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作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海捞针”
杭州民警正在对“网上作战系统”进行演示
网上作战概念的提出,吹响了公安信息化建设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号角,预示着一种全新的侦查破案模式的形成。而浙江杭州警方自主研发的以“搜神”系列应用软件为依托的“网上作战系统”,通过信息的整合、分析、碰撞以及轨迹刻画等方法,摸索出了一套打击和防控犯罪的新方法,提高了街面多发性犯罪的打防控效能和破案追逃工作实绩———9月16日,一个并不特别的日子。而这一天,对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长余伟民、八大队教导员徐世土而言,却是一个值得记取的日子。
这一天,他们应邀来到公安部刑侦局,就自主研发的以“搜神”系列应用软件为依托的“网上作战系统”,向刑侦局的领导和全体人员进行演示。他们的演示,由网上摸排到网上查证,由网上串并到网上布控,由网上控赃到网上缉捕……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引起与会人员的高度重视。据记者了解,地方刑侦部门和基层民警应邀到公安部演示“上课”,在全国公安还是第一次。
9月28日,记者有幸来到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信息中心,亲身感受他们自己研发的“网上作战系统”演示后,更是耳目一新。该支队工程师汤劲松告诉记者:不管犯罪嫌疑人多么狡猾,他一旦作案必然会留下痕迹,这种痕迹有的是有形痕迹,有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痕迹。以前公安机关侦查破案主要用的是有形痕迹,现在我们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把这些无形的痕迹广泛地用了起来,这就是网上作战。网上作战的基本原理,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以各类信息资源为实体,依托一系列信息整合分析工具软件,通过对各类有形痕迹和无形痕迹的信息数据的分析,自动或半自动地在较大的空间范围与时间跨度内发现犯罪分子的踪迹,揭露和刻画出犯罪分子的活动轨迹特别是作案轨迹,从而发现破案线索和锁定、缉捕犯罪嫌疑人。
事实上,杭州警方自主研发应用“网上作战系统”以来,通过信息分析整合、碰撞比对和倒查扩案、网上调控、关联扩线、犯罪轨迹刻画等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打击和防控街面多发性犯罪效能和破案追逃工作实绩。据统计,2004年1月至今年9月,刑侦支队一个由六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利用该系统坐在办公室内破案,向基层单位提供破案线索421条,抓获犯罪嫌疑人310名,其中刑事拘留156名,捣毁犯罪团伙56个,破获各类案件673起。
技术进步+信息资源=工作效率+实战能力前所未有的网上作战空间
“你可以不服,你可以委屈,但你被淘汰了!”这是央视《挑战主持人》栏目开播以来,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而对公安机关来说,一项变革也意味着一场挑战,杭州警方自主研发的以“搜神”系列应用软件为依托的“网上作战系统”,就是不被时代淘汰的最好明证。这一系统的应用,是公安机关警务工作方式向计算机网络化工作模式的重大转变,为公安机关各部门共同分享技术进步和信息资源,提高公安机关工作效率和实战能力,开展网上作战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有形痕迹与无形痕迹
只要犯罪分子来到这个城市,不管身在何处、去过哪些地方,一旦作案就会留下蛛丝马迹。将这些蛛丝马迹尽可能地用起来,通过信息化网络进行“大海捞针”,这就是杭州警方研发“网上作战系统”的初衷。
从广义上讲,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活动过程中,一定会不可避免地遗留下许许多多的痕迹,这是不以犯罪嫌疑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痕迹分为有形痕迹与无形痕迹。有形痕迹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痕迹,如指纹、足迹、血迹等。无形痕迹却是非物质形态的,它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却客观存在着,一旦被公安机关掌握和利用,它就是破案的重要资源。
记者从演示中看到,公安机关目前已掌握利用的无形痕迹主要是公安业务信息和部分社会信息,包括嫌疑前科人员轨迹、案事件轨迹、社会轨迹、其他轨迹等。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无形痕迹的内涵将不断丰富,外延将不断扩展。灵活把握不僵化
网上作战构成要素有串并案分析、高危分析和反映违法犯罪嫌疑人的信息资源等。高危区是指犯罪分子使用多种手段进行某类犯罪所表现出来的地方区域特性。
其中一类典型的网上破案途径是:经过串并案分析,发现某串案件由甲地A案件、乙地B案件组成,通过对甲地A案件发案时间段、乙地B案件发案时间段的有关信息进行数据碰撞,或加入对该类案件的高危分析,进一步缩小数据集,直至获取可以进行查证的较小范围的可疑人员名单甚至直接锁定作案嫌疑人。汤劲松工程师告诉记者,根据在侦案件已经获知的信息,选择哪种数据、选取哪个范围内的数据进行相互碰撞,这是一项非常灵活而且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绝不能僵化、公式化。在深入分析不同数据碰撞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多种组合反复尝试,才是获取有价值线索的有效途径。
