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案例研究>详细内容

案例研究

德国:从教训中积累的公共安防措施

来源:央视网 作者:马洪珊 发布时间:2015-01-06 17:26:33 浏览次数: 【字体:

 

正当全世界人民共同欢庆2015年到来时,在上海,却有36个年轻的生命在意外发生的踩踏事件中丧生。德国媒体第一时间报道了这条令人悲伤的消息,同时也勾起了德国人的痛苦回忆。

  2010年7月24日,德国西部城市杜伊斯堡在举行名为“爱的大游行”音乐节时,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造成21人死亡、400余人受伤,死者同样多为年轻人。该事故在德国引起轩然大波,不仅因为伤亡人数众多,更因为这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人祸”。

  在德国,举办此类大型活动要经过当地政府部门审批。杜伊斯堡市并不大,也没有足够大的露天场地,警力和组织经验均不足以承办此类音乐会。然而在利益的趋使下,市政府还是批准了此次活动,并错误地选择了一个只有一条通道作为出入口的废弃火车站作为活动场所。主办方也没有采纳警方和消防部门的安保建议,即使在场内人数达到饱和数值3倍的情况下仍然没有限制入场。本应避免的一系列错误最终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事件发生后,16名来自政府部门、主办方及警方的责任人被起诉,“爱的大游行”被永久停办。

  此次事故后,德国社会各界都进行了反思,并对此类大型群体聚集活动的举办更加谨慎。其实,以记者的亲身经历来看,在柏林这样的大城市举办大型活动,组织工作还是比较周密的。

  柏林地标性建筑勃兰登堡门的门前广场,是举办大型活动较多的场所,如百万球迷欢庆世界杯夺冠、跨年庆祝等活动。超过百万的民众聚集在从勃兰登堡门到胜利柱两公里长、8车道宽的道路上,但每次聚集和疏散都比较安全和迅速。

  这首先得益于场地的选择。这条道路的特点是:本身比较宽敞,起点勃兰登堡门,两侧各有一条马路可供通行;终点胜利柱是环岛,有5条放射状道路通往各个方向;此外,这条路的两侧被占地2.1平方公里的开放式城市公园环抱。也就是说,一旦发生拥堵、恐慌等紧急事件,人群可以立即朝四面八方散去,不必沿一条路线拥挤着离开。

2011年8月20日,一名德国警察跳伞降落在首都柏林勃兰登堡门前的广场,庆祝德国联邦警察建立60周年。这里经常成为柏林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新华社

2011年8月20日,一名德国警察跳伞降落在首都柏林勃兰登堡门前的广场,庆祝德国联邦警察建立60周年。这里经常成为柏林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新华社

  另外,活动安全的保证更要依靠警察、消防、救护等人员的提前部署、预警和现场协助。在活动筹划之初,警方会预判人数,以及人群通过什么途径,在什么时间到达。根据可能的观众人数,选择足够大空间的场地,设计合理数目的出入口,制定理想的安全预案。另一方面,活动进行中,还要随时追踪人数的变化、以什么速度、通过什么交通方式、从哪些街道向活动场地聚集。

  由于笔者住在离跨年现场不太远的地方,对此深有体会。首先,警方提前做了严密的部署,活动开始前,用于封锁道路的铁栅栏就已经安放在各个路口,警方也提前到位;其次,会场两侧留出专门供警车、救护车、消防车进出的道路;活动的官方网站上也有关于交通工具、入口地点、不可以携带物品的介绍。在活动当日,各个路口分层封锁,中心会场在19点时达到饱和,警方随即禁止人员入内;临近午夜时,以中心场地为圆心,方圆两公里范围内所有街口只许出,不许入,以避免人群逆流冲突。入口附近的地铁站根据实时人流状况,采取“通过不停车”的方式减少人群的聚集。

  可以说,对此类聚集活动,柏林在各方面有了较多的经验,但任何预警方案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记者的身高和德国人有较大差距,在拥挤的人群中会明显感到压抑和危险,两次参加跨年庆祝集会后都心有余悸。在酒精的作用下,在“法不责众”的心态中,在疯狂的气氛里,平日严肃有礼的德国人也会变得易怒和疯狂。推搡、起哄、拥挤、用烟花攻击他人作乐的事件时有发生。2015跨年活动期间,警察共接警303次,救护人员共提供34次紧急救助,19人被送往医院治疗。

  在数十甚至数百万人聚集的时候,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或人群情绪失控,发生踩踏事故的风险是比较高的。事前做好风险预估方案,合理选择场地、出入方式,留有足够数量的警察备勤、消防和医护人员的部署,随机应变的管理方式、负责的管理态度、现场参与者的配合,所有这些因素全都具备,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现危险情况的几率。

应急管理 踩踏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