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信息化应用与传统技术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9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刑警学院主办、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痕迹检验信息化应用与传统技术的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召开。学院党委书记马玉生,院长郝宏奎,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副局长朱抚刚,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巡视员张桂勇,公安部科技信息化科技技术工作指导处处长邓旭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新加坡的五名专家、学者及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代表共计1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学院副院长张书杰主持。
(与会领导出席会议开幕式)
郝宏奎院长首先代表学院致辞,他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概况,强调了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作用,分析了当前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我国公安工作的影响,指出在这种背景下,按照打好合成战、科技战、信息战、证据战的要求,大力推动痕迹检验技术与信息化建设的有机融合,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痕迹检验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公安刑侦工作的鲜明特征,成为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的关键。郝院长希望通过此次国际研讨会,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搭建一个国际层面的交流平台,为推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促进我国痕迹检验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郝院长代表学院致辞)
张桂勇巡视员代表公安部刑事侦查局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国刑警学院为我国公安技术人才培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表示,此次国际研讨会充分展示了中国一流警察大学的良好形象,对于提升我国刑事技术在国际及地区警务的影响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桂勇巡视员发表讲话)
朱抚刚局长代表公安部科信局讲话,分析了当前利用信息化技术破案的现实情况,指出开展信息化建设打击犯罪已经成为今后公安工作的新方向,并对此次会议的研究定位给予了高度评价。
(朱抚刚副局长发表讲话)
研讨会上,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力民教授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公安部刑侦局张桂勇副巡视员就“全面贯彻‘一长四必’现场勘查新机制”的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 5名国外专家与20名国内学者围绕“痕迹检验信息化应用与传统技术的发展”的主题,从广义痕迹的获取和现代应用技术研究、痕迹的分析与识别技术研究、痕迹检验鉴定规范化研究和痕迹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与会代表踊跃提问,积极讨论,充分交流了思想,分享了研究成果。会议呈现出了浓厚的学术气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史力民教授介绍重点实验室基本情况)
(埃马纽艾尔.高德瑞)
(莎皮罗.柳德米拉)
(林成金)
(会场)
此次研讨会,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互动性强,是痕迹检验鉴定技术领域的一次高水平盛会。会议的成功召开,对于加强国内外痕迹检验鉴定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公安部重实验室在国内外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遏制我国违法犯罪,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