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法治在线》节目实录 列车上的扒手


CCTV《法治在线》5月8日晚播出《列车上的扒手》,以下为节目实录:
字幕:2008年3月8号
北京火车站
解说:
2008年3月8号夜晚11点钟,北京站来往人群络绎不绝,北京开往温州的K101次列车还有20分钟就要出发了,进入车厢的旅客们正在收拾行李物品,人声嘈杂,准备去温州办事的阮先生心情格外烦躁。
同期——阮先生
因为车上比较热,我就把身上穿的外衣脱了,放到了上铺上,当时我的外衣兜里还放了一万块钱,车上上车的人也比较多,我坐在边坐上就等着看着。
解说:
大概过了四五分钟左右,阮先生看到感觉有个40岁出头的男子沿着卧铺的梯子上了他的铺。
同期——阮先生
他从梯子上往上爬,往我上铺那个地方爬,我当时也没有多想,我以为他是往上放行李呢。
解说:
阮先生站在车窗前吸了一支烟,等他回转身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同期——阮先生
因为这个时候往上放行李的旅客也比较多,等他爬下来又过了两三分钟以后,我上去想拿盒烟,爬上去看到我的衣服放的位置已经动了,然后我一摸兜里钱没了,我就马上向乘警报案了。
大片头——
解说:
阮先生的遭遇自春节后在北京站一幕幕上演,盗贼混迹在人群之中,匆匆出现,匆匆消失,这让北京站公安段的侦察员们很是头疼。
同期——支队长 韩广军
因为这个在卧铺上作案怎样,跟普通的一般的那些毛贼不一样,他有一定的智商,不管说他有文化没文化,可是他有一定的智商,就是说作案手法上呢,比较讲究。他要有自己一个是伪装,一个是隐蔽。
解说:
北京铁路警方注意到,频发的盗窃案件基本上都发生在卧铺车厢,而且都是中铺和上铺。
同期——支队长 韩广军
这个手法呢,就是他到了上车以后,他拿着站台票上车以后,跟列车员谎称是送人送朋友这一类的,上车以后,他走到,因为列车开车之前,他有一边这个卧铺车厢一边端门是锁死的,不是来回通的,他这边上去以后,他走到锁死这个连接处,他看着这旅客,观察旅客,把什么东西方在哪儿,然后旅客的行为在干什么。
解说:
仅3月3号至3月9号一周的时间里,北京站卧铺车厢盗窃案高达9起,这一情况引起了北京铁路公安局的高度重视,立即由北京铁路公安局刑侦处以及公安处刑警支队组成专案组,对这一案件进行调查。
同期:支队长 韩广军
我们首先就对所有外局列车的乘警移交的案件和旅客报案的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找出共同点,共同点就是嫌疑人的共同点。
解说:
专案组对今年以来接到的同类案见的相关材料进行了分析汇总,派侦察员向过往旅客尤其是失主进行仔细调查和询问,有人说曾经有两个可疑人员在案发现场出现过,列车工作人员也反映,最近一段时间,有两个操东北口音的男子经常出现在列车上,但是在列车启动之后,这两个人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同期:支队长 韩广军
一个是男性,1米75左右,40多岁,尖脸,皮肤较白,戴眼镜,嘴唇有点厚,头发就是自然发型,一边倒的发型,一般的呢,穿着都是脸色西服,带影条的,还有时有的反映是穿一个米黄色夹克,有一名旅客反映到详细的,戴一块金表,这个是反映出的特征。还有一名呢,是45岁左右,也是1米75左右,较胖,主要特征是有点谢顶,穿着也是夹克衫、牛仔裤,这是两名嫌疑人的特征。
解说:
嫌疑人的相貌特征渐渐清晰起来,特别是有的旅客提出,嫌疑人有时戴眼镜,有时不戴,警方分析,案犯显然是在伪装。因为案发地点就是北京站,案发重点车厢是在地道口两侧,专案组立刻制定了工作方案,组织警力继续加强对北京站待发客车的控制,在重点发案列车开车前对进站口、检票口进行控制,进一步确认嫌疑人的具体相貌特征。
同期——大队长 崔永红
让每个侦察员都记住这两个体貌特征,同时我们分了两路,一路在站台巡视走访,重点发现这两名东北籍男子,另一路在外围,对犯罪嫌疑人进出的路线蹲守。
解说:
根据旅客和列车员的描述,两名犯罪嫌疑人操东北口音,发案列车也基本上是开往东北方向,铁路警方判断,两名疑犯很可能来自东北。
