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内政部的科技与创新战略
文/译 (英)玛格丽特·希里尔/谢华
和许多国家一样,英国内政部是英国政府在犯罪、警务、移民、护照、毒品和反恐方面的最重要职能部门。而科技研发是内政部研究、制定、实施相关政策,履行保护公众职能的必要手段。英国内政部的科研工作范围广泛,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与工程学、社会科学、统计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等。
不久前,英国内政部发布了《2009-2012年科技与创新战略》,它描述了内政部未来三年的科研重点及科研管理的程序规定。同时,该战略也对内政部在动物科研程序和刑事科学技术领域的科研管理职能进行了描述。由于很多研究项目是内政部无法独自完成的,所以该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于将如何与政府其他部门、企业和学术机构合作开展研究。
内政部的技术中枢
英国内政部的主要职责是帮助人们在家中和社区感到安全与自信,能够自由地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并生活富足。为履行这一职责,内政部科技研发部门将保护公众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工作原因,科研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对于打击毒品犯罪、发现与鉴定新型爆炸物、制定警用防护设备和非致命性武器标准、复原指纹和其他刑事技术证据等与保护公众相关的政策和行动的强大支持。同样重要的还有社会科学研究在政策提醒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例如,要减少犯罪、预防激进主义,就必须了解人类行为学;要控制非法移民,就需要经济学基础上的相关分析;要进行犯罪趋势预测,就需要数据统计方面的知识。科学技术可谓日新月异,因此,科研部门也必须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应对犯罪分子,确保在科学技术上始终领先对手一步。
内政部的总体战略规划是共同努力以保护公众。为此,打击恐怖主义、减少犯罪、提供高效警务、确保边境安全、保护个人身份安全等一直是内政部的中心工作。通过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帮助了解哪些违法犯罪活动对公众的负面影响最大、为一线执法和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等方式,科研工作在帮助内政部履行自己的职责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政部的科研工作内容多样,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统计学等多个方面。内政部资助的科研项目主要包括:保护公众免受爆炸物和生物、化学、辐射、核威胁的相关研究;支持警察和其他部门开展工作的技术开发。包括设定各种防护性装备和非致命性武器标准和检测各类毒品的新技术等;尝试利用生物技术保护个人身份;了解犯罪规模、减少犯罪措施的成效以及潜在犯罪分子的行为习惯;了解移民的动因和影响。
受资助的科研项目既能够为决策提供依据,也能为政策的实施提供便利。例如,科研部门的科学家参与了伦敦希思罗机场新建5号航站楼和伦敦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安全设计,为警方的特殊行动提供技术支持等。内政部还有两项特殊的职能。一是负责执行1986年颁布的《动物实验程序法》,监督科学实验中对于动物的使用;二是在2007年设立了刑事技术督察专员,以确保刑事司法系统中的物证质量。
科研部门需要继续努力,确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最新的科学建议。该战略将内政部第一个科技与创新战略(即《2005-2008年科技与创新战略》)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并汲取了2008年《能力评估》和《内政部科学评估》的重大发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重新整合力量,不断创新科技,使内政部的工作始终得到最新科研成果的强力支持。
合作是关键
该战略涵盖了内政部用以支持和帮助目标实现的几乎所有学科。近年来,英国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学科整合和综合利用,以便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能够得到完整的综合性的建议。因此,不同该战略学科的整合和综合研究就成为贯穿该战略的一条主线。
开展合作研究也是内政部未来三年的一项主要任务。该战略描述了内政部未来三年的科研计划与任务,但仅有这些是完全不够的。科研部门需要依靠其他政府部门、企业和学术机构共同开展研究,以实现保护公众的终极目标。
在战略的开始部分,战略首先介绍了制定该战略的政策背景以及如何通过战略准备支持政策制定和应对未来挑战。接下来,战略规划从六个方面介绍了内政部未来三年对实现保护公众目标最有影响的重点科研项目———综合类:对内政部整体业务起支持作用的重点科研项目。包括应对新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理解政策影响力的能力;犯罪:能够提高了解犯罪趋势和减少犯罪能力的重点科研项目。包括与滥用毒品、无节制饮酒和有组织犯罪相关的科研项目;警务:对警务工作起支撑作用的重点科研项目。包括未来警力发展研究、社会科学与提高警察效率和能力研究以及利用最新科技手段开展警务工作研究;身份管理:未来与身份相关的服务和利用生物技术支持身份管理系统的重点科研项目;边控与移民:包括能够帮助理解移民动因、成本与收益的社会学研究、能够提高边境安全的自然科学研究和能够确保旅客适当流量的技术手段开发;安全与反恐:能够帮助我们保护公众远离恐怖主义的重点科研项目。包括减少防范恐怖主义的薄弱环节和恐怖袭击发生后带给公众的负面影响。
