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对挪威恐怖杀手作心理分析
7月22日,32岁的安德斯·布雷维克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引爆汽车炸弹,对挪威执政党工党的政府办公大楼进行了袭击,造成8人死亡,随即又持装有达姆弹(开花弹)的枪支到40公里外的于特悦(Utoya)度假岛射杀了69名在那里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工党青年团成员,其恶毒、残忍与冷血的程度令人发指。现已初步查明他是个人作案,思想右倾偏激,仇视伊斯兰教、反对女权主义和多元文化的融合、痛恨西方左派知识精英所倡导的“政治行为恰当性”。1997年他加入挪威保守右倾的进步党。这个政党宣扬右翼的民粹观点,反对放宽移民政策和所谓的“大政府”。2007年他因不满进步党表现不够右倾而退出,随后加入极右翼组织“挪威人保卫联盟”,并开始策划他的恐怖袭击行动。他在作案之前并没有露出极端分子的表现痕迹,到国外参加极右分子的聚会是人们后来从他自供及在他网上的留言获知的。从布雷维克所进行长时间的屠杀准备、精心设计的袭击行动计划、行动前发表的1516页的宣言以及被捕后要求对他进行公开审判的要求来看,他的头脑一点问题都没有,不属于他律师所称的那种精神不正常的人。实际上,他的行为与伊斯兰教盖达基地组织那些自以为是的极端恐怖分子十分相似,所不同的只是他单独行动而已。
思维定式造成的错误投射
在我们分析这种自以为是的恐怖极端分子的心理之前,有必要指出的是西方众多评论家在挪威警察未抓到布雷维克之前,对汽车爆炸袭击事件的本能反应就是认为它极可能是盖达基地组织分子或伊斯兰教激进分子干的。这也难怪,最近10年,几乎所有汽车爆炸一类的恐怖袭击事件都与两者有关,于是他们就自然成为恐怖袭击恶行的心理投射(projection)对象,从而形成恐怖袭击事件必然与伊斯兰教激进分子有关一种思维定式。由于挪威支持美国和北约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政权的袭击和今年对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轰炸,人们根据已形成的思维定式进行推理,便认为伊斯兰恐怖分子是最大的嫌疑犯。后来却发现作案分子竟是一个金头发蓝眼睛的挪威人,一名他们基督教文化圈的成员,而且是一个生活在高富裕、高福利国家的挪威公民,这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真相令西方人大为震惊——在他们中间竟会出现一位类似盖达基地组织的恐怖主义分子!
其实,1995-4-19美国就发生过麦维与同谋用卡车运载自制炸弹袭击俄克拉荷马市中心的联邦大楼,酿成168名民众死亡,680人受伤的恐怖袭击悲剧。2011-7-22事件可以说是1995-4-19事件的翻版。布雷维克同麦维一样具有极右保守思想,一样对执政党政府怀恨在心,两者采取引爆车辆爆炸的袭击手段亦如出一辙。西方社会终于认识到恐怖主义分子并非只会从伊斯兰文化国家产生出来,基督教文化国家同样会产生恐怖主义分子。其实,我们每个人的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里都潜藏有制造恐怖行动的原型(archetype),它属于阴影(恶)原型,需要人承认它的存在,并通过伦理道德的启蒙与理性的反思对它加以融合以免它失控,也需要社会能创设一个健康的大环境,以使它能得到抑制。人的思想如果过度激进化或极端化便会失去抑制阴影原型的能力,于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以下我们从三方面来分析这种自以为是的极端分子的心理特征。
自以为是的极端分子的心理特征:
(一)看问题局限于主观狭窄的文化价值观
自以为是的极端分子的一个心理特征是,他们观察社会和世界都狭窄地以他们自己或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为出发点,异己或异国的文化价值观均遭排斥;处于劣势地位文化的人,对占优势地位的异国文化价值观很容易产生仇视心态,并往往将之视为他们的假想敌。由于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观或自己民族的文化处于劣势,走极端的人就想通过各种非法或暴力手段来企图达到其重新获得优势的地位。伊斯兰极端分子多少呈现这种心理特征,他们为了重振伊斯兰文化,不惜诉诸暴力、专政和各种极端手段——如前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集权统治。
