是心理正常的人。而恐怖主义与其他暴力区分的最主要特征在于:恐怖主义采取了吸引公众注意的夸张行为,并且要创造出超出实际受害者之外的一种恐慌的气氛。所有恐怖主义者共同具有的特征是,都献身于某个政治目标,或者是本质上的宗教、民族主义或经济的目标。而独狼式恐怖主义之所以蔓延,直接原因是自媒体的发达使部分受挫、失落的个体寻找新的认同和解决路径,最根本原因则是当前美国政治运作和社会运动中个人力量无足轻重和个体希望的渺茫。对枪袭者而言,既然看不惯也管不了同性恋者,那么就采取一点“有作为的手段”吧。
这次枪击恐袭与2015年12月美国加州死亡14人的枪击案十分相似,袭击者都是宣称效忠ISIS,但据调查实际上他们与伊斯兰国并未有任何真正的联系和收到过指令。
但这些枪击者内心都充满怨愤,他们缺乏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即使家庭富足,但问题关键在于这些公众个体内心深处真正关心的社会问题和政治议题却在很大程度上被无视,诸如对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而言,身边可能充斥着恋童癖、同性恋、犯罪和强奸等“邪恶”的事物,人本化的需求一旦受挫可能转而认为只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才能够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而伊斯兰国(ISIS)对网络社交媒体的娴熟运用使其“护教”的宣传大行其道,一些人希望有机会“殉教”,伊斯兰国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和魅力的榜样,认为其采取的方式也比其他方式看上去更具吸引力,从而铤而走险。因此,即使未能真正联络上伊斯兰国,也会宣示效忠,从而获得作为某类集团成员的身份所带来的集体慰藉感,以及与志同道合者的意识形态认同感。
美国最大的挑战来自美国自身
此次恐袭在暴露了美国国土安全保障乏力这一难题的同时,也许能使美国各界意识到:决定本世纪美国国运的挑战并非全部是应对外部力量的崛起,打铁还需自身硬,其国内政治与社会分裂导致的个体无助、挫败感及其伴生的问题恐怕才是其最大的挑战和威胁,这一分裂伴生的“独狼式恐袭”是单纯的坚强安保措施无法治本的。未来如何重新确立美国主流价值观,照顾到全体国民的“人本化”需求恐怕将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议题,这是无论希拉里还是川普当选总统所必须面临和应对的。( 李少丹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