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布控巧识真凶 智慧警务速办乘车证明
保障春运,民警在各站场执勤。
执勤民警进行街头盘查。
“鹰眼”布控识破潜逃案犯,警花智擒在逃嫌疑人,智慧新警务提高旅客便利度……春运进入尾声,广州天河警方也涌现出一批暖心故事。
据天河警方治安大队苏伟滨副大队长介绍,截至2019年2月24日,天河区各大春运站场累计到发客流量约771万人次,天河警方投入安保力量约5 .5万人次,区内各站场秩序井然。
故事A
“鹰眼”锁定
杀人潜逃男子
2月14日,春运的第25天。这一天,命案在逃人员史某(男,52岁)栽在广州火车东站的智慧“鹰眼”下。
2016年10月20日,史某因经济纠纷杀害情人吴某后潜逃。当年11月25日,河南平顶山警方网上发布缉凶信息。史某为躲避公安机关检查,靠拾垃圾为生,从河南平顶山步行到达广州。到广州不久后,他在一个丢弃的塑料袋中拾到一张何某的身份证,而何某的证件照与他的相貌极为相似。从这以后,史某假冒何某身份,找临工维持生计。
“还隔着5米多,黑衣服、黄帽子,那体态,那肤色,我一眼就认出了他。”天河区公安分局东站派出所的张成艳警官告诉南都记者。
今年是张成艳的第14个春运。2006年,他从部队转业后就一直在东站派出所的巡逻防控岗位,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张”,多年的经历让他练出了“火眼金睛”。
“民警需要眼力,但我们的眼力与智慧‘鹰眼’相比还差得远呢。”老张所说的智慧“鹰眼”,是天河警方在重点场所设置的智能视频监控及民警佩戴的智能执法记录仪。这两种新型科技,在人潮拥挤的场合快速捕捉嫌疑人,并迅速确定是否目标对象。这回,嫌疑人史某就是被智能视频给精准锁定。
史某自潜逃以来,因命案在身,很是谨慎。虽然假冒何某,但他只找可以不登记身份的地方打临工,并独自住在一处拆迁的旧楼里。2月14日晚,一名女工友委托他到火车东站接老乡,因对女工友有好感,且想着自己有何某的身份证,他心存侥幸就答应了。
当晚10时50分许,当史某经过东站客运大厅内时,被智慧“鹰眼”锁定。“一定得快!”老张带着两名辅警从警务室冲过去,100余米的距离,老张跑出了10几秒的速度,成功将史某拦截后带回派出所。
故事B
“陀枪师姐”
智擒盗窃案嫌犯
一名“警花”的春运日常是怎样的?广州市天河区公安分局元岗派出所有5名女警,除1名内勤外,其余4名女警都在防控岗位上。
女警官韩艳就是其中一员。参加完早交班,她穿戴好警用巡逻装备,手枪、警棍、手铐等“八大件”齐全,8时50分准时赶到警务室。当天,她的岗位是派出所的巡逻防控A组,从上午9时到下午3时,一直坚守在天河客运站。春运期间,天河客运站的日均客流量为5万余人次。元岗派出所在该客运站内设立有巡逻、固定哨防控岗位。
韩艳巡防的工作,除了服务市民和旅客,还担负着“治安巡控、接警出警、动态掌握”等任务。巡防期间,采取定点执勤和步巡相结合,确保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有效处置各类警情和案(事)件。
当日9时30分,韩艳和辅警从警务室出发,到地铁站、客运大厅、售票厅、停车广场巡逻了一圈,用时约40分钟。其间,韩艳盘查了两名可疑人员,并遇到了5名问路求助的旅客,处理了一起旅客因赶车产生的小纠纷。
“求助是遇到最多的,看起来很琐碎,但这是百姓对我们的信任,小小的帮助能温暖他们的心。”韩艳说,每个班次至少要巡逻4至5圈,她的微信运动步数显示,一个班走下来接近两万步。
忙碌起来,转眼就是中午。“能准时吃上饭已经很不错了,有时忙,要等到和同事交班后才能吃饭,也是很正常的事。”
韩艳说,春节坚守岗位,无法返乡。每次,都是母亲从湖北过来看她,陪她和女儿共度春节。韩艳和父亲、丈夫、弟弟都曾是军人,十几年前弟弟和她先后转业成为警察。几年前,父亲和丈夫因病离开了她。“记不得是怎么熬过来的,但女儿和母亲需要照顾,且警服在身责任在肩,我哪有不坚强的理由?”韩艳平静地说。如今,韩艳的女儿也在广东警官学院读大三。
当日下午1时许,韩艳的警务手机接到指令:一名在逃人员在售票厅已购票,需展开布控。韩艳并没有马上带辅警冲过去抓捕,根据她的经验,嫌疑人看到着装民警后,可能因心虚会刻意逃避。
“现在‘微警务’应用广泛,除了方便百姓网上办事、微信报警等,工作上也有很多微信群,很方便的。”韩艳说,为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他们防控岗与客运站内部安保便衣组也有工作群,消息互通后,大家会对嫌疑人来个“瓮中捉鳖”。
当日下午2时20分许,嫌疑男子登上了开往广西的长途班车,车门关闭的同时,韩艳带着辅警也出现在该辆大巴上,嫌疑人宁某(男,36岁)被“请”回了派出所。经核实,2018年7月,宁某因盗窃案被东莞市公安局网上追逃。
故事C
每天开出300张
“临时身份证明”
“警察同志,请帮我办个临时身份证,我前天不小心把证给丢了。”一名准备在天河客运站乘车的男子急匆匆赶到警务工作室求助。
“您别急,我们这里可以开用于乘车的临时身份证明。”值班民警询问男子的身份证号码、真实姓名、住址等户籍信息后,输入“天河公安核查通”,人员身份信息显示正常。不到1分钟,男子的乘车临时身份证明就开好了。
这个证明,就是元岗派出所刘少忠副所长说的“小纸片”,最早由A4纸打印,客运高峰期每天大约需要500张,春运期间平均每天开出300余张,由于需求量实在太多,“小纸片”就统一印刷装订成册。
自客运乘车购票实名制后,没有携带身份证件的旅客必须持有临时身份证明。据刘少忠副所长介绍,前几年开证明,需要旅客从客运站出来后,穿过马路走到派出所,大约花费10分钟。2016年,天河警方自主研发“天河公安核查通APP”后,他们就把智慧警务运用到客运站的警务室。旅客只需记得身份证号码或户籍信息,经核查无异常后,马上可以拿到证明。
刘少忠告诉南都记者,春运或节假日高峰期,为避免旅客排队到购票窗后又要挤出车站开证明,民警会直接驻守售票窗口,给有需要的旅客开出乘车临时证明。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詹晨枫 通讯员 娄敏 张毅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