反过来,处于优势地位文化的极端分子,对占劣势地位的异国文化容易产生鄙视态度,并自以为是地认为应该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劣势文化地区的人。许多霸权主义者便有这种心态,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及其幕僚便是一个典型。他们这些处于权势地位的施政极端分子所造成的破坏性尤其大。君不见他们借反恐名义发动了阿富汗战争还嫌不够,继而又在伊拉克发动了另一场战争,所造成的恶果难以估量——不仅造成伤亡人数高达几十万人,还导致阿富汗与伊拉克两国的社会长时间不稳定以及美国越积越高的债务和美国右翼极端分子的崛起等种种不良后果。
布雷维克就是自以为是地认为挪威的民主社会主义者,即工党执政党人士,对待伊斯兰教徒和移民太过宽容,使欧洲的基督教文化有灭亡之虞,因此对工党人士产生仇视心理而萌生采取极端手段除掉他们的恶毒念头。
二. 偏爱制造阴谋论
自以为是的极端分子的另一个心理特征就是倾向于从“阴谋”角度看问题。对阿拉伯的伊斯兰极端分子来说,西方国家对阿拉伯国家的任何事物的介入不仅是想霸占阿拉伯国家的油田,进而将之作为石油武器而发号施令,而且还是一个想用西方文化来取代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文化的大阴谋。这种阴谋论无视或不愿客观分析奥斯曼帝国和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也无视或不愿分析阿拉伯各族群与伊斯兰宗教派别之间的矛盾纠纷。
另一个阴谋论就是把以色列看成是美国的代理人,即美国想通过以色列的势力逼使全阿拉伯国家就范,从而摧毁伊斯兰文化而统治整个中东。这种论调完全无视人口与资源比以色列多几十倍的阿拉伯国家之所以对付不了以色列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其专制统治者长期不思与时俱进、推进改革而自甘落后。人们不是经常看到,阿拉伯国家自以为是的极端独裁统治者最擅于把任何本国发生的游行抗议示威说成是因为有外国黑手伸入其国境,企图想引发颜色革命,是外国人亡他们之心未死的阴谋。利用这种阴谋论不仅可以推脱掉他们对本身独裁专制统治所产生的各种弊端应负的责任,并且还可为采取镇压手段找到理由。
对布雷维克这类右翼极端分子来说,西方基督教文化世界再不警觉的话,就有朝一日将亡于伊斯兰分子的阴谋,即伊斯兰分子会悄悄通过移民和大量生育使欧洲阿拉伯化。有意思的是,布雷维克在2011-7-22行动前,在网上发表了他1516页的《2083——欧洲的独立宣言》,其中他呼吁欧洲人进行一次新的十字军东征,自己愿当圣殿骑士,把伊斯兰教徒赶出欧洲,以保护欧洲基督教传统的特征。本·拉登在策划2001-9-11事件之前,亦曾指出西方想毁灭伊斯兰文化的阴谋,因而于1998年发表了一个宣言,呼吁全世界的伊斯兰教教徒共同进行一场对十字军和犹太人的圣战,清除两者在伊斯兰土地上的存在和影响。两个自以为是的极端分子的思想感情何其相似,一方只不过是另一方的镜子影像而已。布雷维克甚至承认他十分赞赏基地组织的组织纪律和牺牲精神,并认为这是他们圣殿骑士必须具备的素质。
布雷维克还把多元文化主义思想之产生归咎于人文马克思主义,并认为后者源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他指责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弗洛姆、马库斯等人披着人道主义的外衣在逐渐瓦解欧洲人的价值认同、传统、文化和民族国家(他也反对欧洲联盟的建立),因而他认为整个伊斯兰化欧洲的阴谋根于德国。
从心理学上看,阴谋论也可视为人类进行心理防御的一种手段,即找一个替罪羊来推卸责任。阴谋论者的替罪羊就是塑造一种敌人象征(Feindbild),这样就可以使他们、也可使无知的支持者将怒气发泄到被当成替罪羊的假想敌身上。因此人们应该不难理解,为何自以为是的极端分子一直不遗余力地制造各种阴谋论。
三. 反民主
自以为是的极端分子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他们都是反民主的。他们或是狂热的宗教信徒(如基本教旨主义者)、或是类似宗教狂的某种主义跟从者、或是极右人士或极左人士。他们共同的思想感情特征便是坚信自己的看法观点正确无比,最适合自己所处的社会,对其他人的看法无法接受,导致精神上执著于一种自以为是的情结(complex),从而使他们特别仇视他们自认为是敌人的文化、国家、制度、风俗等,对异端学说也极为排斥。
