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安信息网已基本实现覆盖全国基层所队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大力实施“金盾工程”建设,公安信息网各类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目前,公安信息网已覆盖32个省厅、478个市局、3361个分县局和7万多个基层所队,基层所队接入网覆盖率达到99%。
据介绍,公安信息网上已开通多套视频指挥和会议电视系统,基层民警在派出所就能参加公安部、各省厅和市局组织的电视电话会议;“动中通”“静中通”等卫星通信系统在各种重大勤务保障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得益于联网计算机数量的快速增长,当前全国公安机关每百名民警平均拥有联网计算机比例近100%。
同时,公安三级信息中心应用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公安网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管理系统建设基本完成,公安标准规范体系和运行管理体系基本建成,为公安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各类公安信息化应用全面展开。目前,已建成刑侦综合、在逃人员、现场指纹、被盗抢汽车、禁毒、反恐等各类信息系统,全国共有4万多个户籍派出所实现人口管理前台办公;全国400多个车管所都已实现计算机流程化业务管理和全国联网应用;各地出入境证件办理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和按需申领护照;边防口岸全部实现计算机查验并联网运行。以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为代表的全警协同的警务信息化蓬勃兴起,实现基础信息采集、网上办案、执法监督、绩效考核一体化应用。
目前,公安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工作正稳步推进,公安部与人民银行、安全部、外交部、民航等部门都已开展信息共享工作。其中,全国银行机构联网核查人口信息日均达到800万次,在落实账户实名制、规范金融秩序、遏制金融诈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大力实施“金盾工程”建设,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促使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在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侦查手段和破案方式、管理社会和服务群众方式、执法办案规范化水平、队伍管理等五方面产生了积极、显著的变化。
据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不少领导对信息化知之甚少,许多基层民警认为“信息采集录入是额外负担,网上应用很麻烦”。如今各地都把信息化建设应用列为“一把手”工程,“上班即开机、工作即上网”已成为许多民警的工作常态,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已成为日常工作平台。全国90%以上的民警都通过了计算机操作考核,很多基层民警在实战中创造出许多灵活实用的网上技战法、工作法。
这位负责人介绍,通过信息化的实战应用,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的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打击防控的精准度大大提升,多元打击、多点打击、多警打击的合成作战能力明显增强,正在逐步实现对刑事犯罪的主动进攻、整体作战、精确打击。
在管理社会和服务群众方面,过去不少群众反映公安机关“效率低、手续繁、办事难”。现在各地利用信息网络大力推行户口办理一站式、证照办理一卡式、实现了户口网上迁移,一站式办理,一次性完成,办公效率与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推行网上申报、审批、办理护照,并通过邮递送达,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护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大大提升。
信息化应用促使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的规范化水平大大提升。当前,部分地方公安机关已实现业务流和信息流高度融合,从接警到立案、查处的各个环节实现全流程网上操作,规范了工作内容和执法程序,分解了审批权力,强化了监督制约。
据介绍,借助信息化手段,现在已实现对民警工作绩效“网上管理”“网上监督”“网上考核”,不仅便捷、科学、客观,而且极大地调动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公安队伍建设管理水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