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装备博览>详细内容

装备博览

警鹰紧急起飞 广东警务飞行队派出直升机参与救灾行动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容础文 发布时间:2006-08-04 07:45:35 浏览次数: 【字体:

空中救人

飞行队民警用担架抬伤病群众下飞机

飞行队民警在搬运救灾物资

任务结束挥手送别

  受台风“碧利斯”的影响,7月14日以来,广东省大部分地区连降大雨,韶关乐昌市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乐昌街面全部被淹,外界通往市区的交通也全部中断,使乐昌市沦为“孤岛”,断水断电加上缺衣少食,乐昌市处于极度困难的境地。7月16日15时,广东省公安厅警务飞行队紧急派出直升机参与救灾行动。  

 韶关告急,坪石、乐昌告急,60万群众告急!警务飞行队临危受命

  受今年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及低压槽影响,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造成多个地方受灾。粤北重镇韶关乐昌市地处北江、武江、浈江三江汇合之处,因武江上游降暴雨并有水库泄洪,三水汇集形成顶托之势。7月16日下午6时止,乐昌段武江最高水位达到93.99米,超过警戒线6.19米,是该地有水文史记录以来最高水位。滔滔洪水冲出堤坝,武江大桥被冲垮,京广铁路乐昌段被冲断,不少房屋被冲倒,偌大的乐昌城淹没在一片泽国之中。洪灾造成30万人受灾,19万人被洪水围困,30多人死亡,多人失踪,多人受伤。

  到16日,暴雨还没有停止,灾害还在扩大,险情还在增大,中铁十二、十五局的武广专线约1200人、省司法厅坪石监狱1853人,已经被洪水围困断粮断水近40个小时,整个坪石、乐昌等地供电中断、供水中断、通讯中断!乐昌市庆云、大源等镇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失去消息,生死未卜!

  几乎在同时,当地政府组织的抢险救灾工作也紧张地展开。但是洪水实在湍急,来势凶猛,水面上木头等障碍层层,冲锋舟、橡皮艇等实施的地面救援一个小时行进不到百米!没有干粮、没有饮用水,没有干衣服可换,种种不祥和更大的威胁正在向被围困在洪水中的人们逼来。

  千钧一发之际,省政府“三防”办决定派遣广东省公安厅警务飞行队飞赴前线!

  在接到省三防办命令后两个小时,16日下午5时,由13名队员组成的广东省公安厅抗洪救灾警务飞行队驾驶两架直升飞机就已从广州出发,飞向韶关。  

 直升机紧贴江面飞行北上救灾,油料车被迫翻山越岭

 接到任务后,省公安厅警务飞行队队长李国喜立即召开了队务会议,制定飞行计划和研究救灾方案,并对全队民警的工作进行了分工、安排。

  此时的天空中雷雨阵阵,云层压得很低,这种恶劣的天气极不适宜直升机飞行。面对复杂的天气和艰巨的任务,李国喜决定亲自驾驶直升机带领民警奔赴抗洪第一线。

  16日17时05分,在阵雨和低云的恶劣天气情况下,飞行队队长李国喜驾驶着EC135直升机,带领EC120直升机和地面的指挥、后勤保障组出发了。以往的训练飞行中,直升机都是沿高速公路北上,但由于韶关一带地处粤北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较多,地面标志物大部分被洪水冲击后难以辨认。两架警用直升机沿着北江,贴着江面飞行。大雨使天气情况非常恶劣,云底高只有几十米,能见度也只有两公里左右。李国喜仔细地观察着航线上的天气情况,小心翼翼地驾驶EC135直升机。一边是滔滔的洪水,一边是高几百米的山峰,不时出现的过江高压电线成为直升机飞行中最难发现的障碍物。为了安全,直升机不得不紧贴着江面慢慢地向前飞行,李国喜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只要稍一疏忽,飞机就有可能飞入云中分不清方向,或者撞上山峰,发生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原来只需要30多分钟的航程飞了一个多小时,直升机内的空调也不能将浑身的冷汗吹去。凭着精湛的飞行技术,两架直升机穿越山谷、绕行雷雨,在18时21分顺利在韶关交警支队大院降落。

  两架直升机在坪石和乐昌两个地区抢险救灾,从早到晚连续飞行12小时。直升机能否做到连续出动,出航维护和油料保障尤为重要。为此,飞行队分工飞行队副队长容础文和李志强等负责后勤保障。

  7月16日下午5时,在直升机飞往韶关之前,地面油料保障车辆已经满载着航空燃油火速赶往坪石,大雨引发的洪水将高速公路和省道冲断,油料车无法前行。为保证飞机能加上油,油料车只好绕行山路,在当晚9时赶到了韶关市内。

