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防踩踏事件需更智能的警务系统
在面对人潮拥挤的情况时,数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以及工程师都能在预测人流移动方向时起到一定作用。但专家认为,有效控制拥挤的关键在是更智能的警务系统。(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上海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似乎说明了人群动力学出现意外变化时所造成的后果。
人群动力学专家范特洛伊德兰(Van Troi Tran)称,研究人员可能会考虑一种动态,即中国人如何趋向于对第一时间挤进狭小空间有较高的容忍度,并且已经习惯于“自我调节”,而非等待官方人员指导他们的行动。
德兰是加拿大魁北克的研究人员,他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人潮进行了研究,世博会在6个多月的时间里吸引了约7300万游客,该数据几乎可以和一些人类最大的迁徙相比较,尽管如此,世博会并未因拥挤的人潮而引发重大事故,游客都很安全。
“在上海世博会上我学习和体验到的最引人注目的事情是,当时人们很冷静,或准确地说,在过渡拥挤的情况下人们并不恐慌。”德兰说,但世博场馆为特定目的而建造,设计之时就考虑到了如何安全疏导人群,而如跨年活动这样的公共节日庆典具有不可预测性。
他称,街道不是一个举办大规模活动的恰当地点,更需要警察来控制局面。现在不少城市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都已安装了智能预警系统,提供人流监控信息,人群聚集风险较高时候便发出警告,但在特殊的节日和活动场所,为了防止难以控制的人群拥挤引发意外,还需要更智能的警务系统帮助判断局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