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警装备精锐化的思考
北京市公安局党委按照公安部“在36个大中城市组建特警队”的工作部署,结合首都反恐怖防暴工作实际,于2006年底正式组建了特警总队。北京市公安局特警总队是一支具有专业人才、特殊战斗技能、特殊战斗作风、特殊处置能力,单兵是尖刀、整合是拳头,具有较强威慑力和战斗力的精锐警队,承担首都反恐怖防暴和攻坚处突任务。
为了组建并完善特警队的技术及装备,北京市公安局领导和装财部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很多方面还进行了特殊倾斜。由于特警队对所使用的装备和技术要求较高,本着以实战出发的原则,市局相关部门和特警队还在逐步建立一个随时沟通,共同参与意见的选购平台。某些装备的选购,引入了市场化运做机制,厂商对装备的售前售后服务很周到,也为特警队的装备建设注入了新的外力。目前,特警队装备到位情况良好,大部分装备性能以及战术指标都优于其他警种,这为特警队执行任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特警队所执行的任务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警种,主要是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或处理突发事件,这样的任务对执行者的要求也同样是非常高的。恐怖份子的行动,和普通的刑事犯罪有着天壤之别,往往是经过周密策划、有备而来。恐怖份子都经过专业训练,一旦发生对抗,同等的装备条件下,制伏或是消灭他们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具备坚强的战斗心理素质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特殊训练的特警人员,一种是恐怖份子。这种坚强对于警察是一种献身精神,只有优秀的警察才能做得到;而对于恐怖份子,这种坚强的战斗意志,则是一种极端主义狂热。大部分参与恐怖活动的极端份子都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要对抗并消灭他们,必须要比他们训练水平高,装备强,否则难度将会很大。这就决定了特警所使用的装备,具有即不同于公安也不同于军队的特殊性。
过去警用的武器装备,大都分来源于部队,主要通过总装备部调拨,从所使用武器装备的环境条件和任务目的上,军用和警用,都有很大区别。首先从执行的任务上看,特警任务要求精度非常高,因为特警所处的环境常常是人口密集的城区,或者人质与劫持者混杂的环境。这与战争不同,军队的目的是大规模的杀伤敌人,而特警的任务是执法,所以在打击的过程当中,特警对精度的要求是首位的。
希望有关机构能够专门针对特警的特殊要求,开发和研究武器、装备,量身为特警定制产品。
武 器
武器方面,特警武器必须要满足自身特点,最典型的是狙击手。狙击手在特警队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狙击手所使用的是85式狙击步枪,是军用狙击枪。85式狙击步枪,是为军队设计的,150米内距离瞄准镜没有卡子,所以容易发生漂移。这种枪远距离具备很强的杀伤力,而特警在执行任务时往往需要的是近距离射击精度高的枪支,当我们面对待持刀和持枪的暴徒时,首先考虑打击的是暴徒的手。如果近身攻击,特警队员的素质完全可以准确命中。但中距离,如50到100米,现有的武器就达不到这种精确性和稳定性。
另外,国内的狙击步枪,枪、镜分离之后再重新装配,就需要校枪,否则不能保证高精确度。但如果现实中遇到了紧急情况,可能没有校枪时间,狙击手就会明显把握不足。超远距离的狙击枪,例如12.7MM的狙击枪,我们曾经在警用装备的展览会上看到过,记得是重庆的某个集团生产的,可惜它还没有列装。据厂家介绍,这种枪全部出口到海外。大型军工集团生产一种枪支,定型时会非常谨慎,验证周期也会很长,而且一般都装备部队,等部队认可后再装备公安,所以到特警手里可能是若干年之后的事了,这样的节奏要是能快一点就好了。除此之外我们特别需要中距离精度高的狙击枪,一般在200米左右距离,要求每次枪镜拆装后特别稳定,弹点散布要非常小。
短枪类,军用手枪精度差,达到不了特警使用的要求,新装备的92式手枪比54式手枪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某些方面还有待提高。相比之下,国外的手枪,工艺就要精致一些,准星做的方方正正,如果瞄准有误,马上就能显示出来。国内手枪,准星比较模糊,射击时要靠人估计,这对使用者的要求太高,不是人人都能做到。92式手枪有夜视瞄准的功能,照纹后面点了两个荧光点,在准星处也点了荧光点。而国外比较先进的手枪在照纹沿着准星设计了一条荧光线,这样就更为精准,使用者也容易掌握。这些看似细节的地方,其实非常重要,如果劫持人质的歹徒钻进了没有窗户的屋子,或是其他狙击手施展不开的地方,突击队员就只能进距离和对方对持,在有人质的情况下,手枪的精度直接关系到队员射击的精度。
