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案例研究>详细内容

案例研究

传销违法犯罪蔓延势头继续加快 呈现六大新特点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晓松、聂妍婧 发布时间:2009-09-16 17:28:24 浏览次数: 【字体:

 

    去年底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就业压力增大,传销组织者借机诱骗群众参与传销,传销违法犯罪蔓延势头继续加快,案件数量上升,大要案件频发,特别是利用互联网传销和高端人群参与传销的现象较为突出,造成的危害进一步加剧。

记者日前在采访“打击传销百日执法行动”时了解到,随着传销手段和方式不断演变,传销活动正呈现出以下六个新的特点,使打击传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一是传销名目繁多,欺骗性更强。

    传销组织者以“高薪诚聘”“招工”等为诱饵,利用“资本运作”“连锁销售”等名目,披着极具欺骗性的外衣,大肆诱骗群众参与传销,骗取钱财。

    从传销健身器材、保健品等产品,到传销份额、空间、理念等虚拟概念,宣称返还介绍费、提取劳务费,发展下线。

    一些传销组织收取的传销“入门费”从几千元向几万元的“高额加盟”转变。在一些地方,他们打着“开发北部湾”“西部大开发”等旗号,谎称得到国家“暗中支持”,鼓吹“事业合法”,欺骗群众,实施传销违法犯罪活动。

    二是传销案件呈高发态势,并与其他经济违法犯罪行为相互交织。

    今年以来,各地查处的传销案件相比去年同期明显增长。传销组织裂变繁殖速度加快,在一些重大的经济违法案件中,其组织者往往会采用传销手段,达到快速骗取巨额钱财的目的。

    传销与非法集资、合同诈骗等经济违法犯罪行为相互交织。这些案件往往涉及多个省市,涉案金额巨大,参与人员众多,影响大,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利用互联网传销的情况日趋严重。

    近期工商、公安机关查处的一些传销大要案件,大多采用网络传销形式,利用互联网从事发展人员、组成网络、计算报酬和资金结算等一系列违法活动。

    一些传销组织将公司或网络服务器设在境外,有的传销组织以个人账户进行资金往来,甚至通过地下钱庄洗钱。

    四是通过代理方式从事传销违法犯罪活动。

    有的传销组织以公司名义将产品卖给有营业执照的代理商,代理商表面上与传销公司没有隶属关系。代理商负责与参加传销人员签约、录入人员信息、发放奖金、物流配送等,传销公司则在后台操控,隐蔽性更强,逃避监管打击。

    五是跨地区传销违法犯罪越来越明显,违法主体向各阶层扩展,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受骗参与传销的情况凸出。

    传销组织的主要手法之一,就是以各种名义欺骗他人离开居所地,异地聚集从事传销活动。目前,一些传销组织欺骗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群众参与传销,蔓延趋势明显。

    广西查处的传销案件中,参与人员基本为外地人,四川、湖南、河南等地人员居多。湖北去年以来查处的传销人员中,80%以上为农民工和在校学生。河南新郑市工商、公安机关查处一个传销窝点,113名传销人员中有104人是大学生。湖北去年以来查处传销人员中,80%以上为在校学生和农民工。

    六是传销引发的社会性问题时有发生,危害更为严重。

    一些传销组织在“洗脑”课程中,宣称不能相信政府,不能相信媒体宣传,甚至进行反动宣传。不少人对传销执迷不悟,教育转化难度很大。传销人员与执法人员对抗加剧,一些地区发生多起传销人员冲击派出所、工商所,伤害公安、工商执法人员的恶性事件。

    “新特点带来新问题,打击传销的难度正在加大。”工商总局直销监管局副局长沈根申表示,针对上述新特点,工商机关将通过依法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遏制其发展蔓延势头;通过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群众识别防范传销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抓紧建立健全治理传销长效机制。

===近期传销大案面面观===

打击传销“百日行动”两月内全国破案1782起

太原打掉一个打着科普旗号搞传销的团伙

广西查获一特大传销团伙 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山东首判“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安徽芜湖警方捣毁4个“世界通”传销窝点

贵阳破获特大传销案 传销头目700万买车买房

传销魔网悄然“网”向大学生

专题:打击传销百日执法行动

传销 违法 犯罪 特点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