同期—— 支队长 韩广军
我们对这个北京站,北京西站和以前我们掌握的有的地区的旅馆住宿情况,通过市局治安总队的配合,调取了8000多名就是根据我们的经验,东北籍的来京人员的姓名及住址这一类的基本情况。从中筛选找有关,和咱们有关的特征人员。
大队长 崔永红
肯定说我们怀疑是东北籍的人,因为他的行踪总是往那几趟列车上下手。
解说:
3月9号下午两点左右,侦察员在三站台巡视的时候,看见站台上有两名男子行踪诡异,同时拿着手机正在聊天,相貌特征和嫌疑人相符。
同期—— 支队长 韩广军
因为他们出入车站没有任何物品,再一个呢,贼的眼光和正常旅客是不一样的,因为咱们侦查员长期在车站做这项工作,贼相,就是说咱们发现贼有一个规律,他挂着贼相。
解说:
由于担心打草惊蛇,侦察员只是远距离跟踪,两名嫌疑人好象意识到了什么,在站台转了一圈,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侦察员一直跟踪两个人出了北京站。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两个人在北京站没有出现。
两天的时间过去了,案件没有进展,北京铁路公安段刑侦支队决定调取地铁和北京站周围所有的监控录象,从中发现和查找线索。
小片花——
就在警方一筹莫展的时候,3月13号下午两点多,两名嫌疑人露面了。
同期—— 侦察员
我在一站台巡视蹲守,从站台的东头卧铺车厢下来两个没有拿任何行李的旅客,走到我面前大概还有二三十米距离的时候,当时我就有一种感觉,这两个人有点符合最近接连发生的卧铺案反映出的嫌疑人的特征。
解说:
侦察员进一步跟踪这两个人,直至他们出了北京站。
同期—— 侦察员
特征是一米七零左右,较瘦,戴一副白边眼镜,平光眼镜,这是旅客反映出来的嫌疑人的特征。还有就是穿一身西服,脸形有点尖脸,厚嘴唇,头发有点稀。
解说:
北京站附近人车如潮,两名侦察员没有跟上那辆出租车。当天下午,他们就调取了地铁口的监控录象。
您看,画面中的两个人就是侦察员跟踪的那两名嫌疑人,右边的男子四十左右的年纪,西装革履,左边这个男子有些谢顶。这两个人在地铁出口上了出租车。
同期—— 侦察员
这两个人是从北京站的出站口持有站台票从出站口出站台,然后从北京站的东南地铁口下去下地铁,然后从地铁东南地铁口下去,奔北穿行,从东北地铁口的电梯上来,到马路对面邮局就是西北地铁口打了一辆出租车。
解说:
铁路警方在北京站各个站台加强了警力。3月14号中午一点40分,在第八站台西侧坡道,嫌疑人再次现身,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是戴眼镜的那名嫌疑人独自出场,果真象旅客们反应的一样,他今天并没戴眼镜。
同期—— 侦察员
当时这个嫌疑人一个人换了一身衣服,他这身衣服跟3月13号穿的那身衣服截然不同,3月13号他是穿的一身蓝色西服,白衬衣系着领带,看着跟一绅士似的,然后这天穿的牛仔裤,上面穿一浅色夹克,旅游鞋,整个换了一身,180度大调角。
解说:
侦察员在这个人身后面悄悄跟踪,只见他走到坡道西头,进了站台。
同期—— 侦察员
我怕嫌疑人看见我跑了,我赶紧往车厢跑去,假装问列车员,三车厢在哪儿?其实三车在K215车的东头,这嫌疑人的作案规律他肯定去西头,我就故意离远他,然后我就奔东头跑去。
解说:
当时,侦察员距离嫌疑人约有200米左右,嫌疑人的行动完全在侦察员的视野之内。
同期—— 侦察员
这个嫌疑人就在那个站台西头抽烟,左右东张西望,他当时肯定是在寻找便衣,看看有没有便衣,他好排除便衣以后,他好上车作案。然后抽了两根烟,大概有五六分钟,在11车厢上了车了。
解说:
侦察员急速赶往11号车厢悄悄问列车员,刚才上车的旅客有没有车票,列车员告之旅客持站台票上的车。
同期——支队长 韩广军
当时我们决定,如果他下车的话,立即抓获,如果不下车,侦查员上车在车上通过公开民警查票的方式,也要想办法给他抓获,所以组织警力就到了八站台。
小片花——
解说:
侦察员上车厢继续跟踪戴眼镜的嫌疑人,一场好戏正在上演。只见他选择了了车厢的边座坐了下来。
同期—— 侦察员