特警装备所使用的枪支,应以实际目的为本,希望厂家能够为特警量身定做,除了枪支本身要工艺精细,还要考虑单手操作、多功能弹夹、配套组件、消音装置、消焰装置、处理劫机时不会破坏机壳的微型子弹等辅助条件。
个体防护装备
特警所使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它的防弹性能具有统一标准,性能和材质都很好,但制作时希望能够进一步考虑实际情况。例如,现在使用的是前后两片防弹材料组成的防弹衣,背后是软质防弹材料,前胸是软质材料加硬质插片。穿着防弹衣后,使用者肋骨两侧是无防弹材料的。而平时训练时要求的标准姿势就是侧身射击,这种姿势可以有效减小对方射击威胁面积,本来是很科学的,但是由于防弹衣薄弱在身体两侧,问题就出现了。
与头盔搭配的防弹护目镜,则需要考虑透气性、透光率、感光变化等细节方面。特警用耳罩,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声音等级进行处理,人员间可以正常交流,而巨大的声响,类似爆震弹爆炸则可以屏蔽掉。
现场侦察设备
我们可以在博览会上看到许多生产或销售夜视仪的厂商,这些厂家产品虽多,但从功能上却不能满足特警使用的需要。常见的夜视产品大都是二代或三代,比较原始。使用时面前如果强光照射超过5秒,感光器件就烧坏了,而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夜视仪,已经具备白天、夜晚、强光下和微光下可根据不同光源强度自动调节的高技术。
还有,在与劫持者对峙时,歹徒和人质所在的环境可能非常封闭。这时必须掌握屋中的情况,包括人的位置、人数、武器情况等,才能确定行动方案。这就需要无声钻头和能伸缩的针孔镜头。国内有类似的设备,但无声钻头还是声音过大,而针孔镜头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在前端加光源。可这样的镜头伸到屋内,歹徒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通讯设备
前些天,我见到了一种单兵通讯装备,据厂家说,这种装备美军以在伊拉克战场大规模使用,名字叫头骨传诵器。它可以通过对头骨的震动传送声音,达到双通的目标,解放了使用者的双手,这在特警队员的实际使用中,是非常必要的。这种通讯装置的性能如何、使用寿命长短,还需要有关部门的认定,但我认为它至少为国内厂商指明了装备研发的方向。
人员训练装备
人员方面,特警队员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国际一流的。设备方面,需要互动设备进行辅助,包括影像靶、移动靶,影像模拟、情景模拟等。特警队员要加强对抗性训练,因为恐怖份子是不会站在那里等着挨打的,他会移动,会躲,会还击,所以训练时必须教会队员打击敌人同时保护自己。现在特警使用的是固定靶的训练系统,虽然也要求队员训练时要躲闪、要掩护、要卧倒,但毕竟和真实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能够互动的对抗训练,队员挨过几枪之后,他就会记住,而且是深刻的记住。国内彩弹射击不是通过制式枪击发的,射速和精度都达不到要求,特警需要用真正枪支打出来的彩弹,而且需要质量过硬,不能卡壳,弹体制作工艺精细,颜料散布效果好。
另外训练时,我建议能对技防系统进行专项研究,主要研究原理和破法,这些高科技的系统,一旦被别有用心人或恐怖份子掌握,会对突击行动造成很大阻碍,包括监控、门禁、报警等方面,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千里眼、顺风耳,处理不好,突击队的行动会被别人时时掌握。较量就是钳制与反钳制、突袭与被突袭、消灭与被消灭的关系,关键时就看谁能掌握主动,所以特警必须要了解各种系统知识,学习高科技反侦察技能。
过去的治安环境和条件,对警用装备的要求不高,很多问题也不突出。而当今,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应当进行预先的研究,国内的犯罪形式不断出现国际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打击犯罪的能力和手段也要和国际接轨。只有掌握了高于对手的技能与知识,才能争取主动,为首都经济发展更好的保驾护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