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警察科技>详细内容

警察科技

科技给佛山公安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来源:公安部网 作者:淼森 扬勤 发布时间:2006-04-24 07:50:21 浏览次数: 【字体:
    广东省佛山市是全国第一批被公安部、科技部确定的科技强警示范城市,他们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迅速启动创建工作,通过全警动员、精心策划、制订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边建边用,该市的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规模性的成果,公安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资源得到优化组合,科技应用效益凸显,并顺利通过验收。 

  佛山的科技示范城市建设,之所以成果辉煌,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广东省委常委、佛山市委书记黄龙云多次要求把科技强警作为打造佛山城市“名片”的工程来抓,列入市里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市长梁绍棠主持召开创建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动员大会,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挂帅、各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市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市科技局专门指定一名副局长协助公安开展工作,在科技、人才库、规划建设等方面提供优势资源和便利。市公安局把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列为工作重点,设立科技强警办公室,多次专题研究推进科技强警工作措施落实。这一切,都为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量的资金投入,使佛山公安的硬件“响当当”,形成了涵盖所有业务的科技体系 

  佛山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公安科技工作的重视,不仅仅是说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他们累计为公安机关投入的4.1亿多元,就很能说明问题。也正因为大投入,使公安机关形成了涵盖所有业务的科技体系。 

  ———警务装备上,拥有了反恐防暴车、装甲车、卫星通信车、排爆机器人、防爆排爆车、水陆救援设备、灭火坦克、1100C摩托车等高端特种装备230多辆,各种现场勘查车、巡逻车等普通装备2200多辆,以及建有DNA实验室、电子档案室、尸体解剖中心、刑事技术数码图像处理中心等,具备了较强的机动、防御、抢险、破案攻坚等能力。 

  ———电子信息化建设方面,以公安部“金盾工程”一期建设为依托,全市已建成应用八大资源库、50多个公安业务信息系统,配置了电脑7800多台,平均每百名民警71台,为公安工作信息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全市完成了计算机骨干网络的四级组网。佛山公安综合信息系统经过整体改造,健全了五个分局综合网站、局直18个单位主页和10类业务信息查询功能;市局、分局、所队三级网带宽都在155兆以上,其中两个分局已达1000兆;全市321个基层科所队全部实现了光纤接入公安网;为创建科技强警示范城市而规划建设的46项任务中,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的有45项(其中一项属省厅推广项目),初步实现公安内部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极大提高了信息化和技术化水平。 

  ———公安有线电话专网三级网全市联通,专线号码顺利升位;350兆常规无线通信网覆盖全市,拥有无线对讲机8340台;基层科所队公安专网IP电话系统、短信服务、全市公安三级电视会议系统等项目的建设也已完成;集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实时图像监控、GPS车辆定位于一体的现代化指挥通信体系初步形成。 

  ———高标准完成110指挥系统的升级和整合,在国内率先实现110、119、120、122四台合一,首创了手机短信报警、网上报警、传真报警等人性化服务功能,确保了群众报警求助便捷,提升了110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指挥协调能力,并通过了省科技成果鉴定,进一步提升了公安指挥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交通指挥控制系统逐步完善。佛山机动车密度相当大,为确保城市道路畅通,公安交警部门全面推行城市交通管理控制系统,对信号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分期开展全市建成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和电子警察系统建设,第一期已安装固定电子警察40多个、移动电子警察58套,每年电子警察可拍摄交通违法40多万起,有效提高了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大规模的教育培训,使各级领导和民警的科技应用意识明显增强,自觉养成了“上班先开机、工作必上网”的良好习惯 

  科技强警,关键是强素质。在2004年开展的全国公安机关大练兵活动中,佛山把科技大练兵作为重点,实行计算机应用全警培训与专项业务技能重点培训相结合,在全省大练兵比武中获得团体第二和多个单项前三名。 

  为进一步强化各级公安领导干部和民警的科技意识和应用技能,市局党委把提高各级领导和民警的科技意识和操作技能作为创建科技强警示范城市的着力点和抓手,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公安科技常识和科技应用水平。市委常委、公安局长杨建华亲自带头参加科技培训、考核,掀起了全局领导干部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从去年4月开始,市公安局举办了10期有针对性的科技技能培训班,500多名领导干部参加培训,并用一个多月时间对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考核。 