卧铺边座,坐在那儿东张西望,在寻找作案目标,过了得五六分钟,他把他的外衣脱下,放在卧铺的中铺位置,然后他就奔车厢的西头走去,在西头那儿抽了一根烟,然后眼睛往东头张望,大概过了五分钟他开始上卧铺,打了两三个卧铺。
解说:
嫌疑人伺机盗窃的目的显而易见,侦察员见他在铺位上翻腾了十几分钟,似乎收获不大,然后他又回到了卧铺边座的位置。
同期—— 侦察员
他当时上车的时候,他是戴着一副眼镜,下车,不是,坐在卧铺边坐以后,
把眼镜摘下来,放在自己的兜里,他这一点就更符合了原来反映出的嫌疑人的作案规律,他有伪装,他有时候戴眼镜有时候不戴眼镜,看了两分钟,然后不紧不慢下车。
解说:
让犯罪嫌疑人没有想到的是,此时此刻,在车厢的两头站台,侦察员已经布置好了一张大网,他刚刚下车就被擒获。
同期—— 支队长 韩广军
抓住他以后,当时他很不老实,因为咱们侦查员的衣服,皮夹克都被撕烂了。
解说:
从嫌疑人身上持有的本人的身份证,警方得知他叫朱洪斌,吉林省梅河口市人,是列车行窃的惯犯, 1996年10月曾因盗窃罪被武汉铁路运输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2004年减刑释放,2005年10月又因涉嫌盗窃罪被沈阳铁路公安处依法逮捕。
同期—— 支队长 韩广军
后来出来等于没有半年,又被我们抓获,沈阳又判了他两年,这次等于是从沈阳,05年从沈阳出来到现在07年12月份刚放出来,不到一个月又被我们抓了。
解说:
富有戏剧色彩的是,2005年,被北京铁路警方抓获的时候,朱洪斌没带身份证件,他用了亲戚潘军的名字,据沈阳铁路警方跟吉林当地派出所核实的时候,潘军不在家,后来警方调查,潘军也有盗窃的前科,朱洪斌得以用潘军的名字蒙混过了关。
可是朱洪斌没有料到,这一次他露了马脚。经审讯,朱洪斌交代,今年年初以来,他和同伙王伯昌住在北京东城区一家宾馆,白天伺机到车站行窃,警方立即赶到这家宾馆。
同期—— 支队长 韩广军
一个是抓获第二名嫌疑人,再一个就是说对他住宿房间搜查,最后我们侦查员到了以后,正在跟服务员了解情况的时候,王伯昌回来了。
解说:
王伯昌被当场抓获。经过搜查,侦察员在现场找到了两个人作案时用于化装的衣服以及佩戴的眼镜和金表。
同期—— 支队长 韩广军
还起获了一万块钱,也就是说101发生的一万元的案子,他偷完的钱还没有花,没有动,咱们就起获回来了。
小片花——
解说:
朱洪斌和王伯昌都是老贼,有一定的反侦查、反审讯经验,审讯过程中,两个人百般抵赖,拒不交代犯罪事实。王伯昌还拿出了自己的残疾证做幌子力图逃过法律的严惩。
同期—— 支队长 韩
我们就带他到法医鉴定中心对他所谓说的精神残疾进行鉴定。最后鉴定结果是,他是应该负刑事责任的,他是属于行为能力人,没有什么神经上的毛病。
解说:
在充足的证据和强大心理攻势的压力下,他们不得不交代了犯罪事实。今年以来,两人共作案九起,盗窃总价值3万元。
据王伯昌交代,他和朱洪斌每次作案前都会买张站台票混上车,主要选择卧铺车厢趁人不备下手。
同期—— 犯罪嫌疑人
王伯昌:卧铺车人少,不好上嘛,趁人不注意上了。
记者:一般都看什么人下手?
王伯昌:看不注意,拉拉虎虎那样的人下手呗
解说:
警方研究发现,卧铺盗窃有两种情况,如果是是终点站始发车,犯罪嫌疑人一般利用上车时间旅客忙着放行李找铺位这段时间趁乱作案。
同期——局长助理 闫国庆
就是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比如说上车以后,犯罪嫌疑人称自己的什么东西掉在哪了,或丢了,把周围的旅客视线吸引过来,其他的同伙趁着这个机会下手,将旅客贵重物品盗走。
解说:
而列车行进中途,大部分旅客都在睡觉,夜间硬座车比较瞌睡的时候,旅客如果趴到茶几上睡觉,嫌疑人摸旅客腰间的手机或者裤子里面口袋钱包等一些贵重物品也容易下手。大部分旅客认为坐卧铺相对安全,从而疏于防范。
同期——局长助理 闫国庆
一些旅客不注意把自己随身的贵重物体放在身上,随意的丢在卧铺上,这么着也给犯罪分子留下可趁之机。
小片花——
(案例 A
这是火车进站后的旅客上车时的画面,镜头中间,一个人正在慢慢接近闻先生,注意看,他下手了。就这样,在列车员检完票后的十几秒工夫里,这个人就轻而易举地偷走了闻先生的钱包。您看清楚了吗?
