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方创新网上信息应用五个机制
5月14日晚,一男子凭借夜色掩护,悄然潜入南京地铁鼓楼站,偷盗地面设备。不料,一颗螺母还没卸下,即被奉警务监控室之命迅速赶到的民警抓获。这“稳坐中军帐,活捉飞来将”的一幕,表明江苏省南京市公安机关“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南京警方为提升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科技含量,自主研发警务综合平台,将电子地图、电子眼、GPS报警系统、计算机网络、红外线视频监控等手段,与传统的徒步或驾车满街游走的巡逻方式有机结合,使“手持鼠标,精确打击”成为现实。他们还创新信息应用“五个机制”,努力使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最大限度地服务实战。
构建网上研判机制,提高治安防范水平。民警将每次接处警、盘查嫌疑对象、侦办案件和入户调查获取的有价值线索,分门别类地录入综合信息管理、案(事)件管理等模块,并及时汇集至市局信息中心数据库。各职能部门和分(县)局,从体现规律性的信息中认真分析社会治安形势,梳理归纳刑事犯罪特点;根据苗头性信息,责成有关单位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其滋长蔓延;对带有预警性的信息超前落实相关对策,防患于未然。市局依据梳理出的高发案区域、地段、部位、时段等要素的轨迹和规律,及时发布研判成果,并结合巡逻防范、社会面视频监控、智能化查报情况,指导基层科学确定巡逻方式、路线和时间。今年全市“两抢”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一成以上。
构建网上作战机制,提高服务实战水平。整合刑事案件、指纹、DNA、旅馆业、机动车修理等各类信息系统,利用警务综合平台自动交叉比对、精确检索、模糊查询等功能,积极开展网上排摸、串并、查证、缉捕、举证。目前,运用网上作战机制破获的刑事案件占三分之一;尤其是对恶性大要案件,基本不搞大规模排查,而是运用网上作战机制,实施精确打击。
构建网上管控机制,提高人口管理水平。依靠社区民警警务平台、网上户口审批系统和“一站式”网上迁移户口系统,实现了常住、暂住、寄住、重点人口和房屋出租户、工作对象、情报信息“一点采集,全局共享”。一次,社区民警录入一男子的身份证号码,平台通过自动比对,当即发出重点提示,并向户籍地民警发出核实请求,很快抓获这名犯罪嫌疑人。
构建网上监督机制,提高警务管理水平。通过网上办案平台,实行案件受理、审核、审批及开具法律文书的全网络运行和全程监控,以信息系统规范业务流程,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保证了执法办案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同时,大力推进督察工作信息化建设,开通群众报警求助电话同步录音系统、完善继续盘问网上督察系统、建立强制措施和涉案物品网上督察系统,切实加强对窗口单位的监督管理,遏制超范围或超时限盘问现象,促进了依法办案。
构建网上考核机制,提高目标管理水平。在网上设立18类109项考核点,对民警工作实行网上记分考核、自动排名,并实时反馈给本人,有效增加民警的工作压力和动力,从而提升基层基础建设整体水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