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案例研究>详细内容

案例研究

防止踩踏,香港警方有绝招!

来源:鳳凰URadio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5-01-03 11:09:55 浏览次数: 【字体:

 

20141231日,香港也有大规模倒数活动,大约29.4万人在维港两岸迎接新年。秩序井然。香港警方出动超过6000名警力在全港各重点地区维持秩序。当晚弥顿道、广东道、湾仔码头等地分别封路,禁止车辆通行,规定人流前进方向。除了路面,香港会展中心海域也设立了禁区。除夕当天,香港地铁除机场快线外通宵运营。公交车增设通宵特别班次。市民可以通过香港政府一站通网站查询实时封路情况以及全港跨年热点地区路况图像。

成熟的经验不是一天得来。19921231日跨年夜在香港发生过“兰桂坊惨剧”踩踏事故,共造成21人死63人伤,是香港开埠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踩踏事故。惨剧发生后,社会全面反思,修改制度。此后,香港的跨年活动再也没有出过安全事故。《3D话新闻》今天采访了香港警务处前高级助理处长邓厚江分享香港经验。


嘉宾资料:

邓厚江:香港警务处前高级助理处长。1979年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系毕业后考入皇家香港警务处成为见习督察。1999年,晋升为总警司,被借调往信息科技及广播局出任首席助理局长职,负责统筹全港因为千年虫问题而可能出现的各种大型事故的应变安排。2000年至2002年出任交通总部主管,后于2003年出任警察公共关系科主管。2010年,担任香港警务处高级助理处长,至2013年退休。

1、问:香港的跨年活动警方一般如何部署警力?如何既不破坏节日气氛,又保障市民安全?

答:香港警方在节日前会对几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在全盘考虑后作出警力部署,风险包括:

  • 社会氛围。当时的社会氛围是紧张还是和谐。

  • 庆祝形式。庆祝形式有没有新元素,因为新的元素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观赏。

  • 有没有其它的庆祝活动。要是只有一个地方庆祝的话,所有人都会去,人数就比较密集

  • 庆祝场地。场地有没有特色,这些特色有没有潜在的风险因素

2、问:能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吗?比如在某一年,在维港的跨年倒数活动,香港的警方出动了多少警力,参加活动的市民有多少,是怎样的比例?

答:警方出动警力最多是在10年前,跨年时维港两岸共有约3000名警员维持秩序。但在过去十年,香港警方在大型活动中维持治安的人数在慢慢地减少。有两方面原因导致减少:一方面警方的指挥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发展出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经过多年的测试,很有效,所以人手就可以减少。另一方面,市民都习惯了这个安排,他们也明白跟保安人员和警察合作的重要性。

关于警力的分配,不同的地方,不可能要求大家用同一个人手的比例,要看那个地方居民的素质、对大型活动有没有经验。这次上海踩踏事故中,很多死伤者是外来的人。外来的人因为他们不了解有关安排,所以风险比较大。

3、问:在香港,如果碰上很多外来人参加的活动,警力会进行特别安排吗?

答:跟群众沟通很重要在和群众沟通的时候必须要考虑语言的因素外来的人根本听不明白广东话,他们是听英语或者普通话。而且他们作为群众根本看不到究竟有什么发生,因为太多人。他们只能够依靠别人对他们的提示。如果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务人员没有办法跟群众沟通的话,群众就没有方向了,会增加风险。

4、问:你们执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听指挥的市民?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警察会怎么做?

答:会有一小部分人喝醉、发泄,寻衅滋事,这些人会令别的人惊慌,破坏秩序。我们一般的作法就是在一些高风险的位置,部署多一点人手,在这些人出现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去制止他们进行不负责任的行为在人流必须通过的瓶颈位置,必须要特别小心。

另外很多人的心理状况夜间跟日间是不一样的,要是有一小部分人他们故意滋事的话,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聚光射灯照向这一小撮的滋事分子,通常在射灯照射之下,他们的行为会改变最好的处理就是把他们跟别人分开,把他们隔离

5、问:怎么隔离呢?

