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站为何频演“黑帮战”
去年10月,一则北京西客站的消息通过媒体和网络传向全国:西客站北广场对面的中裕世纪大酒店门口,一伙肇事者手持砍刀、木棒与鸟铳,追杀几名东北男子。一场血淋淋的“刀枪激战”后,有三名受伤者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这场惨烈的血战,也使西客站地区长期存在的非法控制黑客运、收取保护费等问题,又一次被尖锐地提出来。
西客站多次上演“黑帮战”
对2004年10月10日中午发生的枪刀激战,西客站北广场对面的中裕世纪大酒店的一名保安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他当时听到了非常响的“放炮”声,后来得知是鸟铳开枪的声音。接着他看见一伙人手持砍刀、木棒与一把鸟铳追杀几个男子,一路上朝他们身上、头上、肩背部乱砍,一直追到200米外与北蜂窝路交叉的丁字路口。中裕世纪大酒店附近的一IP电话亭老板称,他看见一名短发、中等个子的男子被人追杀砍伤六刀。“当时这名男子拿手机报警求救,可能是没电了,到我这里借电话报警。他是蹲坐在地上打电话的,全身血肉模糊,打完电话他昏倒在地,约10分钟后被120送去医院抢救。”
案发后,公安机关查明,参与械斗的两个团伙是在西客站接待市场从事客运的两个“东北帮”(因成员多为东北人而获此称)。他们双方是在与其他团伙的争斗中逐步发展坐大的,并分别控制了西客站南北两个广场停站的天津牌照的客车,被周围人称为“南派”和“北派”。因为北广场不能停车,“北派”所掌控的汽车大多停在西站对面的中裕酒店停车场内,对应南广场,“票提”(拉客而赚提成的人)们也俗 称这块区域为“北广场”。在他们的控制下,“票提”拉来乘客集中到他们设立的“售票点”,再分别到各自控制的客车上统一乘车,而南北两派则从乘客所交车费中抽取“保护费”和给“票提”的提成。“南派”和“北派”因争夺从北京到天津的客源早就存在利益矛盾。去年,因“北派”的“生意”受“南派”影响,“效益”明显下降,双方矛盾走向激化。两帮成员多次放话称要把对方赶走。到了去年10月,终于爆发了一场白热化的械斗。
据专案组民警介绍,由于西客站地区没有正规的客运站,黑客运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其中一些不法分子结成团伙通过雇人“揽客”、向黑车车主收取“保护费”等方式非法敛财。这些团伙相互之间经常因争揽客源、划分势力范围、收取保护费而发生聚众斗殴现象。
2003年12月,“孟氏家族”、“包头帮”、“河南帮”、“单干帮”等四个主要在北京西站地区活动的组织形式相对固定、甚至带有黑帮性质的犯罪团伙被警方一网打尽。办案民警说,这些团伙成员熟悉民警长相,甚至还有专人“监视”民警的行动,一旦有风吹草动,便一哄而散,过不了多久又聚回到西站。去年10月发生“枪刀激战”的双方,则是新近滋生、坐大的两个涉黑团伙。
一起伤害案件拉开警方“打黑除恶”序幕
2004年2月,西站公安分局对接报的一起伤害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和案件分析,发现西站地区长途客运市场的流氓恶势力又已沉渣泛起。这距2003年年底已打掉几股黑势力仅隔几个月。为此,警方再次开始深入侦查西客站地区的流氓恶势力活动。
2004年6月初,西站分局接到市局刑侦总队转来的一封群众联名举报信,反映流氓恶势力向天津车主收取保护费等问题。西站分局对此非常重视,并立即成立专案组,但当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后,当事人却作鸟兽散,从此不再来此收费。
2004年7月警方了解到,在西站中裕大厦停车场从事北京至秦皇岛客运活动的京籍人员万某,先后两次纠集五六十人在停车场对其他从事北京至秦皇岛客运人员进行殴打、威胁。当7月20日万某等人再次纠集70余人准备聚众斗殴时,被警方制止,几名犯罪嫌疑人被当场抓获。后来因证据不足,这些人被解除留置盘查。
鉴于西站地区存在的严峻治安形势,8月27日,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牵头,在西站分局成立了“打黑除恶”联合办公室。10月份,西客站周边地区的海淀、丰台、宣武等地警方专门派员,进一步充实了“打黑除恶”专案组的力量。
截至2004年12月前,“打黑除恶”专案组共排查出恶势力团伙六个。在“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方针下,专案组本着“成熟一个打掉一个”的原则,缜密侦查、周密部署,目前已打掉两个黑恶势力团伙。西站地区明抢客源、霸占市场的现象也因此有了很大改变。
复杂的地区状况催生复杂的治安形势
