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安保人员减压的新科技
利用DNA为嫌疑人画像
通缉犯罪嫌疑人往往都要画一张像,传统的方法是根据比较模糊的公共监控录像来画像,或是根据目击者的描述来画像。然而,美国科学家在发布的研究成果表明,可以利用从犯罪现场提取的DNA来为犯罪嫌疑人画像。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马克•斯莱福表示,这种新的方法是医学分子照片拼凑法。这一技术已经帮助执法机关成功识别并指控了连环凶杀案凶手德里克•托德•李,这个杀人恶魔在路易斯安那州曾残忍地杀害了7名女子。据该案件目击证人称,凶手看起来是一个美国白人,但是经过对现场提取来的DNA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描绘出来的却是一个非洲裔美国人。最终是这个DNA基因分析出的结果帮助执法机关成功将凶手捕获。
斯莱福表示,他现在已经可以将标志种族起源的DNA和面部固定点的混合基因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依据DNA中的混合基因在电脑中描绘出一个人的面部轮廓。利用500个面容基因标记和500个种族起源基因标记,警察就可以利用犯罪现场提取的DNA描绘出一幅完整的嫌疑人画像。
违禁物品自动筛查器
英国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开发成功一种自动筛查器,它可以发现港口和机场的普通货物集装箱内的非法违禁物品。这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在集装箱内准确发现各种非法物质的货物筛查装置。这种装置配备了一套比现在任何应用于传统货物筛查器更全面、更敏感的传感器。
目前的货物筛查方法依赖于多种单个方法,如利用嗅探犬和外部扫描仪探测爆炸物和毒品,以及使用二氧化碳探针和心跳监测仪来探测人的踪迹。港口和机场使用的货物筛查器只能提供目标或物质的形状和密度信息。而新发明的自动筛查器可以提供物品所包含成分的信息,既可以探测到大宗货物中夹带的少量违禁物品,也可发现隐藏在集装箱中进行偷渡的人,这使得在集装箱里发现爆炸品、武器、毒品和非法移民变得更加容易。这种机器体积很小,可以自动钻入到装得满满当当的集装箱内部,然后自动沿着集装箱内壁细小空隙移动,并寻找违禁品,发现违禁品后会及时报警。
自动筛查器为搜查偷渡者提供了安全保障,传统的X光扫描仪会对藏匿在集装箱内的人造成伤害。这种自动筛查器上的传感器很灵敏,可以“嗅”到藏匿者呼出的二氧化碳。这种机器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减少了海关和安全官员进入或卸下集装箱的工作需要。这种筛查器不仅可以用于检查集装箱,也可以用于检查货车或货船。
“聪明步枪”自动寻找目标
当反恐士兵在面对掩体背后的恐怖分子时,他可以选择发射榴弹,但榴弹的范围有限,准确度也不高;他也可以请求炮火或空中支援,但杀伤面积过大,容易造成平民伤亡,尤其在城市地区更是如此。为了弥补传统武器的缺陷,2009年8月,美国安全部门发布了名为XM25的“聪明步枪”的研制情况。这种步枪可自动测定恐怖分子的距离,使“聪明子弹”在恐怖分子附近自动爆炸。
“聪明步枪”射击时,瞄准器会将所测定的距离通过无线电信号发送给装在子弹内部的芯片。枪管内置了磁力转换器,子弹在枪管内壁螺旋槽的作用下高速旋转,在地球磁场作用下产生交变电流。子弹内部芯片会根据电流的波动计数旋转次数,从而计算出它所走过的距离。当恐怖分子在屋内靠窗处射击时,士兵可以通过步枪计算与房屋窗户的距离,然后加上1米,将子弹从窗户射入,在屋内离窗户1米处爆炸。在面对墙后或壕沟中的恐怖分子时,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射杀。
XM25步枪可使用高爆炸药,直接把恐怖分子炸死。若是要用这种枪对付一般的犯罪嫌疑人,则可使用威力较小的弹药,将嫌疑人击晕,然后警察冲入掩体活捉嫌疑人。独特的“聪明性能”让它成为了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2009年最酷发明中惟一入选的警用装备。
高峰新型脉冲激光致盲器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检查点的美军反恐部队在遇到无视减速警告标志而高速接近的汽车时,无法判定司机仅仅是粗心大意未能减速,还是企图进行自杀式炸弹袭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需要一种有效但无害的方法来迫使司机停车受检。由于传统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在较短距离内会对眼睛造成损害,致使许多士兵和平民在“误伤”事件后不得不到医院去接受眼部治疗。
为防止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位于美国弗吉尼亚的联合非致命武器委员会正在研发一种旨在防止损伤眼睛的脉冲激光器。这种激光器发射的部分波长激光会被汽车挡风玻璃吸收,蒸发后在挡风玻璃外层产生电浆,然后发出耀眼的白光,以使车内的人眼花缭乱,达到暂时致盲的效果,但是车内人员的眼睛并不会受到伤害。
利用卫星监测骚乱
美国警方培训一批卫星警察,让他们具有卫星监控技术和卫星图片信息分析能力,今后专门利用卫星监控违法犯罪活动,尤其要利用卫星监控大规模的骚乱。
在一些警力不足的偏僻地区发生骚乱后,当地警察往往难以应付。如果骚乱者破坏了通讯装置,外界就难以及时了解当地的骚乱状况。此时,国家的安全机构就可以通过卫星来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有骚乱发生,就可以及时出动警力平息暴乱。
美国科学家沃尔芬巴格解释卫星图像如何呈现受到攻击的地区。“这上头有大块焚烧的痕迹。你可以看得出来。在围篱被烧毁之后会留下灰烬,灰烬的颜色比较浅,与之前的卫星图像相比,可以看见原来的建筑物在哪里,还有原来的围篱在哪里。”
利用社交网站破案
一名蒙面男子闯入新西兰皇后镇一家酒吧,试图打开保险柜盗取财物。这名男子最终没能打开保险柜,而监控摄像机却把他的行为和面貌拍摄得一清二楚。警方把监控录像的片段发布到著名的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很快收到网民举报,第二天就抓获这名犯罪嫌疑人。
这种利用互联网的社交网站打击犯罪的方法正日益受到国外司法界的追捧。警察也正在和其他人一样使用优图(YouTube)、推特(Twitter)、自我空间(MySpace)等社交网站。当然,他们不是到这些网站上去交友,而是去发动网民提供破案的线索。国外一些司法机构正在完善一个名叫罪犯数据库(CrimeDex)网站,其创建者吉姆•哈德森以前是一名警察,他希望这个网站能成为“执法界的脸谱网站”。
罪犯数据库网站现在属于总部设在旧金山的3VR安全公司,该公司为监视摄影机制作了一个识别系统。该公司称,目前有1000多个执法机构、银行以及连锁店等私人公司在使用该产品,每月按时付费,成员可以提交可能与犯罪相关的信息、照片、视频,并且同正在寻找同样犯罪嫌疑人的机构提供的数据相比较。哈德森说:“就像一个老派的西方司法长官将一个要逮捕的人的头像贴在树上一样,只不过,我们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完成了这个过程。”
另外一个重要的国际司法网站是犯罪报告网(CrimeReports)。这个网站的宗旨是增加执法机构的透明度,并且强化这些机构同公众的联系,允许全国的警察部门在谷歌公司专门建立的一个全国性地图上记录犯罪案例。网民能够自由访问这个站点,查看一些市区的“犯罪地图”,并签合同接受公司定期发送的记录该地区所有犯罪活动警告的电子邮件,网民也及时把一些案件的线索提供给司法机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