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警察科技>详细内容

警察科技

构建公安网上作战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张建平 发布时间:2006-01-24 17:26:36 浏览次数: 【字体:

  网上作战是指公安机关依托情报信息的数字化、微机化、网络化建设,以公安计算机通讯网络为传递工具,以数字化情报信息为存储、交换内容,以大范围检索、查询、比对各类情报信息资源为手段,以高度共享情报、提高实战能力为目的,依法开展的一系列网上侦查、防范、控制、管理活动。作为前沿阵地的县(市)公安机关,应该适应形势发展,依托科技手段,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开展网上作战,提高打防管控效能。近年来,我们海门市公安局以实施信息主导警务战略为契机,积极探索构建以网上作战为核心的现代警务机制,提升了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被江苏省公安厅确定为全省首批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笔者结合海门公安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构建网上作战机制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明晰网上作战思路

  县(市)公安机关要立足战斗实体的定位,创新网上作战理念,谋划网上作战思路,提高实战效能。实践中应把握住三个重点:一是认识上要升华。要树立知识警务、数字警务的理念,积极实施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构建网上作战机制,提高对社会治安的分析判断预警能力和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精确打击能力。二是思路要明晰。必须以“警务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网络化、网络运转实战化、实战工作高效化”为目标进行总体规划。要按照全局共享、格式规范的要求,整合各类公安信息资源,建设一个立体交叉、资源共享的综合系统;要建设一条覆盖面广、终端载体丰富的信息“高速公路”;要制定一套标准严格、科学实用的网上作战规范;要建设一支观念新、业务精、能熟练掌握现代科技装备的公安队伍,全力打造数字化公安机关。三是保障上要到位。领导要重视,人才要配齐,装备要跟上。

  二、以资源共享为前提,夯实网上作战根基

  实施网上作战,必须依托各类信息,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这是网上作战的前提条件。因此,要以建立覆盖各警种、各部门的信息网络共享平台为基础,以完善健全的公安基础业务信息系统为依托,全面整合公安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建设中,要注意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要抓网络,畅通信息渠道。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逐步建立覆盖全地区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所队的公安信息网络,有条件的要向社区和服务群众的场所延伸。同时要丰富终端,为信息采集、传输、研判创造条件。二要抓资源,强化信息采集。县(市)公安机关必须最大限度地占有公安信息资源。在采集的主体上,要围绕警务工作,建立以刑侦、治安、交巡等职能部门为龙头,以全体民警为骨架,以协警、治安信息员、隐蔽力量、人民群众为羽翼的信息大采集工作机制,将信息触角延伸至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形成全警大采集局面。在采集的内容上,既要采集公安机关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管理、服务群众和开展队伍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需要录入到公安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中的各类人员、案(事)件、敌社情、物品、机构、证据、线索、图像、声音等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公安信息,又要采集能为我所用的网吧、二手机市场、中介场所、典当寄售业、机动车修理业、金银首饰加工业、电信移动用户、劳务市场、工商户等相关社会信息。在采集的要求上,要确保源头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新鲜度。在信息的流转上,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与工作机制,明确各警种、每个民警日、周、月、季信息传输上报的内容、要求;同时,要通过计算机自动监控程序,对每个单位、每个民警信息录入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实时监控,形成定期网上质量通报,督促提高信息采集录入质量。三要抓整合,统一信息平台。县(市)公安机关必须以实现公安信息共享和综合查询为目标,全面进行公安信息数据的后台集中储存和前台综合应用,解决各类公安业务应用系统之间名目独立、缺乏关联的“信息孤岛”状况。

  三、以研判应用为核心,丰富网上作战内涵

  信息技术是战斗力的“助推器”,而人脑一旦与电脑结合,开展人机互动的研判应用,信息中蕴含的“战机”就会显现,网上作战效能也会成倍提升。实践中,县(市)公安机关必须抓好三个方面:一要建立一个网上作战的阵地。必须建立一个网上共享平台,让全局各警种同时获取全方位的研判信息。通过准确、全面的信息共享和贯通,突破各警种之间的阻隔,形成打防控合力,提高打防控精确度。二要密织一张网上作战的网络。要调配技术和业务骨干,成立专门的网上作战部队,并在各基层所、队培训设立兼职网上作战人员,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作战网络。三要创新一套网上作战的模式。首先,要注重“战略性”研判,主导决策指挥。研判机构要对各类情报信息进行动态综合研判,及时总结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情况的规律特点,为决策指挥层提供全方位的情报信息支撑,提高决策部署的客观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各级领导也要利用研判阵地和数据平台进行研判,掌握全局,直接快速下达各项决策指令。其次,要开展“战术性”研判,引导主动防控。要强化对可防性案件发案信息、110接处警信息、周边地区治安动态、群体性事件等不安定因素信息、社会丑恶现象信息、交通消防等安全监管信息等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防范、管理、控制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强的区域性、方面性工作意见,引导治安防控。再次,要实施“战斗性”研判,制导打击破案。要大力推行以案、人、物、证、线、场所等信息为起点的主动进攻型作战方式,积极实践网上摸排、网上串并、网上查证、网上缉捕等新战法,将信息战贯穿于破案追逃的始终,应用精确检索、模糊查询、交叉比对、滚动式跟踪检索等战法,提高打击精确度,以打促防。

  四、以人才培育为关键,助推网上作战运行

  要注重民警网上作战的意识、能力等培养,以此促进和推动网上作战的深化和拓展。一要强化民警实战意识。县(市)公安机关必须使信息应用和信息实战的意识真正深入警心。要建立信息实战应用通报和点评制度,激发广大民警网上作战的积极性,逐步实现“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二要提高民警实战能力。一方面,要建立网络培训基地,开辟网络学校,健全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机制,重点培养信息警务应用、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另一方面,要将网上实战技能列为“大练兵”活动的重要内容。三要规范民警实战行为。县(市)公安机关必须完善信息警务实战应用体系,建立网上缉捕、网上查证、网上调控、网上摸排、网上串并、网上控赃、网上立、破案等一系列的信息应用机制,规范工作流程,促进信息在侦查摸排、串并案、控人控赃、缉捕逃犯、预审办案等方面的作用发挥。要建立网上作战的考核机制,使信息应用向着经常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作者为江苏省海门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网上作战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