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科技大观>详细内容

科技大观

形形色色的未来生物认证技术

来源:cpd.com.cn 作者:张巾 发布时间:2010-07-03 22:33:44 浏览次数: 【字体:

 

生物特征认证技术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定的一种技术。由于生物特征是人类一个完整和独特的部分。因此,它提供了其他验证方式所不具有的先天的便利性和技术方面的高效性。由于这个原因,生物认证可以为无数的日常活动提供身份确认。

  生物特征大体可分为身体特征和行为特征两类。身体特征包括:指纹、掌纹、眼纹、静脉纹、脑纹、唇纹、皮纹、味纹、脸型、脚印、DNA、耳纹等;行为特征则包括:签名、击键、语音、握手、行走步态等。在上述的生物特征中,指纹、掌纹、脸型、DNA、语音、脚印、行走步态的认证技术已在我国得到了应用,并在侦查破案领域中发挥着神奇的作用。而其他生物特征的认证在我国尚属空白,在国外却已经开始重视,并取得一定的成就。眼纹

  人眼视网膜上的血管图案通常被人们称为眼纹,这些图案和指纹一样在整个人的一生中都是稳定不变的,并且是因人而异的。视网膜识别就是通过眼球后部的血管图案来区分每个人的。视网膜血管的几何结构构成了视网膜识别系统的基础。

  视网膜扫描是先用低强度红外线照亮视网膜,然后拍摄主要的血管构成图像。尽管视网膜中包含了小毛细血管特征和其他复杂的小特征,但是视网膜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血管图案,扫描照亮的血管图案呈圆形区域构成环状结构,这是视网膜初始样本,其大小约96字节,经处理后把圆环展开成与条形码相似的线性结构,得到视网膜最终的样本———血管图案的数字模块,就可有效地保存和比对了。

  鉴定眼纹时,受试者立于一台析像仪前,两眼凝视析像仪双目镜筒中的光标,析像仪将两眼眼纹拍成照片,再输入电脑,同已有的资料加以对比,就可鉴定人的身份。

  眼纹鉴定目前在刑侦技术应用上不是很广,主要原因是案发现场很难留有眼纹,但在一些保密度很高的地方备受推崇。如核武器基地、核电站等地方的出入口,装上一台析像仪便可万无一失。在高科技的今天,身份可以伪装,伪造、仿照容貌、指纹也不是难事。眼纹就不同了,间谍们至今还未能找到仿制眼纹以躲过检查的方法。脑纹

  脑纹是指脑电波图形,又称大脑摄影图,它是通过测量脑部活动而引起的电势差所得到的。获取脑纹是通过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与罪案有关的信息或者图片来完成的。首先让所测对象带上耳机,然后观看计算机屏幕上一段文字或很短的录像画面。文字是与罪案相关信息,画面提供了犯罪分子熟悉的情景。通过传感器的专利头巾测量脑电波响应。研究人员发现,当大脑处理这些信息的时候,大脑中就会出现与记忆和编码相关的多个脑电图响应。如果一个罪犯了解一件罪案的详细情况,那么只有这个罪犯才能够发出响应,在无辜者的大脑中不可能形成。

  尽管一个人有能力改变他自己大部分的脑电波图案,但是他们不能改变基线脑电波图案。因此基线脑电波图案在执法和反恐应用中有着巨大的潜力。例如审查航空乘客和背景调查等方面。人们可以通过脑纹确定对象以前是否见过这个刺激(例如一个恐怖分子营地或罪案现场的录像片断),判断某人是否知道详细的犯罪情况,而这些情况只有真正的罪犯才能够了解。这种技术可替代测谎仪供调查员使用。唇纹

  根据专家调查统计,每个人的口唇图案是不相同的,并且一个人的唇纹会终身不变。近几年,借助计算机研究、鉴别唇纹有了很大突破。不久前,日本警视厅利用唇纹成功地抓获了一名罪犯。警方在一封恐吓信的信封上,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吻痕,经过比对嫌疑犯的唇纹,终于使罪犯落网。皮纹

  科学家发现人的皮肤是在母体中胚胎发育到第100至120天时形成的,以后终身不变。皮肤具有个体特异性,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其特有的皮纹,即使是孪生子也不完全相同。近代皮纹学已成为遗传医学的一个新分支,广泛用于亲子关系鉴定。

生物认证技术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