在实战中,有的是个案,其作案手段地方区域性不明显,有的反映某地某时间段犯罪嫌疑人活动轨迹的无形痕迹并不一定直接明显,有的则需要和有形痕迹甚至其他传统侦查破案手段协同作战等。“从案到人”、“从人到案”、“从物到案”等网上作战手段的应用,都必须牢牢把握“灵活”二字。
2004年7月11日,西湖分局接到报警,在市区一河道内发现一具女尸,经初步检查符合一般溺水死亡的特征。但警方通过深入调查,发现死者溺水前曾到银行取出9000元钱,但这9000元钱并未在女尸上发现。警方结合现场周边环境及平时积累的数据,分析被害人溺水前可能遭到丢钱捡钱诈骗犯罪,因被害人识破骗局,犯罪分子转而暴力抢劫将其推入河中溺水死亡。协调办迅速调取案发时段经常在现场周边活动的外地籍人员及流窜来杭州的诈骗嫌疑人员信息,通过数据碰撞,快速锁定20名情况可疑的江西籍人员,并根据网上跟踪反映的线索,一路追击至浙江常山县,在长途车上将正在外逃的该伙人员截获。经审查,其中三人即抢劫并将被害人推入河中致死的犯罪嫌疑人。
网上作战的有力支撑有效开展网上作战,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因素:
一是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如治安部门要主抓基础信息,做到旅馆的信息采集实人、实数和实时,尤其要抓好中、小旅馆的信息采集工作,而刑侦部门则主要抓刑事犯罪信息,并在信息应用上进行积极探索。为避免重复投入,各级领导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只有贯通条块之间的纵横向壁垒,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才能高效有序地开展网上作战。同时,更需要跨区域的信息合作与共享,甚至全国范围的信息合作与共享。流窜犯罪往往跨区域跳跃作案,公安机关在全面的空间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其作案及活动的轨迹,将大大提高破案的效能。浙江省公安厅党委在专门听取杭州警方的网上作战系统演示汇报后,高度肯定这一系统,决定向全省推广该系统。在省厅的协调下,杭州市警方实现了与全省各地公安机关主要犯罪信息的无缝链接共享。同时,杭州市警方积极走出去,通过协作,实现了与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部分犯罪信息的共享。
二是积累丰富广泛的信息。信息资料是网上作战的生命之源。开展网上作战,首先必须过好信息资料积累关。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积累,并且基本解决了信息采集工作中数量全、质量高和时效强等问题,才有深层次开展网上作战的可能。近年来杭州市公安局狠抓信息采集工作,为开展网上作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是技术支撑要强大雄厚。网上作战系统的研发、维护、推广和运用,要求公安机关内部必须具备一支技术精湛的专业力量。可喜的是,杭州市各级公安机关大力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工作,目前仅市局信通、刑侦部门就拥有信息规划、技术开发、信息分析、信息作战等各个层次的专门人才100余名。
四是要建立一支专门从事网上作战的队伍。数据是基础,工具软件是手段,如果没有一支专门从事网上作战的队伍,就难以形成规模,取得实效。近年来,杭州警方为了适应打击街面犯罪的需要,在市局层面设置了一个专司网上作战的机构———打击街面犯罪协调办公室,并建立了两支根据网上作战发现的破案线索开展侦办缉捕工作的专业队———打击街面犯罪行动一队、二队,各区、县(市)公安机关也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研判、网上作战队伍与行动中队。
传统侦查破案手段遭遇尴尬“口袋行动”引发反思
杭州是一个拥有651万常住人口、220万暂住人口的大城市,又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度集中,形成了一个大流动、大开放的社会动态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现代化发展期的各种内在矛盾的激发,各类案件呈高发态势,犯罪手段逐步向高科技、智能化、专业化和流动化方向发展。
2003年8、9月间,杭州市中心城区在连续六个周六的上午,发生了一串飞车抢夺系列案件。两名嫌疑人驾驶两轮摩托车连续实施抢夺妇女金项链案件40余起。案件发生后,杭州市公安局打击街面犯罪协调小组和刑侦支队按照案件串并所获得的规律特点,组织了各城区分局、市局相关各警种400名警力,连续实施了两次大规模的“口袋行动”,对两名犯罪嫌疑人进行围堵抓捕,但均未获成功。
9月28日,打击街面犯罪协调小组办公室(协调办)的工作人员,登录浏览外地公安网络信息时,发现湖州德清县公安机关抓获了一名叫“张爱功”的飞车抢夺金项链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同时还另有一名叫“易善红”的同伙脱逃。通过这条信息,杭州警方随即与德清警方取得联系,经进一步深挖比对,认定张、易二人就是杭州警方在“口袋行动”中的“漏网之鱼”。
这起案件虽然告破了,但杭州警方从上到下,却陷入深深的思索中。而这种靠“人海战术”的传统侦查破案手段遇到的尴尬,在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并不鲜见。如果杭州警方不是从网上得到信息,即便再来一次“口袋行动”,也会收效甚微。大量的无效行动所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已无数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只有加快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用一种全新的理念来看待侦查破案,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是为了应对新的犯罪态势,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组织攻关组,借鉴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自主研发了以“搜神”系列应用软件为依托的“网上作战系统”。这一系统的应用,使民警坐在办公室里,通过轻点鼠标,就能锁定犯罪嫌疑人。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在信息化建设的今天,变成了现实。
