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警方用短信破案 6万短信逼出肇事逃逸司机
为尽快破案,支队领导共同汇总案情,发出协查通报,根据嫌疑车辆的车型、破损情况等线索,对案发地周围展开了走访工作。与此同时,支队长赵作辰想到了近期与网通部门合作,向辖区内小灵通用户发布交通公益短信的行动,随即与网通取得联系,以短信形式向全区市民征集有关案件的线索。于是一条内容为“交警津南支队提示:昨晚9:30,津沽公路葛沽卫生院附近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故,嫌疑车辆为夏利车,该车前保险杠破碎,有撞击痕迹。呼吁当事人主动自首,知情人提供线索,公安机关将对破案有功者予以奖励。交警津南支队电话:28391659”的短信陆续地出现在了6万多名津南区市民的手机中。
此后两天内,交警部门共接到100多条反馈信息,大部分是热心市民询问事故详细情况的。其中,有人举报称,在葛沽镇发现一辆夏利车有破损,可能有嫌疑。根据这条线索,交警立即出击,经现场侦查排除了该车肇事的可能性。
3月2日中午,葛沽镇人郭某迫于压力来到支队自首。他交代,案发当时由于案发地的光线不好,他发现车前有人时,已经来不及采取相关措施而酿成惨剧。目前,郭某已因涉嫌交通肇事逃逸被刑事拘留。
昨日,记者走访了这起本市首例以短信形式破案的津南交警支队及中国网通有限公司津南区分公司的有关负责人。
·各方说法·
网通 协助警方义不容辞
对于此次成功的合作,网通津南分公司的冯副总经理介绍说,前一段时间,分公司与津南交警支队进行合作,由网通公司为交警支队建立一个群发,向辖区内手机用户发布与交通有关的公益性质的短信。在该案件侦破过程中,由支队提供征集线索的内容,分公司以号段形式将信息发到总公司的共享平台上,而后再将该信息发到津南区界内网通用户的手机上。该信息发布一次,若显示用户尚未收到则再发一次,直到所有用户全部收到为止。
津南交警 此类做法还会坚持
就这种利用科技手段,发动群众参与共同破案的做法,津南交警支队赵作辰支队长称,根据市局领导充分发挥科技作用的指示,支队想到了与电信部门合作,向辖区市民发布公益短信的点子。目前,这种做法仍在试运行阶段,发布的主要内容包括近期交通管制路段、交通安全检查范围、天气状况等公益内容。而利用短信向市民征集破案线索的做法在该区尚属首例,但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鉴于此次成功经验,支队将继续坚持这种做法,拓宽与电信部门进一步合作的领域,尽可能为市民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赵支队长讲,这样的做法是发挥“三张网”中的“技防网”的作用,而由此调动起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民防网”的力量也会发挥出来,进而协助“警防网”进行工作。有了如此缜密的“三张网”,犯罪分子就会难逃法网,发案和事故率自然就会下降,社会环境也会变得越来越稳定。
市民 短信提示方便生活协助破案人人有责
调查显示,对于警方以短信方式为群众发布公益信息的做法,很多市民都十分赞成。他们纷纷表示,警方为市民提供公益短信的方式感觉很贴心,特别是雨天、雾天的出行指南,给大家带来了方便。这些提示不仅是发给车辆驾驶员的,还是给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就像这次征集线索的短信,不少市民称都收到了,而且他们对案件都很关心,一直都在关注案件的进展。
市民张先生讲:“人走在路上就是交通参与者,路面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假设我是受害者,我也希望有很多人提供帮助破案的线索,能尽快将案件侦破,这是将心比心的。所以,我在收到短信后就有意地观察我周围的车辆。如果每个人都很关心这个问题,那么提供线索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坏人也就能尽快被抓到。”
心理学家 抵触、不理解是公德心不足的表现
在对警方此种做法的看法中,也有市民表示对此类信息并不关心,甚至有的市民还有抵触情绪。而就此问题,记者走访了心理学家曹女士。
曹女士讲,目前电信事业发达,手机已经成了市民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短信息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起来。警方利用短信息调动市民协助案件侦破的做法,很贴近人们的生活,也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但同时,她强调说,所有做法都应该把握一个“度”。如果警方利用短信方式与市民沟通的频率适当,大部分市民都会十分理解,也会很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好,但仍不排除市民不理解甚至抵触的情况,这是市民公德心不足的表现。所以说,警方的初衷是为了社会和公众的利益,良好的出发点应该得到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