  通过大规模的教育培训,各级领导和民警的科技应用意识明显增强,基本掌握了网上审批、网上信息发布、信息系统查询等警务工作流程。现在都养成了“上班先开机、工作必上网”的良好习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强调全面学习普及科技知识的同时,他们更重视科技项目在工作实践中的运用和开发。其中运用指纹系统破案,已经成为佛山刑警打击犯罪的重要法宝之一。全市原有NEC和清华两套指纹系统,公安局刑侦和科技部门开展科研攻关,对两套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解决了系统间数据的转换问题,首创了“两套系统共同使用、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指纹系统发展模式,使两套系统实现了互通互用,破案成效更加显著。市公安局还引进了ITO系统等一批全国最先进的工作系统,更使侦查破案如虎添翼。 

  去年以来,公安科技部门还对信息管理系统等基础应用项目进行开发和升级改造,高效完成人口系统的升级和数据库的集中,解决了全市人口数据交换的老大难问题。由佛山市公安局自主研发和改造的20多个实用性较强的公安业务系统,使治安、法制、户政、出入境、交管和派出所等业务基本实现网上办公,执法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由科技强警示范派出所开发的“派出所日常管理信息系统”,也使基层单位的日常管理事务和基础业务数据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抓住科技强警的重点和难点,以示范促基层,以“小示范”引领“大示范” 

  大力提高公安基层和一线单位的科技水平,是佛山科技强警的重点和难点。在创建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工作中,佛山市公安局通过确立分类指导、典型牵引、全面实施的建设思路,以示范促基层,以“小示范”带动“大示范”。局党委选定顺德分局乐从派出所、禅城分局环市派出所、高明分局西安社区警务中队,作为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的基层示范点。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建设,三个示范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领导和民警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技能明显提高;二是科技的运用程度和应用效果明显增强;三是科技装备和信息系统得到充分发挥。 

  正如乐从派出所所长所言:“在分局科技部门的支持下,示范派出所不但能够熟练应用各种科技手段,还可以开发应用一些业务管理软件。我们应用的巡更系统,强化了重点地段、时段的治安巡逻;我们还开发了讯问笔录软件,与法制系统联网,办案民警直接在电脑上输入讯问笔录,减少了重复录入,提高了效率。” 

  佛山在扎实推进三个示范派出所建设的基础上,再次确定八个基层巡警、交警、刑警中队和派出所为第二批示范点,同时加大社区警务的科技投入,全市600多个社区警务室全部配备了电脑,安装了社区警务管理系统。 

  以基层“小示范”引领全市“大示范”,推动了科技意识和科技知识的普及。禅城分局通过社区警务子系统,实现了社区警务信息的实时录入、与数据库的关联和联网查询比对;南海、顺德等分局为部分社区民警配置手提电脑,及时更新收集的信息数据,实现了情报信息工作阵地前移。 

  以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广泛运用网络技术来提高行政管理、服务效率 

  科技强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警队服务群众、打击犯罪的效能。佛山警方坚持以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广泛运用网络技术来提高行政管理、服务效率。公安政务网从2002年1月开通后,市民可以在网上咨询公安业务、申请办理业务、查询办证结果等,已经成为市民了解公安、公安服务市民的警民窗口和桥梁。 

  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推行了便利卡、刷卡缴费、网上受理、电话受理等多项便民措施,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全国首创邮政代办双向速递数据,市民不出家门或一出家门就可申请办理证照。民警运用信息系统,实现了材料与数据在各流程同步流转,所有证照的出库、入库、领用、作废、销毁都纳入流程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2004年,共审批签发出入境证照与签注152万人次,占全省出入境办证量的12.7%%,但佛山出入境部门的警力仅占全省的6.8%%。 

  交警部门利用网络技术推行便民化、人性化服务,推出新的车辆管理办证系统,运用网上委托方式委托汽车销售单位代发牌证,新车入户就地办理,入户时间从一至三天缩短为两小时内;到期年审交通违法,交警通过手机短信告知车主,十分方便。 

  佛山在全省率先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以公安专网为依托,从去年1月起全面推行了市内户口“网上迁移”、“一站式”服务,成为全省第一个市内户口实行“网上迁移”、“一站式”服务的地级市,户政业务办理能力提高一倍以上,为群众提供了方便。 

