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警务车,我们身边的“派出所”
7月25日,“移动警务工作站”(移动警务车)亮相临河火车站广场和市人民广场。移动警务车警灯闪烁,车顶的4个摄像头格外醒目,车身上的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显示“流动警务室”字样及便民警务信息。
8月份,临河区公安局一次性为城区基层派出所配套了15个“移动警务工作站”,并将它们安置在居民区、商业区、学校门口及治安复杂路段。
“移动警务工作站”能发挥多大的作用?9月18日,记者走进火车站广场的“移动警务工作站”一探究竟。
移动警务车能做些啥记者上车看一看
经过一夜雨水的洗礼,火车站广场湿漉漉的。8点40分,记者来到“移动警务工作站”,白班执勤民警已经到岗(执勤时间为8点30分~20点30分),夜班执勤民警刚刚下班。
民警一会儿检查移动警务车充电时是否安全,一会儿调试监控显示器。由于头天下了一夜雨,为了安全起见,移动警务车中断充电。
进入车内,干净整洁,环顾四周,这简直就是一个浓缩的流动警务办公室。车内配有监控显示器、电脑(公安内网)、打印机、电台、警用装备柜、医疗柜、饮水机等。监控显示屏上,广场上的一切尽收眼底。
执勤民警介绍说,如果广场上司机之间、出租车司机与乘客发生了纠纷,民警可以立即上前制止,避免矛盾升级。移动警务车实现了警务前移,便于民警处置警情,可以有效打击和震慑违法犯罪行为。
据介绍,通过车载电脑,民警可以及时查阅市民的户籍信息,为办理临时身份证明的市民出具户籍证明,然后带市民到十几米外的“网上公安”办公室办理临时身份证明。此外,移动警务车顶的4个方位各有一个可旋转360度的摄像头,整个广场一览无遗,还能将监控录像传到110指挥中心。
据了解,过去的治安岗亭主要任务是堵卡、查缉,而“移动警务工作站”除了可以根据警情需要在路口进行堵卡盘查外,还便于处理突发事件,现场处理治安违法案件。“移动警务工作站”随时随地接受市民报警求助,现场为市民出具户籍证明,开展安全防范等宣传工作。
“看见移动警务车警灯闪烁,心里就蹋实了”
就在民警忙得不可开交之际,“移动警务工作站”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9点25分,市民段女士来到“移动警务工作站”。她说,9月17日15点40分左右,她乘坐出租车时将挎包落在了车上,包里装着银行卡等。现在,她到银行办理业务急需临时身份证明。段女士随身携带着户口簿,值班民警就带她到十几米外的“网上公安”办公室办理临时身份证明。
9点35分,市民杜先生来到“移动警务工作站”。他说,9月18日早晨,他从火车站广场打车到新区,下车后才发现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他想从监控录像上调取所乘出租车的车牌号。执勤民警解释,由于下了一夜雨,“移动警务工作站”被迫中断充电,监控上没有图像显示,让他到火车站广场的另一处监控上调取录像。
11点零5分,火车站出站口人潮涌动,值班民警密切注视着监控录像。
16点40分,一个少妇怀抱幼儿,愁容满面地来到“移动警务工作站”。值班民警让她上车细说情况。她说,她姓吴,是宁夏人,她与四川籍男友同居后生下一个男孩。一个月前,他们来到临河,靠男友打工为生。有一天,双方发生争吵后,男友外出不归,导致她没有生活来源,就来求助“移动警务工作站”。民警随即将她送往市救助站……
当天下午,一些市民来到“移动警务工作站”,零距离观察车内的监控录像等数字化装置。
市民其木格说,前些天的一个夜晚,她下了火车,在广场上打车时看到“移动警务工作站”警灯闪烁,心里顿时踏实了。
“以前,有几个‘赖皮’经常来我们店里吃饭不给钱,还和我们吵闹,我们报警,他们就跑了。自从移动警务车停在了广场上,我们再也没遇到这种事情。”广场边一家快餐店的老板说,以前,她21点左右就关了门,就怕不安全,现在能通宵营业了。
广场边一家超市的老板说,以前,一些人喝醉后来买东西,老是和他“闹事儿”,自从移动警务车停在这里,就再没发生这种事情……
附近的一些市民说,身边有了“派出所”,广场上再也没发生过打架斗殴事件。 (巴彦淖尔日报社《黄河晚报》记者 峻森/文 马利红/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