答:比如在尖沙咀海旁很多人看灯光表演。我们在行动中,把尖沙咀这个地区划分成了五个行动区,每个行动区,我们都有限制最高的人数,每个行动区都有一队人负责这个区的秩序。所以如果有一人寻衅滋事,他最大的破坏也仅仅是某一个行动区域里的某一个地方,而不会影像别的区域,这个是很重要的。

另外每一个区域中,都要保留一定的缓冲空间,保证如果有意外发生,有足够的缓冲区域。

但是很多人去庆祝的时候,并没有安全意识。如果没有事发生的话,他们会认为节日没有危险,是警察太过紧张。或者有人会认为还有这么多空位,为什么警察不让他进去。因此在庆祝活动之前,就应该对民众进行宣传和教育,以防让民众误解,警方的部署会影响节日的气氛。

因此,不仅是警察应付起责任,参加庆祝的群众也有责任,要是所有人都清楚他们的责任,与警方配合,那么及时有一小部分人不合作,他们的破坏也是有限的。

6、问:怎样让市民事先知道警方的安排,在现场又愿意与警方配合?这涉及到信息发放的问题,香港警方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答:在节日庆祝前的几天,警方已经透过媒体向市民讲解警方对交通和人流等方面的部署安排,市民大众在没有前往庆祝活动之前,就获悉警方有特殊安排。

当值的指挥官责任非常重大,既要确保群众的安全,又要防止维持秩序的警员因为太过紧张破坏节日的氛围。

7、问:香港现在有这么成熟的处理大型活动的经验,也是在付出教训之后总结出来的。1992年的兰桂坊踩踏惨剧后,香港警方在应急机制方面进行了哪些修订? 现在的机制与当时的机制相比,是否又有所改善?改善了哪些方面?现在是否会定期对现有机制进行检视?多久会检视一次?

答:现在香港警方使用的机制,都是从那个时候发展出来的,比如说:把一个行动区划分成几个不同的行动区域;对人流的方向做出限制、截流等措施。但措施都需要市民的配合,92年的惨剧发生后,不仅是警方,整个社会都在反思,不应该容许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并且意识到大型的节日庆祝活动存在的安全风险很大。

在此之后,对执行细节的修订没有停止过。因为在不同的地区都会不停有新的市政建设,这会影响人流。前两年没有问题不代表我们就可以自满。一旦自满,危险就来了。此外警方指挥官是否更换等,也会影响安排。因此每年都会重新检视和修改新一年的方案,以确保活动安全。


8、问:另外一方面,香港的警方怎么跟交通运输部门相配合,比如说每年和港铁以及巴士运输公司的良好配合,能分享下相关经验吗?

答:香港的警方并不负责交通运输,这属于政府其它部门的职责范畴。警方每年会和香港运输处开会研究如何安排,在双方取得共识之后,运输处会对封路的路段、公共交通改道、公共交通运营时间等做出安排,缓解警方在有关方面的压力。

9、问:您刚才提到在做安全工作时要特别留意场地,这次上海的踩踏惨剧和92年香港兰桂坊的惨剧都发生在斜坡上。针对斜坡这样的地形,有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

答:斜坡,楼梯都是需要很小心的。这些地形是让市民的视线被前面的人阻挡,从而不知道前方有楼梯或者斜坡,很有可能因为没有心理准备而在行进的过程中摔倒,而在后方的人群持续行进的情况下,非常危险。因此所有斜坡和楼梯都是高风险的区域,警方会部署额外的警力在相关区域进行监察。

10、问:警方在跟市民沟通的时候,会不会故意说的比实际情况要严重一些,让市民提高警惕?

答:不应该只是在节日的时候教导市民,平常的时候都应该不停的教导,庆祝活动不只是在节日,周末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去人多的地方庆祝。因此平时的时候要多谈一点,谈的严重一点。我看这一次上海的悲剧会很难过,类似的悲剧在其它地方比如伦敦、泰国、香港等等曾经发生过,如果平时对市民多点提醒,潜移默化的使市民提高有关意识,那么在节日的时候他们就会记得,不会认为警方的提醒是破坏节日气氛。

11、问:平常香港警方都会在哪提醒?怎么提醒呢?

答:香港警方很好、很幸运,跟电视台有合作,有相关的安排。香港的电视台每周都会有一些公益的时间,让政府去发放一些有关于公益的资料。警方拍了很多安全宣传片播放,比如交通安全、火警安全等,其中也有关于人群安全的安全片,可以教育市民在人多的时候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保护自身的安全。

踩踏事故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