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不一定对:俄军AN94步枪的困局

长期以来,大多数观点都认为俄国人的武器喜欢搞简单,德国人的武器喜欢玩复杂。但事实上,德国佬玩起简单来也不逞多让,而俄国人复杂起来,也能复杂得一塌糊涂。AN-94突击步枪就是这样的例子。
在1981年,苏联军方宣布了一项名为“阿巴甘”(Abakan,俄罗斯的一座小城市的名称)的新一代自动步枪研制选型计划,旨在研制作战效能高出AK-74突击步枪的新型步枪。虽然AK-74步枪的可靠性极佳,但其精度却一直受人垢病,而且连发时由于枪口跳动导致散布比较大。而“阿巴甘”的目的就是要研制出有较高点射命中率的新型突击步枪。
经过对比试验,俄罗斯军方在1994年选中了伊孜玛什兵工厂尼科诺夫设计小组提交的ASN原型枪,并正式定型为AN-94突击步枪。AN是“Avtomat Nikonova”的缩写,即“尼科诺夫突击步枪”之意。
该步枪由伊孜玛什工厂的轻武器设计师坚纳基·尼科诺夫(Gennady Nikonov)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上世纪90年代早期设计。“阿巴甘”计划原打算研制一种取代AK-74的新式武器,但是俄罗斯军方和内务部在1994年宣布了将采用AN-94后,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按原定计划替换大部分的AK-74步枪,而只在俄罗斯的军队、警察和内务部的少数精锐部队中少量使用。其原因大多被归纳为俄罗斯没钱,但AN-94的新技术是否有效,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质疑。
有关AN-94的结构特点,国内许多文章都介绍过。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两发点射的散布精度极高。一般而言,要提高点射命中率,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用枪口制退器减少枪口跳动,或采用直枪托使抵肩点位于枪管轴线上来避免产生力矩。目前还没有找到“阿巴甘”计划具体的技术指标,然而,笔者怀疑“阿巴甘”计划对点射命中率的指标可能要求太高了,因为所有参与竞争的样枪都在机械原理上想办法来减少射击后坐对点射覆盖面的影响。

比如落选的一种称为“平衡后坐系统”的方案,就是采用一个与枪机运动方向相反的配重体来抵消枪机运动所产生的重心变化。而中选的AN-94样枪所采用的“改变后坐冲量的枪机后坐(BBSP)”系统,则是利用高射速进行2发点射,使两发弹头在枪身开始后坐之前就出膛,以避免射击后坐对点射精度的影响。
这个BBSP系统被宣传为在卡拉什尼科夫的设计上最重大的变革,但同时也是AN一94最受争议的地方。由于BBSP系统使机匣连同枪管一起后坐,因此有些人把它当成“身管后坐原理”;此外,由于AN-94在高速点射时,两发弹出膛后后坐感才传递到射手身上,因此也有些人解释成“延迟后坐原理”。但这些理解都是片面的。其实,AN一94的自动方式仍然是传统的,BBSP系统的独特之处是高速供次发弹加上延迟后坐感传递到射手肩部的时间(注:延迟后坐原理一般是指半自由式枪机)。
我们先来重温一下AN-94的基本结构:AN-94的自动机构由双闭锁突笋的回转式枪机和长行程导气活塞组成(这一部分完全由卡拉什尼科夫的设计改进而来)。枪管和导气室安装在机匣上面,.枪管后面连着一个供弹板,它们连同机匣在玻璃纤维增强的聚合物枪壳和整体式护木里面后坐。机匣有其独立的复进簧,该复进簧位于机匣下面,在枪壳的底部左侧。在枪管下面的导杆前安装有一个滑轮,有一根钢索绕过这个滑轮,一端连在枪机组的机框,另一端则连着一个供弹用的撞锤(是一个不会敲击底火的滑块)。
滑轮、钢索、撞锤、枪机组、枪管机匣组,这些就是AN-94的BBS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BBSP原理事实上是一种高速装填次发弹的技术,而这种技术说起来其实也并不复杂,我们可以用初中物理学过的“定滑轮”来理解:绕过滑轮的钢索,一端连着的机框相当于滑车A,另一端连着的撞锤相当于滑车B,当滑车A(机框)向后运动时(后坐),绕过定滑轮的钢索就会把滑车B(撞锤)向前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