我们都知道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是少数服从多数,是公开选举,是直接或间接代表制,是体现公民履行职责与享受各种人权的制度,是基层诉求得以充分表达的有效途径,是人民有监督权的保证,是促成国家政府官员能真正成为人民公仆的制度,是容许反对党和异见声音的存在,是与法制共同起作用的防腐制衡力量,是发展人性和文明的较好机制;它意味着信仰自由、言论自由等各种自由,也意味着在解决问题发生意见分歧时须要进行协商、妥协,等等。明显地,民主的这些特征是自以为是的极端分子难以接受的,因为在民主制之下,他们难以贯彻他们自以为是的主张,更无法实行贯彻他们的主张所需的专制集权统治。布雷维克在他的宣言里之所以鼓吹武装斗争,就是因为他感到右翼的民族主义政党无法通过民主选举走上执政地位,如他所言,“通过对话的民主斗争已失败了”。同样,基地组织的极端分子对民主政治也十分反感,因为他们清楚意识到他们只不过是伊斯兰世界中微不足道的一小撮人而已。
可以理解的是,就因为民主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就有可能被恐怖主义分子、野心家、游说集团、特殊利益集团、极右和极左极端分子进行破坏性的利用。1932/33年希特勒通过民主选举取得执政权而后取消民主实行专政就是一个野心家和一个极右的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纳粹党全称)利用民主又破坏民主的极佳例子。人们也应该注意到的是,近年美国也在上演着自以为是的右翼极端分子企图利用民主破坏民主的丑剧。
如众所周知,美国开国元老为美国设计的民主制的构想之一就是让华盛顿白宫的主人拥有广大的执政权,但立法的权力则归国会所有,而国会所立的各种法律则由各级独立的司法机构监督维护。这三个最主要的国家权力中心起着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作用,为的就是防止腐败、促进决策考虑的周全性,让政府成为一个真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在过去的220多年来,这个体制运转得不错,因为三个权力中心和美国两个主要的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都负责任地各司其职,都能理性地处理问题,都能从广大国家利益出发达成各种必要的妥协。然而,自从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小布什总统及其共和党新保守派内阁成员利用人们对恐怖主义恐惧的心理一步一步引导本来右倾的美国人走向更极端右倾的道路上,致使延续了220多年的美国民主传统开始走样。在小布什这伙人施政的8年中,他们不顾美国高财政赤字和偿还能力给美国最富却最小的一部分人减税,不顾世界大多数国家和联合国的反对发动伊拉克战争,不顾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而阻扰实行一切改进气候环境的措施,不顾有证据无证据随便将抓到的恐怖分子嫌疑人关押在关坦那摩监狱并对他们进行酷刑审讯,不顾美国国民的支付能力而鼓励他们举债购房,不顾华尔街金融衍生产品的危害性而任其自由放任地交易,不顾…………。他们所做的这一切令欧洲许多中间偏右的盟友和政府都惊讶不已。结果可想而知:美国经过他们8年的惨淡经营,国家债务和老百姓的债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许多公共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教育和医疗体系城县一大队问题,国家经济在许多方面已失去竞争力,留给继任总统的基本是一个烂摊子、一个8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两场耗巨资、耗兵力、不得人心的战争、还有一个蜕变为为反对而反对、不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专门阻挠任何必要改革通过的共和党。而这个共和党之中又产生一个极右的民粹派别——茶党。这些极右分子不仅对美国选出一位半非洲人血统的奥巴马当总统怀恨在心,而且不断地造谣称奥巴马不是在美国出生及其出生证是造假的,还不断给他执政设置种种不可理喻的障碍。
