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警察科技>详细内容

警察科技

科技人才——常州公安的耀眼群体

来源:江苏法制报 作者:达 佶 发布时间:2010-07-21 17:03:04 浏览次数: 【字体:

 

     自2008年以高分荣获“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称号以来,常州警方已陆续摘得了全省公安科技强警组织奖、江苏省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GIS工程项目金奖;研发的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无线图像传输、枪支网络化管理、警卫信息应用等四大系统,因实战应用性强被省公安厅向全省推广……说起常州公安“科技强警品牌”,常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尚建荣称,完全得益于一支强大、敬业的公安科技人才队伍。
  在全国大平台上,
  展现专业能力
  作为担负全市警务科技运行和通讯保障重任的团队,常州市公安局科技处24位民警,面对工作量大、建设项目多、保障任务重的实际,他们在科技强警的舞台上,通过专业能力的展现,为常州公安赢得了声誉。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警务信息化的高端应用,2006年9月,被列入常州市局工作议事日程。在此契机下,2007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高超,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公安队伍。经过短暂磨合期,他将专业知识和火热青春融入到了公安业务中。
  起初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试点工作在雕庄派出所率先启动,部分民警由于对此陌生、不理解,认为它增加了工作量。作为项目组成员的高超在与一线民警深入交流的同时,主动给他们培训相关知识、传授应用技能,同时结合民警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及时完善系统功能。在2008年全国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现场考核中,公安部、科技部验收专家组高度评价常州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体现了“使用出需求”的理念,探索了警务跟着警情走、实战跟着信息走的派出所工作新机制。
  从基础的业务做起,从公安工作中挖掘出最实用、最实战的需求。在工作中逐步成长的高超,还利用警用GIS与GPS、视频、移动视频的技术的集成,形成了应急中心接处警受理一体化、扁平化指挥、应急联动紧密化三大技术支撑平台,实现了接处警受理、视频监控指挥、移动视频指挥、应急联动指挥、应急资源库六项主要功能。今年4月8日,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来常州视察时,称赞常州公安信息系统建设应用,为全国“趟出了一条路子”。
  用最高工作标准,
  做最好的自己
  夏晓梅是科技处的四朵金花之一,作为一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高材生,她参加公安工作20多年以来,先后参与了常州城市应急中心楼宇智能化系统以及公安光纤综合信息网络、综合信息系统等一大批市局重点项目的建设。每次接到新的任务,夏晓梅总是要求自己,以专业能力和优质服务,做最好的自己。
  2007年6月,夏晓梅承担了常州市城市应急中心项目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工作。作为全市一项重点工程,时间上不能有延误,工程质量上更不能有丝毫马虎,夏晓梅每天早晨总是最先到工地,常常是最后离开工地,晚上还经常抽出时间整理资料、完善方案,工作到深夜。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拿出了楼宇智能化系统、机房工程、UPS电源工程、小型机磁盘阵列以及全市网络升级改造等一整套建设的技术需求方案。同时,她还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公开招投标工作,为市局节约经费669万元。2008年5月至10月,大楼基建进入内装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时值酷暑,电梯还未正常运行,设备机房又在十七、十八层,且楼内未安装空调,卫生环境较差,她经常徒步上楼,配合施工单位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保证了市局信息中心及局机关的顺利按期搬迁。
  由于工作突出,夏晓梅先后荣获了“九五”期间全省、全国公安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省公安厅科技强警二等奖,常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荣记行政三等功1次,成为了常州公安一朵名副其实的“科技之花”。
  以最优质服务,
  为常州公安添彩
  俞志龙是科技处一名屡创佳绩的人才,担负着全局警务基础平台运行管理和日常应用保障工作。他怀着对公安工作高度的热情,在每年受理各类技术咨询达1000余次,解决各类故障逾700余次,下基层服务指导20余次的同时,还刻苦钻研,出色地完成各类重大信息化科技项目10余项。
  2008年,他自主研发的派出所追逃比对报警系统,建立了全市追逃二级督办体系,投入使用1个月内,就协助基层所队抓获了15名网上逃犯。2009年,他参与市局网上作战平台建设,自主研发出比对预警系统,建成半年内,抓获人数276名,为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作出突出贡献。去年3月,省公安厅厅长孙文德在常州观看了网上作战平台的演示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常州拓展研发出统一软件模型在全省进行推广。今年5月初,俞志龙承担的市级情报平台1.0版已顺利在全省推广应用。

科技人才 常州公安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