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近日将着手建立全国虹膜识别数据库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年来突飞猛进。其中,虹膜识别技术尤为引人关注。从1991年世界上第一台自动虹膜识别系统诞生,到1993年约翰·道戈曼开发出高性能的自动虹膜识别技术,其核心算法一直沿用至今,各种虹膜识别系统也都是基于这种算法。最近,英国巴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在虹膜识别算法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眼睛的虹膜是由相当复杂的纤维组织组成的,其复杂结构在出生之前就以随机组合的方式决定下来了,虹膜识别技术就是将虹膜的可视特征通过一定的算法转换成一个虹膜代码,存在数据库中以便以后识别使用。
巴斯大学教授 唐·蒙罗:有趣的是,并不是所有人的指纹都能够被识别,一些经常用手干活的人,其指纹很难被采集识别,所以虹膜识别相比之下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且每个人的虹膜都是独一无二的。
经过四年的研究,英国巴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新的虹膜识别算法和数据库,即将虹膜图像转换成条形码。而且,传统方法需要好几台高精度的相机,而他们只需要普通相机就足以采集虹膜信息了,从而降低了成本。就目前的测试情况来看,用这项技术验证的结果100%准确。
英国巴斯大学已经和智能传感器有限公司合作,准备开发一套虹膜身份识别系统。他们计划建立起一个全英公民的虹膜识别数据库,将其应用在各种安检以及身份识别的场所,以打击各种诈骗、犯罪以及恐怖活动等等。
智能传感器有限公司CEO马丁·乔治:现在已经有了我们的核心算法,不过我们还需要改进使用界面,以及相机捕图技术,这在未来虹膜识别技术的应用中非常重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