战略简要列举了多项实施措施,包括如何与政府内政部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科研工作,如何管理统计信息以确保研究质量以及如何通过横向扫描以发现未来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该战略中提及的诸多研究重点都基于内政部已经开展或资助的工作。在制定该战略的过程中,科研部门注重通过大量案例来说明近年来开展的科研项目在辅助政策制定和推动利用技术手段保护公众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该战略的出台得益于内政部历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强力支持。近年来,内政部每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达5000万英镑。内政部还与企业尤其是中小创业建立起了合作伙伴关系。有了他们的帮助,科研部门才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技术。当然,与其他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的密切合作也十分重要。今后,科研部门将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上加强与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不断完善科技与创新战略。该战略的出台是内政部与科技界频繁对话的开始。
新战略的形成与目标
该战略总的目的是就内政部未来三年所需要的重点科研项目与外界进行沟通,并向外界介绍内政部的科研管理措施。推动该战略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内政部在制定政策和开展行动时,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撑。外部因素:是指对内政部实现保护公众的终极目标具有潜在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而又超越了内政部控制范围的相关因素。对外部因素的考虑可以帮助科研部门运用科学对这些变化做出政策和行动上的回应,也可以帮助他们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一个科学的判断。
在确定该战略科研重点的过程中,内政部科研部门部决策层、战略政策顾问组和科技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就外部相关因素的讨论,受启于2008年春天对政府所开展的一系列前瞻性研究和来自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私营单位的大量社会学和经济学数据的分析。对这些研究成果和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是为了弄清楚将会对内政部各项工作产生影响的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潜在变化。从内政工作的角度,首先将这些变化趋势分为七个主题:经济、社会迁移、人口统计、全球化、社区事务、环境和技术革新。然后再分析这七个方面的变化会对内政工作产生哪些可能的影响。最后再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扩大有利因素、减少不利因素的工作计划。
众多合作伙伴、一线人员和科技界的定期参与,使科研部门的工作会议和讨论受益匪浅。内政部科技发展局在经费方面的大力支持使科研人员能够实时参与国际主要研究机构的学术活动和国际学术会议,使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与相关研究领域的权威人士直接对话。
该战略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将内政部在政策和行动上的需要作为推动科研工作的基本前提。2008年,内政部发布了标题为“共同努力保护公众”的战略报告,勾画出了未来三年内政部科研部门要实现的奋斗目标和途径。这些目标包括:让人们无论在家中还是社区都感觉安全;减少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和与酒精相关的犯罪;提供高能见度的、快速反应的、负责任的警务;协助降低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成效;保护公众远离恐怖主义;服务国家利益,保障边境安全,控制非法移民;保护公众身份安全,维护与公民身份相关的各种待遇。
该战略的任务就是说明我们如何运用科研手段协助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并对未来的政策和战略做出前瞻性研究和判断。在制定该战略的过程中,科研部门重视与警方、情报机构、地方政府、志愿者组织等多个方面的合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与公众一起努力,将决策活动更多地向地方下移。只有这样,内政部的服务才会得到更多的响应和认同。因此,在围绕实现总体目标制定科研重点的同时,科研部门也非常注重考量我们的科研成果对地方决策的影响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