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案例研究>详细内容

案例研究

反恐20年 恐怖幽灵依然飘荡俄罗斯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关健斌 发布时间:2010-04-03 12:08:19 浏览次数: 【字体:

    3月30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曾发生爆炸的卢比扬卡地铁站内,一些市民为地铁爆炸案的遇难者默哀。当日为莫斯科哀悼日,许多莫斯科市民前往事发地铁站献花、默哀,悼念死难者。新华社记者鲁金博摄

点击进入专题报道

    此次莫斯科地铁系列恐怖爆炸,给俄罗斯人带来的创痛远不只是现场的伤亡。

    在质疑强力部门的工作效率和防范措施之际,俄罗斯各界正深刻反思“恐怖幽灵缘何再现莫斯科”这一深层次问题。

    自1994年12月为阻止车臣匪帮的分裂活动而爆发第一次车臣战争以来,俄罗斯两任总统叶利钦和普京先后主动出兵车臣,对车臣非法武装给予极大打击,却未能彻底驱散源于车臣的恐怖主义幽灵。

    这两次车臣战争之后,车臣武装分子不断改变行动策略,采取游击战术,策划恐怖袭击,与俄强力部门在各地展开“猫和老鼠”的死亡游戏。

    2009年4月16日,梅德韦杰夫总统正式签署命令,结束了自1999年起在车臣地区实行的“反恐行动状态”。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当时在通报中表示,结束反恐行动状态,将为车臣局势进一步实现正常化、社会和经济的复兴和发展创造条件。

    然而,在车臣取消“反恐行动状态”,并未使车臣就此无战事。在车臣及其邻近的俄南部的外高加索地区,时常传来非法恐怖武装分子袭击当地警察和普通百姓的枪声和爆炸声。俄强力部门也始终没放松对这一地区的“剿匪行动”。实际上,恐怖活动还不断扩散到俄罗斯各地乃至心脏地区。去年11月莫斯科至圣彼得堡的“涅瓦号”特快列车发生恐怖爆炸。这次,恐怖爆炸已距克里姆林宫不足一公里了。

无论反恐决心还是反恐经验,无论反恐力度还是反恐手段,俄罗斯一直都以强硬著称。但为什么反恐快20年了,俄罗斯的恐怖阴影依然挥之不去甚至阴云更重呢?

    有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的反恐形势,与国际反恐整体形势有着密切联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恐怖威胁有增无减。同时,美军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军事行动又造成了阿富汗问题的“外溢效应”,一些恐怖分子向邻近地区四处逃窜。这从客观上使中亚多国及周边地区的反恐形势更形复杂。

    3月30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目前还不能排除莫斯科地铁连环爆炸案中有外国势力支持下实施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如欲根除恐怖主义,仅靠硬的一手是不够的。“铁拳”可以打击恐怖组织于一时一地,却无法根除恐怖主义滋生并蔓延的土壤。要想在俄罗斯的北高加索地区真正实现稳定,在一系列“剿匪行动”之外,俄政府还应为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创造正常、向上的环境,包括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建立新企业、启动新的投资项目等。

  正是出于这一政治考虑,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今年1月19日签署命令,正式把北高加索联邦区设为俄罗斯的第八个联邦区(其中包括车臣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等一些“多事之地”),并任命熟悉经济事务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行政长官亚力山大·赫洛波宁为俄总统驻北高加索联邦区全权代表兼联邦政府副总理。

    梅德韦杰夫强调,近年来,俄罗斯学会了在北高加索地区采用强力手段打击匪帮。但当地经济工作进展缓慢,出现大规模的失业,经济犯罪和行贿、受贿等问题也很严重。把总统驻北高加索联邦区全权代表和联邦政府副总理两个职位合二为一的独特决定,就是想根除造成该地区不稳定的“顽疾”,即在不放弃“强力手段”的同时加大“经济手段”的力度。

    然而,梅德韦杰夫这番治理外高加索地区的“新思路”还未完全展开,莫斯科地铁又爆开了新一轮恐怖袭击。

    3月30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曾发生爆炸的卢比扬卡地铁站内,一些市民为地铁爆炸案的遇难者默哀。新华社记者鲁金博摄

    3月30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曾发生爆炸的卢比扬卡地铁站内,一名妇女为地铁爆炸案的遇难者献花并默哀。新华社记者鲁金博摄

    这是3月30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曾发生爆炸的卢比扬卡地铁站内拍摄的遇难者照片。新华社记者鲁金博摄

    3月30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曾发生爆炸的卢比扬卡地铁站内,一些市民为地铁爆炸案的遇难者默哀。新华社记者魏大方摄

    这是3月30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曾发生爆炸的卢比扬卡地铁站内拍摄的市民为悼念遇难者献上的玩具熊。新华社记者魏大方摄

    3月30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曾发生爆炸的卢比扬卡地铁站内,一些市民为地铁爆炸案的遇难者默哀。新华社记者鲁金博摄

    3月30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曾发生爆炸的卢比扬卡地铁站内,一些市民为地铁爆炸案的遇难者默哀。新华社记者鲁金博摄

    3月30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曾发生爆炸的卢比扬卡地铁站内,一名妇女为地铁爆炸案的遇难者默哀。新华社记者魏大方摄

俄地铁爆炸案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