在最近美国国会就是否提高债务高限进行两党协商的会谈中,共和党的极右茶党议员又表演一场闹剧,完全不顾不能提高债务高限对美国和全球经济所将带来的严重后果而拒绝妥协,坚持一定要满足他们的要求才能同意提高债务上限。这无异于把整个美国挟持作为人质。没办法,奥巴马和民主党不得不为救出“人质”而向共和党付出“赎金”——做出巨大削减公共开支与不向富人征税的让步。民主如此被少数右翼极端分子滥用,在美国历史上十分罕见。如此下去,美国的前景不容乐观。
挪威将更民主更开放
布雷维克居住的挪威地处北纬线57度以上,在整个寒冷的冬季,日照时间很短,白天黑夜家家户户的灯几乎都得亮着,住在那里的人都得采取防止得抑郁症或缺维生素D的措施,可以说不是一个很理想的生活环境。 然而,挪威二战后的稳步发展已使其490万国民都享有医疗保险、残废保险、退休保险、失业保险和免费教育等,成为一个无债务的高福利国家,社会财富分配也比较均匀,各种基础设施也很健全,尽管各政党政见相左,左右派争论不休,但国家很安定,到过挪威的人都感觉那是一个既富裕又和谐的国家;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用以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按平均預期壽命、教育水準和人均GDP计算)所制定的人类发展指数标准列表中,它在发达国家中名列榜首。在这样一个既富裕又祥和的国家,却出现了这么一个类似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布雷维克凶犯,令人实在难以相信,也难以理解。
但就如前面已提到过的,我们每个人的集体无意识里都潜藏有制造恐怖行动的原型,它属于阴影原型,需要人承认它的存在,并通过伦理道德的启蒙与理性的反思对它加以融合,以免它失控,也需要社会能创造一个健康的大环境,以使它能得到抑制。人的思想如果过度激进化或极端化便会失去抑制阴影原型的能力,于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挪威右翼进步党和其他极右组织近年来大肆宣传他们的反移民政策和反多元化文化主义等,这种民粹宣传起到一定影响社会的效果,也提高了进步党的选票支持率。就因为挪威有了这个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布雷维克的制造恐怖行动的原型得以被充分激活。由于他的思想原本偏激极端,因而他的阴影原型从心头生,恶向胆边生了,表现得极为残忍。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作出的反应与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对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反应大不相同。7月22日袭击发生后当晚,斯托尔滕贝格发表电视讲话,呼吁挪威人民不要被恐怖袭击所吓倒。他说,一些同胞在袭击中失去了生命,这是令人恐惧的,也是这个国家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但重要的是人们不要被吓倒,因为这种暴力事件的目的就是制造恐慌。7月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他还强烈维护了公民的言论自由,他认为,即使是布雷维克这样的极端分子也有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 “我们要非常明确地认识到,持有激进、极端的观点是完全合法的。不合法的是用暴力的手段贯彻这种极端观点,”而小布什政府在2001-9-11遭到恐怖袭击后则加强了对公民的窃听监视,进而对人民增加许多检查措施,而且还说过“人们要么与我们站在一边,要么与恐怖分子站在一边”这类很不妥当、把人们只分成两类人的话。
挪威在经历过二战后最恐怖的悲剧事件后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人们可以从7月24日斯托尔滕贝格在追悼会上的一段话得知:“我们国家虽小,但是自豪。虽然已经发生的事件让我们震惊,但是我们永远不会放弃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回应是,更民主、更开放、更加人性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