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科技大观>详细内容

科技大观

杭州装上“城市数据大脑” 首战交通拥堵 阿里云人工智能ET当起交通警察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张玎 发布时间:2016-10-14 08:39:00 浏览次数: 【字体:

 

 首战交通拥堵

  阿里云人工智能ET当起交通警察

  商报讯

  昨天召开的云栖大会上,杭州市政府公布了一项“疯狂”的计划:为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安装一个人工智能中枢——杭州城市数据大脑。

  这个大脑将首先试水帮助杭州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在杭州萧山区的部分路段的初步试验中,城市大脑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而这个大脑的最终目标是,让数据帮助城市来做思考和决策,将杭州打造成一座能够自我调节、与人类良性互动的城市。

  大脑到底怎么运作呢?城市大脑的内核采用阿里云ET人工智能技术, 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将交通、能源、供水等基础设施全部数据化,连接散落在城市各个单元的数据资源,打通“神经网络”。以交通为例,数以百亿计的城市交通管理数据、公共服务数据、运营商数据、互联网数据被集中输入杭州城市大脑。这些数据成为城市大脑智慧的起源。

  “在交通领域,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大脑是如何思考的。” IEEE院士、阿里云机器视觉科学家华先胜介绍,城市大脑是全球唯一能够对全城视频进行实时分析的人工智能系统。阿里云ET的视频识别算法,使城市大脑能够感知复杂道路下车辆的运行轨迹,准确率达99%以上。

  华先胜说:“杭州的交通视频如果由交警三班倒地去看,需要15万个交警,而通过算法,城市大脑可以在短时间内把这些视频都看完,数清楚有多少辆车往哪个方向走了。”

  结合手机地图、道路线圈记录的车辆行驶速度和数量,公交车、出租车等运行数据,城市大脑即可在一个虚拟的数字城市中构建算法模型,通过机器学习不断迭代优化,计算出更“聪明”的方案:比如,每个路口红绿灯设置为多长时间通行效率最高?哪些路口应该禁止左转?公交车辆和线路如何调度更为合理?道路修建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拥有数据资源后,城市大脑还需要五大系统才能高效运转——超大规模计算平台、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交换中心、开放算法平台、数据应用平台。

  据了解,今后任何人的优良算法都可以放入城市大脑的插槽中,以供训练和选择。比如,富士康的大数据团队正在研究杭州公共自行车的智能调度算法,不久将输入到城市大脑中。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说,“城市大脑,是杭州代表中国的城市为世界在做一次探索,一次使用人工智能进行社会管理的前瞻性实践。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先上车后付款 先过闸后付款 公共出行将进入后付费时代

  商报讯

  坐公交先上车后付款,走高速先过闸再缴费,出停车场后再付停车费,已经逐渐成为现实。昨日,杭州云栖大会蚂蚁金服“互联网+智慧交通”峰会上,蚂蚁金服公共服务业务部总经理刘晓捷透露,基于蚂蚁金服的实名、支付、大数据、信用等能力,坐公交、过高速人工收费口、出停车场等公共出行场景都可以实现后付费的模式,公共出行真正进入后付费时代。

  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共出行、交通管理部门、合作伙伴代表齐聚。蚂蚁金服、高德地图、深圳交警、武汉交管局、北京交委、山东高速(600350,股吧)、杭州公交、永安自行车,以及合作伙伴杭州数梦工场,分别从产业现状到趋势、行业痛点到解决方案、实践创新等角度,共同探讨了中国交通服务产业的新未来。

  杭州公交集团总经理卢智宏说:“杭州公交在"互联网+"上今年有很大突破,近半年时间,我们和蚂蚁金服、支付宝和数梦工厂运营方,不断探索在公交车实现移动支付。因为每一辆车都是在动态营运,而且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营运,如何进行突破呢?我们通过半年努力,到今年8月11日,首先在506路上实现了刷支付宝乘公交车的突破,属于全国首创。”

  基于互联网的信用体系,坐公交刷支付宝后完成身份验证就能上车,扣款发生在交易请求后。这不仅可以实现先上车后付费,而且即使账户里没有钱,也可以通过花呗支付。目前,杭州、济南已经率先开启了这项服务。

  未来,高速人工收费口,还卡、抬杠就可以通行,作为现金的另外一种补充渠道,通行费可通过支付宝后续支付;在停车场,通过车牌识别技术,把车牌和支付宝账户绑定,进出停车场均无需取卡排队,出停车场时自动计算出停车费。

  刘晓捷认为:“此前已经实现了刷支付宝坐公交、购买地铁票,缴纳高速通行费等,解决了现金找零的问题。在这些公共交通出行场景中,并不是孤立地去解决一个个支付问题,而是通过支付作为连接手段,把线下的人流、客流、车主和互联网融合起来,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基于"互联网+"的新运营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出行用户的增值服务,增加移动互联网端和用户新的互动。”

  国家天文台结盟阿里云 成立天文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

  商报讯

  昨天,云栖大会上重磅消息不断,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将与阿里云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展跨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和应用合作。阿里云在人工智能、超大规模计算领域的技术优势,将被应用于天体物理研究领域,提升中国在天文学领域的基础科研能力。

  双方合作内容包括:成立“国家天文台-阿里云天文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完成中国虚拟天文台上云项目,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天文大数据管理与开放共享平台;开发云上天文应用软件与服务;推进数据驱动的天文科普教育,通过互联网与大众共享数字宇宙;针对光学天文、射电天文、数值模拟和数据挖掘等领域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开展深度合作。

杭州 城市数据 交通拥堵 阿里云人工智能 交通警察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