警察的讲述:
我们经过分析,就派出我们侦察员在其他车厢寻找,当时我们就发现有两个人比较可疑,像这样的团伙作案,有一个打掩护的,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具体下手的,作案以后,他会把他的赃物转移掉,那么一旦被我们警察抓获,他会逃避打击。
解说:
几分钟后,这个人把自己的衣服挂到一名旅客的衣服旁边。这是要干嘛呢?
过了一会,他又把手伸进衣服口袋找东西,诶,您可看仔细了,这回他的手伸进的可不是自已的口袋,而是挂在他衣服旁边的别人的口袋,
很快,他又得手了,而坐在旁边的失主还茫然不知呢。
(案例B——
解说:
那么在火车站,哪些地方、哪些人容易成为小偷下手的目标呢?
关注地点一:检票口和售票口
解说:检票口和购票窗口,人多拥挤,现在正是冬季,大家穿的衣服比较厚,这时候小偷会借助刀片等工具进行割包盗窃,不容易被发现。您可一定要留点神。
(现场)
同期声:这个时候尽量咱们的钱包手机,还有就是说比较有价值的物品,咱们不要放在外面这个兜,还有裤兜,还有裤子的屁兜这些都是比较危险的,咱们尽量的把贵重物品比如说放在这里头,放在这个里头把这个拉索一定要拉上。
关注地点二:安检仪旁
解说:看这个小伙子,大家都忙着在给随身行李过安检,他在一旁左顾右盼的干嘛呢?瞧,不一会儿,他挤进人群迅速拿了一个小包,匆匆地离开了。(监控)
民警告诉我们,有些拎包贼专门在安检仪附近活动,如果您衣着光鲜,包也比较高档,当您把包放在传送带上到另外一侧等着接包的时候,小偷就会借着这个空档抢先在包进入安检机之前把包拎跑了。所以,你一定要等你的包进入安检机了再离开。
关注地点三:车门口
解说:上下车的时候,一些小偷也会趁着拥挤,假装推你上车,其实,他的手已经探到你的口袋里或者伸到你的包里去了。
(现场)00:48:53:
主持人:有的时候小偷他们也是成群结伙的,有掩护的有下手的,他们一般用什么做掩护?
吴警官:一般情况下,有几个人同时作案的情况下,本来这个上车这个门人就不多,但是前头一个人他就在那就是不上车,问乘务员,他问乘务员,故意挡着你,旅客就被堵在这儿了,后头有两个小偷伺机动手偷你的东西。这就是有一定的掩护的作用,这时候旅客就要注意。
关注地点四:车站周边的餐馆、超市
解说:
这是在在车站旁边的一家快餐店里,母子三人被小偷盯上了,当母亲离开座位后,这两名小伙子来到两个孩子旁边,用掉钱的方法吸引开小朋友的注意,拿走了钱包。母子三人直到吃完饭都没有发现钱包被偷。(监控)
现在,由于铁路警方在车站盗窃案多发的地方加强了警力,小偷们开始将目标转移到车站周边的餐馆、超市,女人和小孩容易成为他们下手的目标。
同期——
刘建平:你像比如说咱们背的包,女同志背的包,旁边有拉索,有的时候把钱包放在外层里面,只顾着前面挤着购物了,这包一挤人多一挤挤到后面了,他在后面趁机打开拉索把您的物品盗走。
列车盗窃手法之一:杀死猪
解说:
犯罪分子趁着凌晨旅客睡得特别“死”的时候,对旅客进行盗窃。旅客熟睡之机,正是防备心最弱之时
同期——局长助理 闫国庆
叫人看你是不是睡着了,这个时候他才将你的行李,你随身物品的包拿到其他的铺位上进行翻找,然后是呢给你送到原位上去。
列车盗窃手法之二:牵绵羊
解说:
这一类犯罪手法通常是趁旅客不注意时,顺手牵羊将其行李拎走。
火车是大众化的出行工具,铁路警方提示旅客尤其是卧铺车厢的旅客从始发站上车的时候不要急急忙忙去放行李,抢铺位,这样既容易给车厢里的秩序造成混乱,更容易给犯罪嫌疑人下手的机会。
同期—— 闫国庆
提醒广大旅客,贵重物品一定要随身放在自己随身的地方,不要随便丢在卧铺上,或者放在视线看不到的地方,陌生人接近你的铺位时,他的活动,陌生人的活动情况一定要在你的视线范围内,一旦发生被盗,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这样能够及时的破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