  7月18日上午11时,副队长李志强接到指挥组传来的消息说,紧急起飞展开救援的直升机上的油快耗尽了,油车必须火速赶过去加油。此时的乐昌县城已经被淹,所有的路面都已经被水淹没无法通行,只能翻过被当地人称作“九峰山”的高山才能到达乐昌。油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绕过了几处塌方的路段,终于在下午到达了乐昌,保证了油料的及时供给。短短30多公里的空中航程,直升机从坪石飞到乐昌的空中直线距离只要15分钟,而油料车却经过数小时的跋涉在山里面绕行了300多公里。

  在地面保障部队的大力配合下,飞行队仅仅在7月18日这一天就运送救灾物资达3400公斤,救助了11人,其中6名儿童、4名受伤民警。  

 打破教科书规定,挑战飞行禁区

 恶劣的气候条件,险峻的山区环境,是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主要难题。英雄的警务飞行队平日苦练内功,使他们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高难度的飞行救援任务。17日下午飞行队执行首次空投任务。空投地点在中铁隧道公司附近场地。这里地处山坳,范围狭小,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滔滔江水。一般来说,安全着陆地点要求2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周围不能有高大建筑物。但是现场空间却只有12平方米左右,而且林立多根10多米高的铁旗杆,加上天气渐晚,雨下不断,能见度极差,螺旋桨一旦碰到旗杆,将会导致机毁人亡。但是此时已被围困的群众几乎濒临绝境,救援刻不容缓,决不能再耽搁。

  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李国喜、曹相杰、魏旭磷、张军凭借高超的技术,打破了教科书上规定的飞行禁区。他们操纵直升机下滑,小心避开障碍物,及时调整直升机下滑线、高度和速度,在空中10米左右高度悬停,成功地垂直落地。回想起这次飞行,李国喜队长说,那真是命悬一线,自己当时的心几乎要跳出胸口。自己37年飞行史上还没有比这次更危险的。由于救灾条件限制,担架用不上,为使更多危重伤员得到救治,勇敢的飞行队决定应用绞车救人,即由武警战士身系绞索,由绞车将绞索慢慢放下,再将伤员送上飞机。应用警用直升机绞车救人,这在全国的救灾实践中还没有先例。为了提高成功率,飞行队员们在出发前,特地在乐昌第三中学的操场上演练了多次。被救助的伤病员从未接受过相关培训,队员在通过悬空绞索把他们一同绑起来往上提时,难度相当大。

  直升机绞车救人从画面上看似简单,但事实不是这样,因为绞索经常受气流影响而飘荡,如果飞机不是垂直定住下降的话,系在绞索上的伤员就有可能左右摇晃,甚至从绞索里甩出去,危险度极高。  

 救命的警鹰从天而降,已断水断电断粮50余个小时的受灾群众打出了“共产党万岁”的横幅

 在抗洪抢险的关键时刻,飞行队全体民警怀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地营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七天中他们共飞行94架次,84个小时,救出危急被困群众57名,包括22名儿童和4名孕妇,向坪石、大源、两江、庆云、白石、九峰、桂头等7个受灾重镇的13个受灾点投放了29.1吨救灾物资。

  7月17日,关押在坪石监狱的1633名犯人和负责看守任务的220名监狱民警、武警战士从7月15日开始已经被洪水围困在山上两天两夜了。他们从山上转移下来后,由于山泥倾泻道路被封等原因,外面的救援物资无法送达,储存的食物也已经被洪水冲走,衣服浸泡湿透。缺衣少食,饥饿难耐,部分犯人的情绪已经出现波动,还有一些民警和犯人身体出现不适。1633名犯人一旦出现骚乱,局面将无法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飞行队接到空投物资的指令后,立刻和韶关气象局联系实施现场救援,通过两次试飞,17日抓住了短暂的飞行机会于当天下午赶到坪石监狱,空投了第一批水、粮食、棉被和衣服。同时,两架直升机还在监狱周围执行空中巡逻,稳定了犯人情绪,为维护当地社会治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7日、18日,中铁隧道公司武广专线1200多名员工被困在一个半山腰,由于洪水不断上涨,首先需要将老人和小孩尽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孩子的父母们得知可以将孩子转移到当地政府救助站时,都心急火燎地将自己的孩子往直升机上送,有的家长甚至把小孩举起来踩着飞行员的肩膀送上飞机。当时救助的22名儿童大部分是四五岁的小孩,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一上飞机都哇哇大哭。哭声、闹声顿时乱成一片。飞行员曹相杰站在机舱边一边维持秩序,一边耐心地安慰着灾民:“大家别慌,我们不会丢下一个孩子的。一个一个来,一趟不行我们再飞一趟,请大家放心!我还会再来这里的。”他细心地帮助每个孩子系好了安全带后才起飞。