“搜神”是一张无形的网
就当前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而言,运用网络信息等高科技手段提高破案效益,已成为提升打击刑事犯罪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有现场可勘的刑事案件,利用传统的有形痕迹侦查破案的技术已相当成熟,而面对量大面广的无现场可勘的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却一直缺少有效的应对办法,杭州警方通过一系列工具软件,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大胆的实践。
一般来讲,流窜作案、团伙作案有其固有的作案手段和规律特点,地域特征表现尤为明显,出现了“诈骗专业乡”、“扒窃专业镇”、“抢劫专业村”等现象。“搜神”系统可以自动或半自动网上跟踪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发现违法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规律,尽管城市的人口每一分钟都在流动着、更替着,但它可以随时定格重点人员,从而发挥“信息导侦”“信息导控”“信息导防”的作用。因此,杭州警方把已经建成应用的指纹、足迹、DNA等痕迹数据库和新开发的“搜神”系统进行整合,建成了集网上摸排、网上查证、网上串并、网上布控、网上控赃、网上缉捕于一体的网上作战系统。
以“搜神”系统为主轴编织的信息网是一张不受时空限制的无形网,它不仅改变了以往的人海战术、圈地排摸等单一的作战模式,形成了网上作战新理念、新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警力紧缺的问题,而且在突破案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破案追逃的新增长点。
2004年3月,打击街面犯罪协调小组办公室发现南京市发生了以迷信手段进行诈骗的案件,便设置了网上监控报警。3月11日,网上报警显示一伙四川籍流窜犯罪嫌疑人潜入杭州,协调办立即指派行动队员对其落脚点进行侦查,在发现该伙人员携带了大量诈骗道具后,及时将该伙嫌疑人抓获,当场缴获人民币八万余元。次日,杭州市滨江区一位老太太向公安机关报警,称11日被一伙人以“大仙消灾”的名义骗走八万余元。经核查,该案即11日抓获的这伙犯罪嫌疑人所为。
杭州警方在网上作战的实践中感到,开展网上作战对信息采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它将增强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广大民警的信息科技意识,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如果信息源头问题没有解决好,信息数量少、质量差、采集不及时,开展网上作战只能是纸上谈兵。
2004年5月27日,杭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于辉达专程到刑侦支队听取网上作战系统的演示汇报,指出网上作战系统为建设“平安杭州”打造了一张看不见的“无形的网”。为增强这张“无形的网”的威力,杭州市委、市政府专门拨款1100余万元,用于网上作战系统的升级扩容。
公安网络信息应用的新探索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何挺认为:“网上作战”是继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了“网上追逃”、“网上打拐”、“网上指纹会战”后,地方公安机关按照“科技强警”的方针,依托近年来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在公安网络信息应用上作出的新探索、新尝试。“网上作战”的成功研发,是对“网上追逃”等科技破案手段的外延拓展,对公安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综合运用,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刑侦破案模式和手段的形成,将极大地提高公安机关破案追逃的效能与打击犯罪的力度。“网上作战”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科技强警”的内容,它将公安机关掌握的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破案能力,对提高公安机关全体民警科技意识和情报信息意识、加强公安机关的科技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信息主导警务是公安工作发展趋势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院长、教授王世全认为:刑侦信息工作的最高发展境界是为刑侦工作、为全警乃至为全部公安工作提供双向的应用服务。因此,信息主导警务是公安工作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的一种非常通行的警务工作模式。公安内外多种信息数据的大量存在以及各类信息内涵的日益丰富,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决定了信息工作应该要给当前日益繁重而艰辛的公安工作,特别是打击和防控刑事犯罪工作提供更多、更精确而具体的,包括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的支持。杭州的信息应用模式是当今全国信息警务工作方面的一只“领头羊”,基本上代表了今后一个时期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