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案例研究>详细内容

案例研究

“3·19案”重启调查牵动各方神经 台检方表态正深入追查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林其旺 发布时间:2009-03-27 08:48:36 浏览次数: 【字体:

 

 震撼台湾社会的“3·19枪击案”已经届满五周年。虽然“3·19枪击案”已宣告结案,但由于此案一直争议不断,迄今真相未明,诸多疑点交代不清,岛内岛外要求重新调查之声不断。在“3·19枪击案”届满五周年重启调查话题持续延烧,调查背后的不同目的令人关注。“3·19”案给台湾政坛带来了永不休止的纷纷扰扰,真相一天不明,这场纷扰就不会停止。

  【唯有真相能促社会和解】

  “3·19枪击案”,这起在台湾政坛掀起狂澜的事件发生在2004年“大选”前夕。当时参选的两组候选人分别是国亲联盟的连战和宋楚瑜对阵民进党的陈水扁和吕秀莲。“陈吕配”的选情一路落后于“连宋配”。然而,就在选前最后一天,3月19日13时45分,忽然发生了陈水扁、吕秀莲在台南市扫街拜票时,遭到不明枪击受轻伤的重大事件,震惊全台。第二天,也就是3月20日,选举结果揭晓,陈水扁、吕秀莲以29518票、0.228%的得票率的微弱差距领先而胜选。此事震惊了台湾社会,也受到岛内外媒体关注。疑点重重的“3·19枪击案”,使得选举结果缺乏公信力。事后,台南市警察局立即展开侦查,但泛蓝阵营对于当地警方的侦察表示怀疑,认为有政治力介入的可能性,因此提议由国际专家对案件进行调查。于是,美籍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的团队于同年3月底加入调查工作,并于8月28日宣布完成133页的调查报告,证实陈水扁和吕秀莲的伤口确为枪伤,同时排除政治谋杀的可能性。然而双方对调查报告的解读完全相反,各自寻找有利的证据来发挥,案情又陷入胶着。2004年8月24日,“立法院”三读通过“3·19枪击案真相调查特别委员会”条例。2005年3月7日,台“最高法院”检察署及刑事警察局召开联合记者会,指出“3·19枪击案”的开枪嫌犯是已畏罪自杀的陈义雄,但由于凶枪等证物尚未寻获,仍不宣布破案。

  2005年8月17日,台“检察总长”吴英昭正式宣布结案,由于涉案的陈义雄已死,全案予以不起诉处分。2006年3月12日,陈义雄家属翻供,并指责检警逼供,案情再生波折。

  因此可以看出,虽经多方调查,“3·19枪击案”的真相迄今为止仍然扑朔迷离,争议不断。根据岛内最新民调显示,台湾有高达88%的民众赞成重新调查“3·19枪击案”,不赞成的仅有2%,显示绝大多数投票者希望重新调查厘清真相,以事实真相来促进社会的和解。

  国民党主席吴伯雄3月18日在国民党中常会上提议,建议重启调查“3·19枪击案”,并请法务部加派检察官侦办。国民党中常会正式通过决议,表示重新启动调查“3·19枪击案”的真相,符合民意的期待,并以事实真相促进社会的和解。

  【台检方表态正深入追查】

  台检方特侦组19日上午召开记者会指出,检方早在两年前就已重新分案调查“3·19枪击案”。承办检察官越方如指出,特侦组去年4月接受“真相调查委员会”举发,同月18日分案后即向“监察院”、“国安局”、“刑事局”及台南地检署调阅卷证,作为重新侦办的准备,另遍查相关证人并与国际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晤谈后,即重启“3·19枪击案”的侦查。

  特侦组表示,该案卷证庞杂,检察官除请原3·19项目小组支持外,逐步调阅相关案卷、勘验证物,也陆续讯问过数十位与案情相关人士,包括涉嫌提供改造手枪给陈义雄的黄维藩及旅美鉴识专家李昌钰,甚至还派员到台南市访谈陈义雄家人,唯独尚未访谈“被害人”之一的陈水扁。为调查“3·19枪击案”的真相,检方已锁定嫌疑人陈义雄死因、枪击案发生实况及“以弹追枪”、“以枪追人”的鉴识过程等三大区块进行调查。经过近两年的调查后,检方已发现“3·19枪击案”确实还有诸多疑点待查证,正深入追查中。检方透露,陈义雄在“3·19枪击案”发生后不久死亡,当时仅由法医及辖区检察官作一般性的尸检后随即火化,并未解剖细查死因。

  特侦组在与李昌钰会谈后,认为化验骨灰残渣了解陈义雄有无被毒毙是调查方向之一。不过到目前为止陈义雄家属仍持保留态度,因此检方决定在陈义雄家属同意后,进行骨灰勘验的工作,厘清死因,目前已让法医项目小组待命。若陈义雄并非自己溺毙死亡,而是遭到他杀,特侦组有可能正式将“3·19枪击案”改分他案侦办。

  检方同时表示,过去“以弹追枪”、“以枪追人”的鉴识方式虽追出枪枝制造者为唐守义改造枪械集团,由于未寻获作案枪枝,枪击案是否由陈义雄所购买的改造手枪所为,如果是其所为有没有共犯,现在真相未明,仍有追查的必要。另外,有关枪击案发生实况,特侦组也征询包括现任“法务部长”王清峰等多位前“真相调查委员会”成员,对“3·19枪击案”的疑点交换意见,并不排除在适当时机就此对陈水扁进行讯问。