  市民享受了科技带来的便利,也希望科技给他们带来安全。为此,佛山大力推进社会面防控体系建设,全市在各种部位、场所、路段、小区等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5400多个。近五年来,技防设施的不断完善,防止案件发生和破获案件3000起左右,挽回经济损失约5000万元。目前,全市1700多家金融营业网点,已有63%%安装了闭路监控设备,实现全天候技术监控;70多家珠宝交易点、50多家歌舞娱乐场所也安装了闭路监控设备。大部分的金融网点、珠宝交易点等钱财集中的单位安装了自动报警装置。 

  位于禅城区和南海区交界的“尚辉苑”小区,治安环境复杂。环市派出所把该小区列为科技强警示范点,对小区四个重要出入口进行远程监控,安装了ADSL专用宽带网线,并与派出所的电脑联接起来,民警在派出所就可以通过互联网24小时监控小区治安状况。小区的业主说:“以前治安较差。小区搞网上远程监控后,派出所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小区治安情况,我们心里感到更踏实了,安全感增强了很多。” 

  据统计,去年1至8月,抢夺抢劫案、入室盗窃案分别比前年同期下降2.2%%和8.3%%,有的小区还实现了“零发案”。 

  实行网上审批,使公安办案走上了网络快车道,审批时间大大提速 

  科技的广泛应用,也大大提高了警务效率。实行网上审批,使公安办案走上了网络快车道,审批时间大大提速,办案质量大大提高,同时降低了办案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行网上审批案件,一线办案民警再也不用拿着案卷跑到分局审批了,节省了警力和车辆。如果以南海分局去年破案8000起计算,可节省八万个工作日,节省汽油费320多万元。 

  运用科技打击犯罪,同样取得了明显实效。去年1至8月,全市破案14681起,其中刑事技术直接突破2346起,占16%%,技术认定5569起,占38%%。 

  2004年12月22日下午,禅城区普澜路某贸易有限公司仓库保管员陆某及其妻子被害。案发后,刑事技术部门迅速展开现场勘查。经过五天的缜密侦查,民警将逃往粤北山区的犯罪嫌疑人蓝某抓获,但蓝某拒不承认作案。刑警经DNA检验比对,认定双尸现场的七处血迹和一个烟头是蓝某所遗留。在证据面前,蓝某才供认杀死地下六合彩小庄家陆某夫妇的事实。像这样通过DNA技术破获的重特大刑事案件,就有384起。 

  2001年7月16日,南海大沥某五金化工厂内发生五人被杀案件,其中两名死者是台湾商人,被公安部列为特别重大的督办案件。专案组综合运用DNA检测、指纹比对等多项技术,证实凶手就是潜逃回台湾的杜清水、杜明朗、杜明雄父子三人。台湾司法机关在“零口供”的情况下,判处杜氏父子死刑。刑事技术在此案的侦查和诉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刑警学院专家称赞此案是“命案侦破中刑事技术的经典之作”。 

  2005年4月22日晚8时许,巡警在祖庙路发现两名男青年驾驶一辆女式摩托车,形迹可疑。巡警立即通过手机进行车辆信息查询,发现该摩托车牌号与登记册的车型不一致。巡警截停该摩托车检查,证实该车为被盗车辆,立即将两名男子控制,从他们身上搜出两把弹簧刀、一把砍刀,派出所据此破获三起刑事案件。 

  2004年12月9日,湖北省黄冈市曹某刚刚入住南海某旅店,就被佛山民警抓获。这是“指纹综合比对查控系统”发挥的重要作用。佛山警方通过“指纹综合比对查控系统”查询比对,发现曹某是湖北警方在网上通缉的重大盗窃案在逃犯罪嫌疑人。经审讯,曹某交代了先后在江苏、广西、湖北等三省六市入室盗窃作案12起的事实。2004年以来,仅指纹系统就查破案件4068起,占总破案数的11%%,其中通过在逃人员系统指纹比对技术抓获442名在逃犯罪嫌疑人。 

  2005年5月上旬,佛山警方综合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成功摧毁一个十分罕见的、利用高科技实施犯罪的特大盗车集团,抓获14名犯罪嫌疑人,缴获大批解码器、特制车钥匙、密码电路板芯片等高科技盗车专用工具。 

  科技,已经给佛山公安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相信随着科技强警战略的深入推进,佛山公安驾驭治安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必将有更大的提高。  
科技强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