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公安厅:青海假币犯罪活动呈现五大特点
针对目前社会高度关注的HD90、HB90版假币犯罪案件,我省公安机关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打击行动。经多方查证,全力攻坚,力争查清、铲除其源头,摧毁其贩运网络。目前我省假币犯罪呈现出五大特点。这是记者日前从省公安厅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了解到的。
省公安厅副厅长任三动介绍,目前我省假币犯罪案件以购买、出售和持有使用为主。假币来源均是从外地贩运而来。截至目前,我省尚未发现制造、加工假币的窝点,犯罪分子贩卖的假币大多是从东南沿海及内地流入我省。2007年6月,西宁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假币案件,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成功追缴和堵截犯罪嫌疑人在广东购买、用货物托运的方式运达西宁准备出售的总计130万元的假币。
假币案件多发生在农村牧区。犯罪分子作案的方式主要是以假币骗购大宗农畜产品和土特产,假币犯罪活动的多发时期,主要是每年收购畜产品和虫草的季节。2008年5月,海东地区民和县公安局侦破一起涉案30000元的假币案件,就是犯罪嫌疑人从外地购买假币,到本地群众手中收购虫草时被发现并抓获的案件。
发生的假币犯罪案件以流窜作案居多。犯罪分子采用异地、流窜或跨区域等方式进行假币犯罪,交易完成后又快速分离转移,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难以及时发现掌握,只能是案发后抓捕,侦查难度极大。
“零星”的假币违法活动突出。从近年发生的持有、使用假币情况看,一是“零星”持有、使用假币起数增多,但单笔数额不大,犯罪分子持少量假币采取购物、换零等手法,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以此逃避打击;二是一些群众在某些场所(如洗浴、按摩等)进行消费时,被不法分子伺机用假币将其携带的真币调换。
针对这些犯罪特点,公安机关将加强对社会和群众的预警宣传,促使广大群众提高防范意识。同时,公安机关采取相应的打击措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