  【事件当事人均高喊赞成】

  作为“3·19枪击案”受害者、也是受益人之一的吕秀莲,则态度明确要求重启调查。吕秀莲不仅选择在枪击案5周年前夕出版了新书《透视3·19》,质疑“3·19真相调查委员会”调查报告及鉴识专家李昌钰的调查内容不够精准,书中提出各项疑点,包括枪弹、枪手、自导自演、二弹二枪、离谱的“国安危机”处理等,最后归纳出官方调查的七大瑕疵并总结出该案可能的犯案对象可分为红(大陆)、蓝(蓝营)、绿(绿营)、及黑(黑道赌盘)四大可能。同时还邀集律师苏永诚、台湾法医师公会代表、前“法务部长”廖正豪以及深绿团体北社成员金恒炜等人出席3·19周年座谈会,公开表示可以用生命担保陈水扁没有时间和空间自导自演,希望重启调查。

  而另一名枪击案当事者、正在台北看守所的陈水扁十分清楚,“3·19枪击案”要想水落石出,必将耗时耗人,不管真相如何,都可能冲淡社会对扁家弊案的关注度,转移民众视线。因此,19日也迫不急待地透过扁办幕僚表示,他最想知道真相,希望还他清白。陈水扁称,“过去都说是民进党执政,所以真相无法完全厘清,现在是国民党执政了,没有任何包袱,希望由‘法务部长’王清峰率同特侦组重启调查,还给我清白。”

  当初被认定为“3·19枪击案”开枪凶手的陈义雄家属,日前也主动邀约数家媒体记者谈及此案,表示要求特侦组加派人力重新调查以还陈家清白。

  【枪击案诸多疑点待厘清】

  台湾虽有高达88%的民众赞成重新调查“3·19枪击案”,不过仍有10%的票数投给“难以判断:不可能有真相”的选项,这说明了民众对真相的破解持有悲观态度。这或许说明枪击案本身疑点重重的,虽已满5周年,但仍有许多谜团亟待厘清,这些质疑据说多达50多项,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四点。

  疑点一:涉案枪手死因离奇。2004年3月29日陈义雄在台南市安平渔港溺毙,潜水高手怎会轻易“溺毙”,又为何穿戴整齐“出门自杀”?而且,陈义雄遗体被发现时,鱼篓中还有十几条活鱼,显示他当时很可能是在捕鱼,警方当时以“意外”结案,后来却又称是“自杀”。那么,自杀怎样才能做到抛网“拖自己下水”,还完全像“意外”落水?这是“他杀”,还是另有“共犯”?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厘清。

  疑点二:弹壳疑云仍未解答。枪击案当天,仍有一重大疑点,就是那两颗很神秘、3个多小时后“突然”被发现、“整齐”排列的弹壳。从当时现场录像带看,陈义雄是马上“逃离”现场,没可能再次回去放弹壳,这两颗弹壳是谁放的?是凶枪弹壳吗?而且,作为证据的两个弹壳无法装入同一支枪管。另外,陈水扁座车上弹孔的相关数据,数据显示了关于弹孔的诸多疑点。这些资料曾送交包括澳洲、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在内约十位弹道学专家鉴定。专家们具体指出了若干疑点,并初步提供了专业判断:弹孔疑经过变造。

  疑点三:安全措施方面有问题。为何当天让陈吕同车,且不穿防弹衣?为何使用的是民间车子而不是专车?为何更改到达台南市拜票的路线与时间?为何坐在前座的“侍卫长”在第一时间没有“感觉”到眼前的车前窗玻璃被射穿崩裂了一个洞,却是身子歪在一边一直在打电话?为什么陈吕两人随行的特警人员发现枪击后没有在第一时间要求调派警力封锁现场全力缉凶?为何案件尚未调查,“国安局长”就宣布此案“排除政治因素”、“研判是单纯社会治安事件”?

  疑点四:枪击案发生将满五周年的前夕,陆续发生的事件让气氛更加诡谲。首先,身为枪击案受害者之一的前“副总统”吕秀莲刚说将在3·19当天公布案发真相,当年曾在现场值勤的国安局特勤中校陈永峻,竟于2月19日被发现在阳明山烧炭自杀。在如此敏感的时间点上,与枪击案相关的人员先后“有事”,再次引发政坛诸多揣测。

  震撼台湾社会的“3·19枪击案”已经届满五周年,给台湾政坛带来了永不休止的纷纷扰扰,真相一天不明,这场纷扰就不会停止。但是不管各界出于何种心态要求重新调查案件,唯有真相水落石出,才是解决纷扰的唯一途径。

  相关消息

  调查者谈“3·19”案

  3·19枪击案发五周年,台湾《中国时报》刊登第二届真调会委员张平吾文章《3·19案信者恒信疑更疑》说,3·19枪击事件发生至今已届五周年,它却像是一个落入黑洞的谜,只能裹着百姓虚幻的好奇心。

  文章摘录如下:

  3·19枪击事件发生至今已届五周年,它却像是一个落入黑洞的谜,只能裹着百姓虚幻的好奇心。

  此事件让人百思不解的是,为什么当时“行政院”对协调联系要点的内容采取全面杯葛态度,要求所有行政官员对调查委员会约询要求“应予拒绝”、调阅文件要求“应予拒绝”、调查或勘验要求“应予拒绝”…等十余项拒绝调查事项,力阻真调会的调查?

  整个事件的神秘性与扑朔迷离,导致民众信者恒信,疑者更疑,笔者认为,如果此一事件能从科学、客观、不预设立场方向重启调查,相关人员能挺身而出,为追求历史真相而努力,事实真相仍然可待。

“3·19案”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