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不堪“有求必应”重负 嘉兴110民警不再“有求必应”
金华醉汉3小时23次骚扰110遭拘
昨日上午,嘉兴市民警揭下了悬挂在嘉兴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标语,这也标志着警方做出“四有四必”的承诺在推行了7年后,终于在全国“110宣传日”这天“寿终正寝”。这是我省警方首次明确撤销“四有四必”承诺。
110不堪“有求必应”重负
嘉兴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民警表示,撤销“四有四必”,实在是无奈之举。
1996年,福建漳州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开始把原来单纯的报刑事案件的110改为报警服务台,并公开对社会承诺“四有四必”。随即,这一承诺被公安部向全国公安机关推广。
我省自1997年开通110后,随着“110,一拨就灵”、“有困难找民警”等承诺日益深入人心,群众对警方的信任度大大提高。全省每月报警电话从2万次急升至110万次。
但近年来,报警台却成了少数市民和别有用心的人随意拨打的“热线”。一些搞不清楚报警范围的群众,会提出送鲜花、送早饭、叫出租车等要求,甚至还有恶意骚扰电话。
去年,嘉兴市110报警电话共25万次,有效报警仅10万次;乐清市110平均每天要接到电话700-800个,近85%属于骚扰电话。
也曾为“减负”想尽办法
虽然110压力日渐增大,但警方做出“有求必应”的承诺,所以各地都想方设法为110“减负”,以便保证这一承诺。
去年,我省110、119、122实现了“三台合一”,为节约警力、整合社会资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去年10月,乐清市公安局曾采用能够“拦截”报假警的电话号码的系统程序,将多次骚扰110的号码进行锁定,使之在一定时间里不能再报警,最后因受质疑而停止。
去年10月,绍兴市公安局首次向群众分发110宣传小册子,进一步明确110的受理范围,并与嘉兴市社区服务求助中心等单位成立联动机制,分担110很多社会性的工作。
尽管如此,110接警电话依然高居不下,以嘉兴市110为例:嘉兴市区现有800余名一线警力,每年每人仅有效处警就达250次,这还不算大量的无效处警。
正如嘉兴一位派出所所长说的,“四有四必”中“有求必应”就像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如果承诺了,兑现不了,群众就有怨言,长此以往,民警真是太疲惫了。
承诺并非法定职责
嘉兴警方表示,“四有四必”虽然已实际操作多年,“但这只是警方一个承诺,而不是法定的职责”。
去年5月,公安部出台的《110接处警工作规则》和我省随后下发的实施细则中,均没有把“四有四必”作为法定职责列入其中。110服务台的职能主要包括3项:受理公众紧急电话报警、求助和对公安机关及其民警现时发生的违法违纪或者失职行为的投诉。
昨天,嘉兴把挂了7年的“四有四必”摘下来。“这也是完善110的一项举措。”指挥中心负责人称,“今后非职责范围的电话,我们将有选择性地处警。”
不代买早饭能更好地抓贼
对于嘉兴的做法,省公安厅110指挥中心主任裘永进认为,110的第一职责是打击和防止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碰上“急、难、险、重”的社会求助,警方也必须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如果警方将警力大量用于超出110受理范围的处警,会直接影响110基本功能的发挥。
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平表示,既然“四有四必”的承诺没有在法律上强制规定,警方在衡量自身能力后加以取消,不失为明确职责范围的务实之举。
刘平认为,摘了“四有四必”的招牌并不代表民警不为群众服务,适度弱化“有求必应”可以让110在接到日常求助电话时有选择性地处警,提高处警率:“民警不用替人买早饭,就能更有精力去抓贼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