在北京西客站1996年正式开通运营时,北京市政府划定的西客站地区范围约两平方公里,除主站区以外,分布于周围的属西站地区范围的商业、服务业综合设施建筑规模达60余万平方米。北京西客站客流量的日益增多,但作为流动人口高度密集、不稳定因素繁多的地区,由于一直没形成有序的良性大市场,其治安形势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据西站公安分局孔昭国副局长介绍,西站地区的110警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2年接报警情一千余起,比2001年上升99.3%。2003年接报警情又比2002年上升38.2%。2004年仅1月至10月接报警情2500余起,比2003年同期上升75.2%。接报的警情中刑事、治安案件居多。从刑事发案地点来看,地下广场,地上南、北广场,内部单位为主要案发地。
西客站地处宣武、丰台、海淀区交界处,涉及到多个地区的执法和管理部门。一些黑势力团伙成员就利用空间差躲避打击。如西站执法人员来查,他们就跑到丰台辖区;丰台辖区再查,又跑到海淀辖区;海淀辖区来查;再跑到宣武辖区。
另外,由于火车站地区的治安特点,在站区治安秩序方面也存在多年来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倒卖火车票、假发票、黑车、黑残摩、黑托运、黑游商等等。形形色色的不法人员往往采取你进我退、你打我跑等游击方式应对警方的查处行动。据了解,在警方查处的治安案件中,扰序案件一直占较大比重,2002年、2003年2004年1月至10月共查处扰序案件近四千起,占此期间内查处治安案件总数的92.4%。
接站服务市场背后“黑客运”繁荣
据了解,北京西客站运行伊始,日开行列车27对,接送旅客五万人次,全年接送旅客1740万人次。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客站日开行列车、接送旅客及全年接送旅客数均呈上升趋势。到2004年,日开行列车已达71对,发送旅客11万到12万人次,高峰时日均客流量可达15万人,而全年接送旅客则超过5000万人。
北京西客站投入运营后,很多旅店、饭店都来招揽旅客,一时出现了无序揽客愈演愈烈的现象,于是在当年4月,“西站旅馆接站服务市场”应运而生。该服务市场采取政府监管、企业承包经营的办法运营。但由于没有正规的长、短途客运站,出租车停放地也不易辨识等,该市场在成立以后近八年时间里,一直处于有市无场的尴尬境地,入场单位派人员流动揽客,无固定规范的场所,“欺诈旅客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反响强烈。本着改变无序混乱的局面、为旅客提供便利服务的初衷,去年4月,西站地区管理委员会牵头筹建了固定的接站场所,招纳相关企业入驻。但由于管理上的不到位,导致“东北帮”等团伙操控黑客运。“操控者”公开设立售票点,并收取“保护费”,“票提”(拉客者)为收取提成在西站地区蜂拥拉客。对于“保护费”,许多司机怕遭报复不敢不交,但也有车主称愿意交“保护费”。因为交纳“保护费”后,客源就有了保证,司机的效益也会增加。有时候运营中碰到一些麻烦,“操控者”还会出面摆平。
黑客运“操控者”收取“保护费”,利益诱人。目前,西客站地区有数十辆中巴车从事长途客运活动,长途客运的路线有:北京至天津及沿线、北京至沈阳、大连及沿线。发往天津和东北方向的客运车辆主要停放在西客站西南广场、大方饭店停车场、中裕大厦停车场等处。仅在南广场就约有10多辆大客车,如果按每车乘三四十人、每天发两趟计算,那么他们每天就可以提成数千元之多,再加上一些小轿车也被他们垄断,其获利空间更是巨大。
对黑恶团伙取证难、起诉难、处理难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民警、西客站“打黑除恶”专案组成员怀古萍认为,查办西客站地区涉黑涉恶案件最大的难点是取证。许多证人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在公安机关没抓到人之前,往往持观望态度;案件中许多证据都是虚的,比如恶势力经常性地对事主拳打脚踢、语言侮辱、恐吓,难以成为有说服力的证据;此外,混迹在西客站的外来人员,大部分思想觉悟、文化素质较低。作为被黑恶团伙雇用的人员,他们中一些人不愿与警方配合。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副总队长王新元认为,黑恶势力形成有一个从小坐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的可能通过小打小杀就完成了控制一方的黑恶垄断。其日积月累的恶行,足以形成一种黑恶氛围和环境,而让人产生恐惧心理,并对人造成精神伤害。同时,随着我国不断推进法制建设,一些不法人员也开始学法律,计算犯罪成本,如果不是到了矛盾不可调和的地步,他们很少采用举刀杀人等初级暴力犯罪形式。在形成了一种氛围和“名气”的环境下,如果一句威胁、一个嘴巴,甚至踢一脚,已能达到控制一方的目的,他们一般就不会再使用恶性暴力。这种经常性的恶言恶行,长期对人产生的心理威胁和精神伤害,其社会危害性甚至比一般恶性案件还大,老百姓强烈的反响及不安全感也多体现在这方面。
