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科技大观>详细内容

科技大观

人脸识别都到这程度了:FBI 能认出美国一半成年人的脸

来源:凤凰科技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7-04-09 11:03:40 浏览次数: 【字体:

 

 

多年来利用面部识别技术在机场、海关等公共场所追踪嫌犯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最近遇到了麻烦。

美国众议院全体委员会最近正在施加压力,要求评估 FBI 使用面部识别技术的方式是否合法恰当,并且审查其保存、使用面部照片的政策。

根据该委员会的调查,FBI 已经跟美国的 18 个州签署谅解备忘录,可以跟联邦政府分享各州拥有的人脸信息,其中包括机动车管理所的驾照照片。

基于这些真实的人脸照片,FBI 的软件系统可以抽取出用于面部识别的多个特征点。如果通过无处不在的监控发现某个人符合搜捕目标的面部特征,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其控制。

类似的桥段已经在不少电影中出现过多次。

然而,FBI 的面部识别系统虽然确实存在,但它所使用的算法准确率可能并不理想。

据英国卫报报道,FBI 的面部识别算法有 15% 的出错几率。出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错误匹配,冤枉了无辜的平民;另一种则是漏报,即错误放走了出境或入境的罪犯。

更令人不安的是,FBI 的这套系统识别黑人比识别白人的出错率要高一些。

这种软件层面的“种族偏见”给美国移民社会带来的潜在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多年来,Google、微软等科技公司致力于优化人脸识别算法,将错误率尽可能降至最低,但仍有可提升的空间。

而身为联邦执法部门的 FBI,对自己的软件算法似乎很有信心。虽然它的数据库里 80% 的人脸照片跟犯罪无关,但 FBI 却从未发布过有关个人隐私影响的评估报告。

这种做法是严重违反联邦法律的。

去年 6 月,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曾对 FBI 进行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FBI 对面部识别系统的运作缺乏责任心和准确性,自我监督的力度也不够。

这次问责并未改变 FBI 相关部门的运作机制。

从 2010 年起,FBI 在传统的指纹之外建立了人脸识别数据库,开始推动自动化的目标搜寻机制。

2014 年的时候,FBI 还跟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合作,秘密成立了一个人体纹身数据库。用纹身来识别犯罪嫌疑人。

虹膜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另一种手段,也被 FBI 利用。它目前掌握了至少 40 万人的虹膜信息。

这些以公共安全为名义的系统和监控行为,没有受到有效约束,很可能无形之中侵犯了不少人的隐私。

今后,FBI 可能要面临更严格的法律和监管了。

题图:《疑犯追踪》

人脸识别 人工智能 超多维 人脸识别3D 视觉的深度信息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