  了解到这里有四名孕妇就快临盆,飞行员专门从市区拉来了护士,在飞机上照顾孕妇,将她们安全地转移到医院。通过连续两天的努力,两架直升机为灾民先后送去了3.5吨的救灾物资,断水断粮、被困50多个小时的中铁隧道集团武广专线铁路施工人员和家属终于吃上了干粮,喝上了矿泉水。

  7月18日,两架直升机转场到乐昌市,进入通讯、交通中断和外界失去联系的大源、两江、庆云、白石、九峰等受灾重镇展开救援。每到一个地方,民警们给当地投下一袋袋的大米,运走一个个奄奄一息的重伤员,给灾区人民送去了政府的关怀和生命的希望。

  最令人感动的一幕发生在乐昌大源镇。当时大源镇与庆云镇已与外界失去联系好几天。当直升机到达大源镇的上空时,受灾的群众就在下面欢呼雀跃起来。当直升机第二次来到大源镇的水源村时,当地的受灾群众打出了“共产党万岁”的横幅!  

 “我们是代表党和政府来救灾的,代表的是人民警察的形象!我们不是来享受的。”队长李国喜的话掷地有声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队长李国喜今年已经54岁,是飞行队中最年长者,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他是队长,每天晚上要研究考虑飞行救援的方案和整体部署。他是飞行员,白天他驾驶EC135飞机和其他三名飞行员一道执行每一次具体的飞行任务。在本次救援救灾中,他执行飞行48架次,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16日运送油料途中,开车的战士小卢连日加班体力不支,副队长容础文接过方向盘连夜奔袭,直到晚上10时油车才到达临时起降场。给飞机加满油已是凌晨4时,容础文副队长和战士们这时才顾得上吃饭。因为缺水没电,加上连日熬夜,一开口说话,容础文才发现自己的咽喉已经嘶哑了。

  18日,直升机转场乐昌。李志强副队长18日护送油车翻越九峰山,道路崎岖,他率先垂范,冒着危险穿过伸手不见五指的隧道,驱车六个多小时赶到乐昌。

  为了让更多的被困灾民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飞行员抓紧时间亲自往飞机上扛大米等救灾物资,他们每天天一亮就起飞,天黑后才收工,只能利用飞机加油的间隙坐在台阶上休息一会儿,跟大家一样吃的是素菜盒饭。看到飞行员们这么辛苦,为了让飞行队员们保持充沛的体力,有关部门在第二天特地给飞行队加了一个炒鸡蛋。李国喜却坚决不吃,他说:“我们是代表党和政府来救灾的,不是来享受的。在当前这种困难的时期,不能给我们搞特殊,我们也绝不能给当地政府添麻烦。”在乐昌,每天中午吃过饭后,飞行队员可以回驻地休息片刻。吃饭的地方距离他们的临时驻地约一公里远,指挥部忙于救灾车辆有限,李国喜二话不说带头步行回去。台风过后是高温暴晒的天气,最高气温达到39.2摄氏度,飞行队员每天头顶烈日徒步而行。按说让有关部门派车送他们一下本无可厚非,但事后老李对记者说:“细节决定成败。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小事,影响了警务飞行队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咱人民警察的形象。”

  韶关受灾严重,生活条件艰苦,住宿的地方没水、没电,13个同志只有9个床铺,飞行队员就打地铺。他们忍受着酷暑的煎熬、蚊子的叮咬。天气潮湿闷热,别说洗澡,连洗脸刷牙都成问题。全体飞行员没有任何怨言,在成功地执行救灾飞行任务的同时,还给当地政府和救援部门提供救援意见,以便能救助更多的群众。

  飞行队用他们的英雄行为感动着当地群众,而群众又用自己朴素的行为表达着他们的感动。开始分时供水后,飞行队员在收工后回到驻地时已过了供水期,一名怀孕四个月的妇女主动要帮飞行队员们洗衣服。她动情地说:“你们为我们灾区人民做了那么多,你们的衣服,就是手搓我也要帮你们洗干净!”很多群众拿来自己舍不得吃的水果、食物送到飞行员的驻地。当地的一名干部拿来家里的鸡蛋,拉着飞行队员的手说:“这是我自家的鸡蛋,你们一定要收下。”

  7月21日,公安部特致电广东省厅向警务飞行队表示慰问。在慰问电中,公安部警航办对警务直升机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们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体现了“警航关键时刻冲得出”的特点,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了警航的风采,为全国警航队伍树立了榜样。

  7月23日,飞行队圆满地完成了抗洪救灾任务,回到广州。

直升机 救灾行动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