本着“打早打小”的原则,近年来,北京市公安机关对黑恶势力的打击,更重视通过个案深挖犯罪,对黑恶犯罪的定性更重视社会危害性。北京市刑侦总队马曦初副支队长说,单纯地看,打一个嘴巴、踢一脚,确实算不了什么、也构不成犯罪,但是如果这个嘴巴、这一脚不是孤立现象,而是经常性的系列行为,并且在一个区域内已对人们形成了一种心理威胁和恐惧,我们就应对其进行打击,遏制其发展趋势。去年西站公安分局打击流氓恶势力行动就是从对一起普通的伤害案件深挖开始的。但由于其他司法机关更注重法与罪之间的对称性,注重个案,注重对人体伤害的程度,对证据的要求非常严格,就出现了警方对一些不法人员抓了放、放了抓,以致黑恶势力越打越狡猾的尴尬局面。
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并建立本部门的责任追究制度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副总队长王新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提起西客站地区的混乱,人们往往首先认为是公安机关的责任。其实涉黑涉恶团伙的形成,有一个逐步演变过程。轮到公安机关介入、处理时,往往是矛盾已达到非常激化的程度。如果不对黑恶团伙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反思,不对滋生黑恶势力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那么黑恶团伙就难以根除,有时打得还没有“养”得快。
他认为,在客运交通管理方面,北京首都机场的经验值得借鉴。在同样是重要交通枢纽的首都机场,客运秩序井然,黑恶势力形不成规模。其原因就在于机场方面管理严格,规定除正规的停车场外,广场内的其他地方不允许停放任何车辆,闲杂人员也不许入内。对约定的接送车辆,要求出人不出车、出车不出人。旅客下飞机后,一出机场大厅:很方便就可找到机场大巴和出租车站。正因为交通管理力度大,黑客运就没有市场。
还有相关人士提出建议,认为政府部门应介入西客站汽车客运业开展实质性管理,首先对客运资质进行重新认定,审查营运者的主体资格,把住入口关,而后对站外拉客、揽客、“票提”提成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断绝其中的利益交易。同时,由赵公口等一些正规长途客运站点派人在西站设点,对需要转到该站点乘车的,提供免费中转服务,设立免费班车接送。这样既解决了西客站铁路乘客到正规客运站点乘坐汽车的问题,也解决了汽车站点旅客到西客站乘坐列车的问题。关于北京西客站乘客对京津等线路的客运需求,应有整体的规划和考虑,包括路线、站点设置等等。并且在这个规划中应该考虑其均衡性,构建良性运转的运输系统,对于如北京到天津等旅客需求较大的线路,应考虑站点的覆盖,对乘客进行分流,构建比较完善的站点网络。
构建北京西客站规范的市场新秩序,政府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有效配合是至关重要的。西站公安分局局长孙伟年告诉记者,为了巩固前一阶段的“打黑除恶”斗争成果,并进一步加大对西客站地区黑恶势力的打击和防控力度,该局已经出台实施了《西站分局关于建立打黑除恶长效机制工作方案》。该方案要求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打黑除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全力领导组织好本辖区“打黑除恶”工作,要根据当前黑恶势力团伙犯罪活动的地域性、演变的渐进性和犯罪的隐蔽性等规律特点,全面把握分析、发现、控制、铲除各个工作环节,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团伙犯罪。方案明确指出“打黑除恶”要落实属地主管责任,实行属地管辖原则,建立属地公安机关发现和打击责任制,实行主管第一责任制。分局一线单位“一把手”对本辖区打黑除恶工作负有全部领导职责,是组织、指挥、协调本单位打黑除恶的第一领导和第一责任人;派出所、治安、内保等部门对本辖区内负有及时发现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活动的责任;刑侦大队负有侦查和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活动的责任;各单位对发现的黑恶势力活动负有向主管部门及时报告的责任。
据了解,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已经组建起了40余人的打黑专业队,对北京西客站地区黑恶势力的打击和防控,仍是警方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